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史 中 - 93 / 196
歷史類 / 張廷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史 中

第93頁 / 共196頁。

明初,置帳前總制親軍都指揮使司,以馮國用為都指揮使。後改置金吾侍衛親軍都護府,設都護,從二品經歷,正六品知事,從七品照磨。從八品。又置各衛親軍指揮使司,設指揮使,正三品同知指揮使,從三品副使,正四品經歷,正七品知事,正八品照磨,正九品千戶所正千戶,正五品副千戶,從五品鎮撫、百戶。正六品因置武德、龍驤、豹韜、飛龍、威武、廣武、興武、英武、鷹揚、驍騎、神武、雄武、鳳翔、天策、振武、宣武、羽林十七衛親軍指揮使司,此設親軍衛之始。尋罷金吾侍衛親軍都護府。洪武、永樂間,增設親軍諸衛,名為上二十二衛,分掌宿衛。而錦衣衛主巡察、緝捕、理詔獄,以都督、都指揮領之,蓋特異於諸衛焉。留守五衛,舊為都鎮撫司,總領禁衛,先屬中書省,改隷大都督府,設都鎮撫,從四品副鎮撫,從五品知事,從八品尋改宿衛鎮撫司,設宿衛鎮撫、宿衛知事。洪武三年,改為留守衛指揮使司,專領軍馬守禦各城門,及巡警皇城與城垣造作之事。後升為留守都衛,統轄天策、豹韜、飛熊、鷹揚、江陰、廣洋、橫海、龍江、水軍左、右十衛。八年,復為留守衛,與天策等八衛俱為親軍指揮使司,惟水軍左、右二衛為指揮使司。並隷大都督府。十一年,改為留守中衛,增置留守左、右、前、後四衛,仍為親軍。十三年,始分隷五都督府。

錦衣衛,掌侍衛、緝捕、刑獄之事,恆以勛戚都督領之,恩廕寄祿無常員。凡朝會、巡幸,則具鹵簿儀仗,率大漢將軍共一千五百七員等侍從扈行。宿衛則分番入直。朝日、夕月、耕耤、視牲,則服飛魚服,佩綉春刀,侍左右。盜賊奸宄,街途溝洫,密緝而時省之。凡承製鞫獄錄囚勘事,偕三法司。五軍官舍比試並槍,同兵部蒞視。統所凡十有七。中、左、右、前、後五所,領軍士。五所分鑾輿、擎蓋、扇手、旌節、幡幢、班劍、斧鉞、戈戟、弓矢、馴馬十司,各領將軍校尉,以備法駕。上中、上左、上右、上前、上後、中後六親軍所,分領將軍、力士、軍匠。馴象所,領象奴養象,以供朝會陳列、駕輦、馱寶之事。


  

明初,置拱衛司,秩正七品,管領校尉,屬都督府。後改拱衛指揮使司,秩正三品。尋又改為都尉司。洪武三年,改為親軍都尉府,管左、右、中、前、後五衛軍士,而設儀鸞司隷焉。四年,定儀鸞司為正五品,設大使一人,副使二人。十五年,罷儀鸞司,改置錦衣衛,秩從三品,其屬有禦椅等七員,皆正六品。設經歷司,掌文移出入;鎮撫司,掌本衛刑名,兼理軍匠。十七年,改錦衣衛指揮使為正三品。二十年,以治錦衣衛者多非法凌虐,乃焚刑具,出繫囚,送刑部審錄,詔內外獄咸歸三法司,罷錦衣獄。成祖時復置。尋增北鎮撫司,專治詔獄。成化間,刻印畀之,獄成得專達,不關白錦衣,錦衣官亦不得干預。而以舊所設為南鎮撫司,專理軍匠。

旗手衛,本旗手千戶所,洪武十八年改置。掌大駕金鼓、旗纛,帥力士隨駕宿衛。校尉、力士,僉民間壯丁為之。校尉專職擎執鹵簿儀杖,及駕前宣召官員,差遣幹辦,隷錦衣衛。力士專領金鼓、旗幟,隨駕出入,及守衛四門,隷旗手衛。凡歲祭旗頭六纛之神,八月于壇,十二月于承天門外,皆衛官蒞事,統所五。

府軍前衛,掌統領幼軍,輪番帶刀侍衛。明初,有帶刀舍人。洪武時,府軍等衛皆有習技幼軍。永樂十三年,為皇太孫特選幼軍,置府軍前衛,設官屬,指揮使五人,指揮同知十人,指揮僉事二十人,衛鎮撫十人,經歷五人。統所二十有五。

