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來吹杏枝,崑崙山上看花時。
紅龍錦襜黃金勒,不是元君不得騎。
絳闕夫人下北方,細環清佩響丁當。
攀花笑入春風裡,偷折紅桃寄阮郎。
卷
641_
2 【又遊仙詩一絶(見《唐詩紀事》)】
曹唐
靖節先生幾代孫,青娥曾接玉郎魂。
春風流水還無賴,偷放桃花出洞門。
卷
641_
3 【題武陵洞五首】
曹唐
此生終使此身閒,不是春時且要還。
寄語桃花與流水,莫辭相送到人間。
溪口回舟日已昏,卻聽鷄犬隔前村。
慇勤重與秦人別,莫使桃花閉洞門。
卻恐重來路不通,慇勤迴首謝春風。
白鷄黃犬不將去,且寄桃花深洞中。
桃花夾岸杳何之,花滿春山水去遲。
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時。
渡水傍山尋絶壁,白雲飛處洞天開。
仙人來往無行跡,石徑春風長綠苔。
卷
641_
4 【句】
曹唐
斬蛟青海上,射虎黑山頭。(見《紀事》)。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一曲哀歌茂陵道,漢家天子葬秋風。
誰知漢武無仙骨,滿灶黃金成白煙。(見張為《主客圖》)主
卷六百四十二
卷
642_
1 【聖政紀頌】
來鵠
三皇不書,五帝不紀。有聖有神,風銷日已。何教何師,
生來死止。無典無法,頑肩奡比。三皇實作,五帝實治。
成天造地,不昏不圯。言得非排,文得聖齒。表表如見者,
莫若乎史。是知樸繩休結,正簡斯若。君誥臣箴,
觚編毫絡。前書後經,規善鑒惡。國之大章,如何寢略。
嗚呼!貞觀多籲,永徽多俞。廷日發論,殿日發謨。
牙孽不作,鳥鼠不除。論出不蓋,謨行不紆。楹然史臣,
蛇然史裾。瞠瞠而視,逶逶而窶。翹筆當面,決防納污。
不梏爾智,不息我愚。執言直注,史文直敷。
故得粲粲朝典,落落廷謇。聖牘既多,堯風不淺。
頌編坦軸,君出臣顯。若儼見旒,若俯見冕。無閒殿曠廷,
無屍安素宴。三皇不亡,五帝不翦。太宗得之,史焉斯展。
暨乎後相圖身,天子專問。我獨以言,史不得近。
丘明見嫌,倚相在擯。秉筆如今,隨班不進。班退史歸,
惘然疇依。奏問莫睹,嘉謨固稀。取彼誥命,祿為國肥。
炯哉時皇,言必成章。德宣五帝,道奧三皇。如何翌臣,
嚵肉嗜fI。觜距磨抉,楅衡拘長。控截僚位,占護陽光。
垣私藩已,遠史廋唐。俾德音嘉訪,默縮暗亡。咽典噤法,
蓋聖籠昌。曷以致此,史文不張。後必非笑,將來否臧。
謂乎殿空扆逸,朝懵廷荒。不知奸蔽,文失汪洋。
有貞觀業,有永徽綱。亦匿匪見,亦寢匪彰。賴有後臣,
斯言不佞。伊尹真心,太甲須聖。事既可書,史何不命。
乃具前欺,大陳不敬。曰逐史之喻,請以物並。
且十夫樹楊,一夫欲競。栽既未牢,摒豈能盛!帝業似栽,
逐史似摒。穆宗憮然,若疚若bM。昔何臣斯,隱我祖正。
不傳親問,不寫密諍。孰示來朝,以光神政。
由是天呼震吸,征奔召急。史題筆來,叱廷而入。
端耳抗目,不撝不挹。獬豸側頭,螭虯擺濕。握管絶怡,
當殿而立。君也盡問,臣也倒誠。磊磊其事,鏜鏜其聲。
大何不顯,細何不明。語未絶緒,史已錄成。謂之何書,
以政紀名。伊紀清芳,可昭典墳。師官鳥,昔聖官雲。
方之我後,錄裡書分。錄有君法,書有君文。君法君文,
在聖政紀雲。殿無閒時,廷無曠日。雲諏波訪,倦編刓筆。
君劬臣勞,上討下述。惟勤惟明,在聖政紀出。至德何比,
至教焉如?孰窺孰測,外夷內儲。謂君有道乎,臣有謨歟?
有道有謨,在聖政紀書。一體列秩,同力翼戴。祈福去邪,
絶防無礙。國章可披,唐文可愛。善咨不偷,嘉論不蓋。
不偷不蓋,在聖政紀載。諒夫!總斯不朽,可懸魏闕。
愚得是言,非訕非伐。實謂醫臣渾沌,開君日月。
妖物雰死,天文光發。惟我之有頌兮,奚斯躍而董狐蹶。
卷
642_
2 【宛陵送李明府罷任歸江州】
來鵠
菊花村晚雁來天,共把離觴向水邊。官滿便尋垂釣侶,
家貧已用賣琴錢。浪生湓浦千層雪,雲起爐峰一炷煙。
倘見吾鄉舊知己,為言憔悴過年年。
卷
642_
3 【清明日與友人遊玉粒塘莊】
來鵠
幾宿春山逐陸郎,清明時節好煙光。歸穿細荇船頭滑,
醉踏殘花屐齒香。風急嶺雲飄迥野,雨餘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罷東迴首,滿耳蛙聲正夕陽。
卷
642_
4 【寒食山館書情】
來鵠
獨把一杯山館中,每經時節恨飄蓬。侵階草色連朝雨,
滿地梨花昨夜風。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後月朦朧。
分明記得還家夢,徐孺宅前湖水東。
卷
642_
5 【病起】
來鵠
春初一臥到秋深,不見紅芳與綠陰。窗下展書難久讀,
池邊扶杖欲閒吟。藕穿平地生荷葉,筍過東家作竹林。
在舍渾如遠鄉客,詩僧酒伴鎮相尋。
卷
642_
6 【鄂渚除夜書懷】
來鵠
鸚鵡洲頭夜泊船,此時形影共淒然。難歸故國干戈後,
欲告何人雨雪天。箸撥冷灰書悶字,枕陪寒席帶愁眠。
自嗟落魄無成事,明日春風又一年。
卷
642_
7 【鄂渚清明日與鄉友登頭陀山】
來鵠
冷酒一杯相勸頻,異鄉相遇轉相親。落花風裡數聲笛,
芳草煙中無限人。都大此時深悵望,豈堪高處更逡巡。
思量費子真仙子,不作頭陀山下塵。
卷
642_
8 【蠶婦】
來鵠
曉夕採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閒身。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殺黃金屋裡人。
卷
642_
9 【題廬山雙劍峰】
來鵠
倚天雙劍古今閒,三尺高於四面山。
若使火雲燒得動,始應農器滿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