第30頁
【作者小傳】本篇節選自《禮記·檀弓下》。《漢書·藝文志》著錄《(禮)記》有一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說:「七十子後學者所記也。」到漢代,戴德傳《記》八十五篇,稱《大戴禮》,今佚存四十篇。戴聖傳《記》四十九篇,稱《小戴禮》,即《禮記》。所以《禮記》的作者,最初應是孔門弟子及後學者,經世代相傳授,至戴聖始成書。戴聖,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人,漢宣帝時做過博士(掌古今史事待問和書籍典守的官)、九江太守,為漢初魯人高堂生的五傳弟子,師承後倉,又傳《禮記》于橋仁、楊榮。
【題 解】趙氏是嬴姓的一個分支,從晉文侯(前
780前
746)時起成為晉國的一個大族,以其歷代事晉侯有功勛,到趙衰、趙盾父子時,已成為專國政的重臣。據《史記·趙世家》說,趙盾之子趙朔于晉景公三年娶成公(景公父)姊為夫人。就在這一年,晉國司寇屠岸賈勾結諸將軍構罪族滅趙氏,趙朔的夫人懷着身孕躲進公宮,後來生下趙武,就是本篇所記的文子,也就是有名的「趙氏孤兒」。十五年後,趙武得到韓厥的幫助,攻屠岸賈,滅族報仇,後來成為晉國的正卿。本篇所記趙武築新室成,當是複位後不久的事。他年紀還不大,所以張老在讚頌的同時,還有規勸之意。
【原文】
晉獻文子成室(
1),晉大夫發焉(
2)。張老曰(
3):「美哉輪焉(
4)!美哉奐焉(
5)!歌于斯(
6),哭于斯(
7),聚國族于斯(
8)。」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
9)。」北面再拜稽首(
10)。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選自《十三經註疏》本《禮記·檀弓下》
【譯文】
晉國祝賀趙武房屋落成,晉國的大夫前往送禮。張老說:「美啊,這麼高大!美啊,這麼鮮亮!在這兒祭祀,在這兒辦喪禮,還可以在這兒宴飲賓客。」趙武說:「我趙武能夠在這兒祭祀,在這兒辦喪禮,在這兒宴飲賓客,這是希望保全性命,來追隨亡祖亡父于九原啊。」向北面一再深深地跪拜。君子說他們讚揚得好,祈禱得也好。
(王維堤)
【注 釋】
(
1)獻:進獻禮物,引申為祝賀。文子:趙武(前
596前
545)的謚號。這是後人追記,所以稱謚號。 (
2)發:指送禮。 (
3)張老:前去送禮的晉大夫。張氏是姬姓的一個分支,三家分晉後,多屬韓國。 (
4)輪:盤旋屈曲而上,引申為高大。 (
5)奐:同煥,鮮明,光亮。成語「美輪美奐」本此。 (
6)歌:指祭祀。古代祭祀要奏樂歌頌。 (
7)哭:指舉行喪禮。 (
8)國族:指晉國的貴族。聚國族:指宴飲。以上祭祀、喪禮、宴飲是古代禮制的重要活動。(
9)要:同腰。領:頭頸。古代刑戮,罪重腰斬,稍次殺頭。全要領,即免受刑戮的意思。這是趙武對趙氏被滅族記憶猶新的表示。先大夫:指亡父趙朔等人。九京:即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的墓地。 (
10)北面:面向北。古代堂禮,長輩面南而坐,小輩北向而拜。這裡是表示悼念。稽首:叩頭到地,伏地停留片刻方起,叫稽首。是九拜(九種拜的禮節)中最恭敬的。
苛政猛於虎
《禮記》
【題 解】孔子提出「德治」,「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拱)之」(《論語·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 ,死其長也」(《孟子·梁惠王下》)。表達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張。這則小故事,形象地說明了「苛政猛於虎」的道理,發人深省。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