金吾、羽林等十九衛,掌守衛巡警,統所凡一百有二。

騰驤等四衛,掌帥力士直駕、隨駕,統所三十有二。

南京守備一人,協同守備一人。南京以守備及參贊機務為要職。守備,以公、侯、伯充之,兼領中軍都督府事。協同守備,以侯、伯、都督充之,領五府事。參贊機務,以南京兵部尚書領之。其治所在中府,掌南都一切留守、防護之事。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命中府掌府事官守備南京,節制南京諸衛所。洪熙元年,始以內臣同守備。景泰三年,增設協同守備一人。

南京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都督同知,都督僉事,不全設。其掌印、僉書,皆以勛爵及三等都督為之。分掌南京衛所,以達于南京兵部。凡管領大教場及江上操備等事,各府奉敕分掌之。城門之管鑰,中府專掌之。初設城門郎,洪武十八年革,以門禁鎖鑰銅牌,命中軍都督府掌之。其屬,經歷、都事各一人。

南京衛指揮使司,設官詳京衛凡四十有九。分隷五都督府者三十有二。曰留守左衛,曰鎮南衛,曰水軍左衛,曰驍騎右衛,曰龍虎衛,曰龍虎左衛,曰英武衛,曰龍江右衛,曰瀋陽左衛,曰瀋陽右衛,隷左府。曰留守右衛,曰虎賁右衛,曰水軍右衛,曰武德衛,曰廣武衛,隷右府。曰留守中衛,曰神策衛,曰廣洋衛,曰廣天衛,曰和陽衛,及牧馬千戶所,隷中府。曰留守前衛,曰龍江左衛,曰龍驤衛,曰飛熊衛,曰天策衛,曰豹韜衛,曰豹韜左衛,隷前府。曰留守後衛,曰橫海衛,曰鷹揚衛,曰興武衛,曰江陰衛,隷後府。又親軍衛指揮使司十有七:曰金吾前衛,曰金吾後衛,曰金吾左衛,曰金吾右衛,曰羽林左衛,曰羽林右衛,曰羽林前衛,曰府軍衛,曰府軍左衛,曰府軍右衛,曰府軍後衛,曰虎賁左衛,曰錦衣衛,曰旗手衛,曰江淮衛,曰濟州衛,曰孝陵衛。與左府所屬十衛,右府所屬五衛,前府所屬七衛,後府所屬五衛,並聽中府節制。各衛領所一百一十有八。


  
王府護衛指揮使司,設官如京衛。

王府儀衛司。儀衛正一人,正五品儀衛副二人,從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儀衛,掌侍衛儀仗。護衛,掌防禦非常,護衛王邸。有徵調,則聽命于朝。明初,諸王府置護軍府。洪武三年,置儀衛司,司設正、副各一人,秩比正、副千戶;司仗六人,秩比百戶。四年,改司仗為典仗。五年,置親王護衛指揮使司,每王府設三護衛,衛設左、右、前、後、中五所,所千戶二人,百戶十人。又設圍子手二所,每所千戶一人。九年,罷護軍府。建文中,改儀衛司為儀仗司,增置吏目一人。成祖初複舊制。

總兵官、副總兵、參將、游擊將軍、守備、把總,無品級,無定員。總鎮一方者為鎮守,獨鎮一路者為分守,各守一城一堡者為守備,與主將同守一城者為協守。又有提督、提調、巡視、備禦、領班、備倭等名。

凡總兵、副總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其總兵掛印稱將軍者,雲南曰征南將軍,大同曰征西前將軍,湖廣曰平蠻將軍,兩廣曰征蠻將軍,遼東曰征虜前將軍,宣府曰鎮朔將軍,甘肅曰平羌將軍,寧夏曰征西將軍,交阯曰副將軍,延綏曰鎮西將軍。諸印,洪熙元年制頒。其在薊鎮、貴州、湖廣、四川及亻贊運淮安者,不得稱將軍掛印。宣德間,又設山西、陝西二總兵。嘉靖間,分設廣東、廣西、貴州、湖廣二總兵為四,改設福建、保定副總兵為總兵,又添設浙江總兵。萬曆間,又增設于臨洮、山海。天啟間,增設登萊。至崇禎時,益紛不可紀,而位權亦非復當日。蓋明初,雖參將、游擊、把總,亦多有充以勛戚都督等官,至後則杳然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