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頁
【題 解】魯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
544),吳國派公子札訪問魯國,《左傳》對經過情形有詳細記載。當時的吳王餘祭是公子札的二哥。吳國在公子札的父親壽夢就位時(公元前
585年)就已稱王。但中原諸國還是視吳國為蠻夷之邦,《春秋》記事稱之為「吳子」,「子」的爵位在公、侯、伯之下,所以實際上是貶稱。而《公羊傳》出於「諸夏」的民族偏見和地域偏見,甚至否認吳國「有君、有大夫」,對《春秋》記事用語理解為抬高了吳國的地位。本文就是《公羊傳》解釋《春秋》為什麼用「吳子」肯定吳國「有君」,用「聘」肯定吳國「有大夫」的。全文層層設問,步步深入,以事實說明公子札的賢、仁、深明大義,使吳國在諸夏心目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
【原文】
「吳子使札來聘(
1)。」
吳無君,無大夫,此何以有君,有大夫?賢季子也(
2)。何賢乎季子?讓國也(
3)。其讓國奈何?謁也(
4),餘祭也(
5),夷昧也(
6),與季子同母者四。季子弱而才,兄弟皆愛之,同欲立之以為君。謁曰:「今若是迮而與季子國(
7),季子猶不受也。請無與子而與弟,弟兄迭為君,而致國乎季子。」皆曰諾。故諸為君者皆輕死為勇,飲食必祝,曰:「天苟有吳國,尚速有悔于予身(
8)。」故謁也死(
9),餘祭也立。餘祭也死(
10),夷昧也立。夷昧也死(
11),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季子使而亡焉(
12)。僚者長庶也(
13),即之。季之使而反,至而君之爾。闔廬曰(
14):「先君之所以不與子國,而與弟者,凡為季子故也。將從先君之命與,則國宜之季子者也;如不從先君之命與,則我宜立者也。僚惡得為君乎?」於是使專諸刺僚(
15),而致國乎季子(
16)。季子不受,曰:「爾殺吾君,吾受爾國,是吾與爾為篡也。爾殺吾兄,吾又殺爾,是父子兄弟相殺,終身無已也。」去之延陵(
17),終身不入吳國。故君子以其不受為義,以其不殺為仁,賢季子。則吳何以有君,有大夫?以季子為臣,則宜有君者也。札者何?吳季子之名也。春秋賢者不名(
18),此何以名?許夷狄者,不一而足也(
19)。季子者,所賢也,曷為不足乎季子?許人臣者必使臣,許人子者必使子也。
選自《十三經註疏》本《春秋公羊傳》
(《春秋》記載:)「吳子派札來(魯國)訪問。」
【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