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白話散文集粹 - 147 / 319
白話散文類 / 作者群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白話散文集粹

第147頁 / 共319頁。

那山谷還是那麼幽靜嗎?敵人的炮火併沒有蓋過溪水的嗚咽。聽說有的人已經走列山谷的另一個目的地,並且拿起了槍還擊了故人;有的人卻長眠在溪水的旁邊,伴着溪水喚住過路的人;有的人已經離開了山谷,走上更艱難的路。……

你會忘不了的。這一長串逝去了的日子。你不用言語,我瞭解你的心情。


  

我愛溪水,我愛瀑布,有一天,我要跑到江河海洋邊,如果溪水是不盡地流,那麼,江河海洋會引我回到源頭,那時候,我要借支筆,記載一兩個真正感人的故事。

蠟燭的燈心開了朵花,紫紅紫紅的,像嚮日葵。記得小時候媽媽說過燈心開花是喜兆,這是什麼兆頭呢?楞着,終於用剪刀剪下了燈花,光更亮點。

許多日子來,如同爬山涉水趕長路的人,十分疲倦。對著光瞑想,是想休息嗎?並不。前面還有路,我還得走。旅途是寂寞的,然而我愛這寂寞,多少個寂寞的日子都打發了。

可是,我有一分不能自已的回念,特別在靜寂的時候。回念那一長串逝去的日子,那逝去了的溪流。

溪水會告訴過往的行雲,她的感情,不論喜悅與悲哀。行雲照映她的心,行雲帶走了她的申訴。

而我,一個聽過了故事便不能述說的人。我有權利喚住行雲,借一陣風,把我所想的,所能知道的呼喚給這世界上,我想告拆他們知道的人們嗎?

光的影子不定地搖曳着,像在笑。

又一朵燈花開了。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

選自《畫像》,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

附 錄

現代散文

鳳 子

在中國古代,散文是與韻文相對而言的,除了詩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歸入它的範疇。「五四」新文學運動期間,長期以來被排斥于正宗之外的小說與戲劇創作得到了充分的重視,隨着西方近代文藝理論的介紹,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確定,成為與詩歌、小說、話劇並列的一種文學形式。中國現代散文就是在吸收外來思潮和接受固有傳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形式豐富多樣,舉凡雜感、短評、隨筆、速寫、遊記、書信、日記、報告、通訊、特寫等等,都可以歸入它的範疇。散文所具有的議論、抒情和敘事的因素往往融為一體,卻也總有所側重,根據不同的情況,大體上可以區分為議論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敘事性散文三種類型。


  
散文創作的發端及演變 在「五四」以來的現代散文創作中,最早發端和得到發展的是議論性散文。由於當時正在展開反對封建主義的思想啟蒙運動,這種說理的文字就特別發達起來,當時除有很多政治性、社會性的論文之外,也出現了一些具有文學色彩的議論文字,象《新青年》雜誌刊登的李大釗的《青春》、《今》,和陳獨秀的《偶象破壞論》、《克林德碑》就是這樣的作品。

《新青年》雜誌從4卷第419184起,還增設了「隨感錄」這個欄目,陸續發表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等人撰寫的短小精悍的議論文字,猛烈地攻訐了封建主義的痼疾。其中,劉半農的文章 ,在抨擊論敵時嬉笑怒罵,寓莊于諧,極盡揶揄與誇張之能事。與此同時,還有不少重要的報刊雜誌也都增設類似的欄目,在這一年12月創刊的《每週評論》和19198月創刊的《新生活》,就都設有「隨感錄」的欄目。在這類有關社會和文化思想的評論文字中,有不少都寫得生動曉暢,淋漓盡致,很有文學意味,它們的大量出現,促進了議論性散文的發展和繁榮。

在《新青年》「隨感錄」中最精闢的文字,是由魯迅所撰寫的。他尖鋭地抨擊那些吹噓保存「國粹」的頑固派,「都是『現在的屠殺者』」(《隨感錄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沒一件不與蠻人的文化恰合」(《隨感錄四十二》),如果還要保存「國粹」,將會發生的嚴重後果是「中國人要從『世界人』中擠出」《隨感錄三十六》,識見精深,啟人深思。魯迅還發表了不少篇幅略長的議論性散文,對封建專制制度和它所造成的腐化與愚昧,進行了鞭闢入裡的剖析。這些作品充滿了深沉而熾熱的感情,不僅思想深刻,在藝術上也很有魅力,將議論性散文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

他終生都撰寫這種議論性散文,作為鞭撻反動派以及舊制度、舊思想的武器,以獨創的藝術形式,廣泛地總結了有關社會與文化思想鬥爭的經驗和規律。議論性散文是魯迅的文學遺產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由魯迅參加奠基和開創的這種議論性散文,後來通常都被稱為「雜文」。這種文體在現代散文史和現代文學史上都有極重要的地位。

抒情性散文在「五四」時期常被稱為「美文」,它的出現和成長,對於保衛和繁榮新文學創作有着重要的意義。證明「舊文學的示威,在表示舊文學之自以為特長者,白話文學也並非做不到」(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它的出現稍晚于雜文,然而在後來獲得了很大的發展。

冰心是較早撰寫抒情性散文的作者,她的《笑》、《往事》與《寄小讀者》,奠定了她在散文創作中的地位。她經常讚頌的主題是母愛、童心和美好的大自然風光,這本身就是對於冷酷和僵化的封建倫理觀念的衝擊。她的文筆也委宛雋秀,清新明媚,在讀者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比起冰心來,葉紹鈞的散文創作更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他的散文集《劍鞘》與俞平伯合著和《腳步集》中那些吟味社會人生的文字,寫得謹嚴切實,樸素雋永。

他在「五卅」以後的有些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