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下 - 127 / 171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詩鑑賞下

第127頁 / 共171頁。

「聞說君山自古無」,這就是麻姑對詩人提到的新鮮事一件。次句與首句的起承間,有一個跳躍。讀者不難用想象去填補,那就是詩人向麻姑打聽君山的來歷。人世之謎甚多,單問這個,也值得玩味。你想,那煙波浩渺的八百里瓊田之中,兀立着這樣一座玲瓏的君山。泛舟湖面,「四顧凝無地,中流忽有山」(《許棠》過君山《),這個發現,會使人驚喜不置;同時又感到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來歷,從而困惑不已。詩人也許就是帶著這問題去方外求教的呢。

詩中雖然無一字正面實寫君山的形色,純從虛處落墨,閒中着色,卻傳達出了君山給人的奇異感受。


  

「君山自古無」,這說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鮮,又坐實了人們的揣想。寫「自古無」,是為引出「何以有」。不一下子說出山的來歷,似乎是故弄玄虛,其效果與「且聽下回分解」略同。

「元是崑崙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這真是不說則已,一鳴驚人。原來君山是崑崙頂上的一塊靈石,被巨大的海風吹落洞庭的。崑崙山,在古代傳說中是神仙遨遊之所,上有瑤池閬苑,且多美玉。古人常用「昆岡片玉」來形容世上罕有的珍奇。詩中把「君山」設想為「崑崙山頂石」,用意正在於此。「海風吹落」云云,想象奇瑰。作者《題寶林寺禪者壁》云:「台殿漸多山更重,卻令飛去即應難」,題下自註:「山名飛來峰」。可見此詩的想象顯然受到「飛來峰」一類傳說的影響。

全詩運用奇特想象,從題外落筆,神化君山來歷,間接表現出君山的奇美。這就是所謂「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遊仙」一體,起自晉人,後世多仿作。但大都借「仙鏡」以寄託作者思想感情。而運用這種方式來歌詠山水,間接表現自然美,不能不說是方干的一個創造。由盛唐詩的興發情至,轉入更多的意匠經營,這是中晚唐詩的一個趨向,其不及盛唐之處在此,而其勝於盛唐之處亦在此。

(周嘯天)

官倉鼠

官倉鼠

曹鄴

官倉老鼠大如鬥,見人開倉亦不走。

健兒無糧百姓饑,誰遣朝朝入君口?

這首詩如題所示,寫的是官倉裡的老鼠。在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則記載:「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時,為郡小吏,見吏舍廁中鼠食不潔,近人犬,數驚恐之。斯入倉,觀倉中鼠,食積粟,居大廡之下,不見人犬之憂。於是李斯乃嘆曰:」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這首《官倉鼠》顯然從這裡受到了一些啟發。

詩的前兩句貌似平淡而又略帶誇張,形象地勾畫出官倉鼠不同凡鼠的特徵和習性。誰都知道,老鼠歷來是以「小」和「怯」著稱的。它們晝伏夜動,見人就跑,所以有所謂「獸之大者莫勇于虎,獸之小者莫怯于鼠」的說法。然而官倉鼠卻非同一般:它們不僅「大」──「大如鬥」;而且「勇」──「見人開倉亦不走」。官倉鼠何以能至于此呢?這一點,詩人並未多說,但讀者銷加思索,亦不難明白:「大」,是飽食積粟的結果:「勇」,是無人去整治它們,所以見人而不遁逃。

第三句突然由「鼠」寫到「人」:「健兒無糧百姓饑。」官倉裡的老鼠被養得又肥又大,前方守衛邊疆的將士和後方終年辛勞的百姓卻仍然在挨餓!詩人以強烈的對比,一下了就把一個令人觸目驚心的矛盾展現在讀者面前。面對這樣一個人不如鼠的社會現實,第四句的質問就脫口而出了:是誰把官倉裡的糧食日復一日地供奉到老鼠嘴裡去的?

至此,詩的隱喻意很清楚了。官倉鼠是比喻那些只知道吮吸人民血汗的貪官污吏;而這些兩條腿的「大老鼠」所吞食掉的,當然不僅僅是糧食,而是從人民那裡搜刮來的民脂民膏。尤其使人憤慨的是,官倉鼠作了這麼多孽,竟然可以有恃無恐,這又是誰在作後台呢?「誰遣朝朝入君口?」詩人故執一問,含蓄不盡。「誰」字下得極妙,耐人尋思。它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去探索造成這一不合理現象的根源,把矛頭指向了最高統治者,主題十分鮮明。

這種以大老鼠來比喻、諷刺剝削者的寫法,早在《詩經。碩鼠》中就有。不過,在《碩鼠》中,詩人反覆冀求的是並不存在的「樂土」、「樂國」、「樂郊」,而《官倉鼠》卻能面對現實,引導人們去探求苦難的根源,在感情上也更加強烈。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發展。

這首詩,從字面上看,似乎只是揭露官倉管理不善,細細體味,卻句句是對貪官污吏的誅伐。詩人採用的是民間口語,然而譬喻妥帖,詞淺意深。他有「鬥」這一糧倉盛器來比喻官倉鼠的肥大,既形象突出,又點出了鼠的貪心。最後一句,又把「鼠」稱為「君」,儼然以人視之而且尊之,諷刺性極強,深刻地揭露了這個是非顛倒的黑暗社會。

(馮偉民)

山亭夏日

山亭夏日

高駢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精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是一首描寫夏日風光的七言絶句。


  
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細玩味「陰濃」二字,不獨狀樹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時正是夏日午時前後,烈日炎炎,日烈,「樹陰」才能「濃」。這「濃」除有樹陰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淺之「深」意在內,即樹陰密而且深。《紅樓夢》裡描寫大觀園夏日中午景象,謂「烈日當空,樹陰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後最能給人以「夏日長」的感覺。楊萬里《閒居初夏午睡起》說「日長睡起無情思」,就是寫的這種情趣。因此,「夏日長」是和「綠樹陰濃」含蓄地聯在一起的,決非泛泛之筆。

第二句「樓台倒影入池塘」寫詩人看到池塘內的樓台倒影。「入」字用得極好:夏日午時,晴空驕陽,一片寂靜,池水清澈見底,映在塘中的樓台倒影,當屬十分清晰。這個「入」字就正好寫出了此時樓台倒影的真實情景。

第三句「水精簾動微風起」是詩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兩層意思來說。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瑩透澈;微風吹來,水光瀲灧,碧波粼粼。詩人用「水精簾動」來比喻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個水面猶如一掛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風吹得泛起微波,在蕩漾着的水波下則是隨之晃動的樓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觀賞景緻的詩人先看見的是池水波動,然後才感覺到起風了。夏日的微風是不會讓人一下子感覺出來的,此時看到水波才會覺着,所以說「水精簾動微風起」。如果先寫「微風起」,而後再寫「水精簾動」,那就味同嚼蠟了。

正當詩人陶醉于這夏日美景的時候,忽然飄來一陣花香,香氣沁人心脾,詩人精神為之一振。詩的最後一句「滿架薔薇一院香」,又為那幽靜的景緻,增添了鮮艷的色彩,充滿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詩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氣。「一院香」,又與上句「微風起」暗合。

詩寫夏日風光,純乎用近似繪畫的手法:綠樹陰濃,樓台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這一切都是由詩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繪下來的。山亭和詩人雖然沒有在詩中出現,然而我們在欣賞這首詩時,卻彷彿看到了那個山亭和那位悠閒自在的詩人。

(唐永德)

馬嵬坡

馬嵬坡

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

終日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