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演義 - 324 / 330
古典小說類 / 蔡東藩 / 本書目錄
  

清史演義

第324頁 / 共330頁。

 大小:

 第324頁

朗讀:

江蘇既定,滬上復遣敢死隊到杭州,浙撫增韞,正焦愁萬分,每日召官紳會議,紳士以獨立二字為請,增撫總是不從。至敢死隊到杭,密寓撫署左近,約各營乘夜舉事。於是筧橋大營的兵士,入艮山門占住軍械局,南星橋大營的兵士,入清波門占住藩運各署。敢死隊懷着炸彈,猛撲撫署,一入署門,第一個拋彈的首領,乃是女志士尹鋭志,聞她系紹興嵊縣人,嘗在外洋遊學,灌入革命知識,此次挈她妹子鋭進,同來效力。首擲炸彈,毀壞撫署,衛隊及消防隊不敢抵敵,統行入黨。急得增撫避匿馬房,被黨人一把抓出,拖至福建會館幽禁。藩司吳引孫等,一律逃去。未及天明,全城已歸革命軍佔領,推標統周赤城為司令官,以諮議局為軍政府。臨時都督,舉了童訓,童訓自請取消,另舉前浙路總理湯壽潛。湯尚在滬,由周赤城派專車往迎。只杭州將軍德濟,尚不肯投順,几乎決裂,兩邊要開炮相鬥,幸海寧士民杭幸齋,至滿營妥議,方纔停戰。等到湯督到杭,復與滿人訂了簡約:

改籍,繳械,暫給餉項,徐圖生活。滿人料不可抗,唯唯聽命,自是全城遂安。浙江獨立,也算迅捷,且有女志士先入撫署,尤為特色。後來增撫等人,都由湯都督釋回。


  

長江流域各省,多半光復,只湖南都督,改推議長譚延闓。焦、陳二人,被革軍查出違法的證據,將他梟首,復槍斃焦黨數名,稽查數天,仍歸平靖。回應上文。只駐紮信陽的袁大臣,奉了回京組閣的諭旨,先遣蔡廷干、劉承恩到武昌,與黎都督議和。黎都督定要清帝退位,方肯弭兵。經蔡、劉二員再四商榷,終不見允,只得回覆袁大臣。袁大臣見議和無效,默默的籌畫一番,復召馮、段二統領,密議辦法,將軍事佈置妥當,才擬啟程北上。成算在胸,可南可北。袁未到京,宣誓太廟的日期已至,攝政王率領諸王大臣到太廟中,焚香爇燭,叩頭宣誓。誓文云:

維宣統三年十月六日,監國攝政王載澧,攝行祀事,謹告諸先帝之靈曰:惟我太祖高皇帝以來,列祖列宗,貽謀宏遠,迄今將垂三百年矣。溥儀繼承大統,用人行政,諸所未宜,以致上下暌違,民情難達,旬日之間,寰逼紛擾,深恐顛覆我累世相傳之統緒。茲經資政院會議,廣采列邦最良憲法,依親貴不與政事之規制,先裁決重大信條十九條。其餘緊急事項,一律記入憲法,迅速編纂。且速開國會,以確定立憲政體,敢誓於我列祖列宗之前。

隨即頒佈憲法信條十九條。

一 大清帝國之皇統,萬世不易。

二 皇帝神聖,不可侵犯。

三 皇帝權以憲法規定為限。

四 皇帝繼承之順序,于憲法規定之。

五 憲法由資政院起草議決,皇帝頒佈之。

六 憲政改正提案權,屬於國會。

七 上院議員,由國民于法定特別資格公選之。

八 總理大臣由國會公選,皇帝任命。其他國務大臣,由總理推舉,皇帝任命。皇族不得為總理及其他國務

大臣,並各省行政官。

九 總理大臣受國會彈劾,非解散國會,即總理大臣辭職,但一次內閣,不得解散兩次國會。

十 皇帝直接統率海陸軍,但對內使用時,須依國會議決之特別條件。

十一 不得以命令代法律。但除緊急命令外,以執行法律,及法律委任者為限。

十二 國際條約,非經國會議決,不得締結。但宣戰構和,不在國會會期內,得由國會追認之。

十三 官制官規,定自憲法。

十四 每年出入預算,必經國會議決,不得自由處分。

十五 皇室經費之制定及增減,概依國會議決。

十六 皇室大典,不得與憲法相牴觸。


  

十七 國務員裁判機關,由兩院組織之。

十八 國會議決事項,由皇帝宣佈之。

十九 第八條至第十六各條,國會未開以前,資政院適用之。

頒佈以後,在清室已算讓到極點,與民更始。可奈民心始終不服。兩廣、安徽、福建等省,又次第舉起獨立旗來,正是:

人意難回天意去,民權已現帝權終。

看官欲知後事,請至下回再閲。

鄂師一起,四方響應,中國之不復為清有,已可知矣。蔭昌、薩鎮冰輩,率全國之師,對付一隅,屢戰未捷,是豈皆蔭、薩二人,韜略未嫻,不堪與黎軍敵耶?周武有言:「紂有億兆夷人,離心離德,予有亂臣十人,同心同德。」觀于清末,而古人之言益信。至若載澧攝政,僅二年餘,此二年間,亦非有大惡德,但以腐敗之老朽,痴獃之少年,使操政柄,猝致激變,載澧亦不得謂無咎焉。迨各省告警,雲集響應,始有宣誓告廟之舉,晚矣。故本回只據事直書,而瓦解土崩之狀,已令人目不勝接,徒有浩嘆而已。

第九十九回  易總理重組內閣 奪漢陽復失南京

卻說廣西巡撫沈秉坤,系湖南善化人,聞湖北早起義師,湖南亦告獨立,長江下游,大半響應,廣西雖處偏隅,勢不能免,不如由我倡起,免受黎軍壓制。當下召文武各官,密謀獨立。藩司王芝祥、提督陸榮廷,首先贊成。再開諮議局會議,通過多數,遂舉沈為廣西都督,改撫署為軍政府,諮議局為議院。司道府縣,暫仍舊貫。原有軍隊,統稱廣西國民軍。組織粗定,秉坤願任北伐事,將都督印信,讓與王芝祥、陸榮廷,自挈家眷回籍。臨行時有留別父老書,說得纏綿愷切,小子也無暇詳述。廣西獨立,較江蘇尤舉動文明,沈秉坤功成即退,尤為難得。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