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中 - 154 / 159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詩鑑賞中

第154頁 / 共159頁。

這兩首《秋詞》主題相同,但各寫一面,既可獨立成章,又是互為補充。其一贊秋氣,其二詠秋色。氣以勵志,色以冶情。所以贊秋氣以美志向高尚,詠秋色以頌情操清白。景隨人移,色由情化。景色如容妝,見性情,顯品德。春色以艷麗取悅,秋景以風骨見長。第二首的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淨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你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象那繁華濃艷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這是兩首抒發議論的即興詩。詩人通過鮮明的藝術形象表達深刻的思想,既有哲理意藴,也有藝術魅力,發人思索,耐人吟詠。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說過,藝術是思想的結晶,「藝術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積驚人的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因而能喚起人們的想象、形象和深刻的美感。劉禹錫這兩首《秋詞》給予人們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氣和素色,更喚醒人們為理想而奮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獲得深刻的美感和樂趣。


  

(倪其心)

竹枝詞九首(其二)

竹枝詞九首(其二)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這首《竹枝詞》含思宛轉,清新活潑,音節和諧,語語可歌。特別是把比興揉而為一,此詩興中有比,比中有興,頗富情韻。

詩中刻畫了一個熱戀中的農家少女形象。戀愛給她帶來了幸福,也帶來了憂愁。當她看到眼前的自然景象的時候,這種藏在心頭的感情頓被觸發,因而托物起興:「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描繪出一幅山戀水依的圖畫。山桃遍佈山頭,一個「滿」字,表現了山桃之多和花開之盛。一眼望去,山頭紅遍,象一團火在燒,給人以熱烈的感覺。而山下呢,一江春水拍山流過,一個「拍」字,寫出了水對山的依戀。這兩句寫景,卻又不單純寫景,景中蘊涵著女主人公複雜的情意。

但這種托物起興,用意隱微,不易看出,於是詩人又在興的基礎上進而設喻,使這種情意由隱而顯。「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讓女主人公對景抒情,直接吐露熱戀中少女的心緒。「花紅易衰似郎意」照應第一句,寫她的擔心。一個「紅」字,說明鮮花盛開,正如小伙子那顆熱烈的心,讓人高興;但小伙子的愛情是否也象這紅花一樣易謝呢?「水流無限似儂愁」,照應第二句,寫少女的煩憂。既相戀,又怕他變心,這一縷淡淡的清愁。就象這繞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樣,無盡無休。

詩所表現的是初戀少女微妙、細膩而又複雜的心理,十分傳神。

詩的格調也明朗、自然,就象所描繪的紅花綠水一樣明媚動人。而詩的情境的創造、人物思想感情的表達,卻恰恰是靠了這個最明顯、最巧妙的手法──比興。

(張燕瑾)

竹枝詞九首(其七)

竹枝詞九首(其七)

劉禹錫

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

這是《竹枝詞九首》的第七首。詩從瞿塘峽的艱險借景起興,引出對世態人情的感慨。

瞿塘峽是長江三峽之一,兩岸連山,水流急湍,形勢最為險要,古有「瞿塘天下險」之稱。峽中尤多礁石險灘,峽口有「灧澦堆」,就是一巨大石灘。「瞿塘嘈嘈十二灘,人言道路古來難」,就描繪出瞿塘峽的這種險阻形勢。「嘈嘈」,流水下灘發出的嘈雜聲。「十二灘」,並非確數,猶言險灘之多,其險絶情況也就可以想見了。

面臨着驚濤拍岸、險阻重重的瞿塘峽,詩人不禁由江峽之險聯想到當時的世態人情:「常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瞿塘峽之所以險,是因為水中有道道險灘,而人間世道」等閒平地「也會起波瀾,豈不令人防不勝防?真是」人心「比瞿塘峽水還要凶險。這是詩人發自內心的感慨之言。劉禹錫參加永貞改革失敗以後,屢受小人誣陷,權貴打擊,兩次被放逐,達二十三年之久。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維艱,凶險異常,故有此憤世嫉俗之言。長恨,顯示出長期埋在詩人心中的,對那些慣于興風作浪、無事生非、陷害無辜的無恥之徒的無比忿恨。說瞿塘之險用」人言「提起,意為盡人皆知;嘆人心之險則用」長恨“領出,主語是詩人自己,點出自己在現實的經歷和體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態,並且明確表示了自己對它的態度。兩句之間有轉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險,在人之言與我之恨之間過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從而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閻昭典)

竹枝詞九首(其九)

竹枝詞九首(其九)

劉禹錫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

這首詩是一幅巴東山區人民生活的風俗畫。它不是一般的模山范水,不是着力於表現山水的容態精神,而是從中發掘出一種比自然美更為可貴的勞動的美,創造力的美。

「山上層層桃李花,雲間煙火是人家。」開頭用一個「山」字領起,一下子把詩人面對春山、觀賞山景的形象勾畫出來了。俗諺說:「桃花開,李花敗。」一般是李花先開,桃花後開。現在桃花、李花同時盛開,這是山地氣候不齊所特有的景象。「層層」狀桃李花的繁茂與普遍。此山彼山,觸處皆是。那種色彩絢爛、滿山飄香的景象可以想見。次句由景及人。「雲間」形容山頂之高。詩人遙望山頂,在花木掩映之中,升起了裊裊的炊煙。他推斷,這一定是村民聚居之處。「是人家」三字是詩人注意力的歸着點。「是」字下得醒豁,表明詩人探尋的目光越過滿山的桃李,透過山頂的雲霧,終於找到了綉出這滿山春色的主人的所在,美是由人創造的。山美、花木美,都來自山村居民的勞動之美。以下即轉為富有地方色彩的山村居民的勞動場景的描畫。

「銀釧金釵來負水,長刀短笠去燒畲。」兩句寫山村居民熱氣騰騰的勞動生活。挎着長刀、戴着短笠的男人們根據傳統的辦法前去放火燒荒,準備播種;戴着飾物的青年婦女們下山擔水,準備做飯。在這裡,作者運用了兩種修辭手法。一、借代。用「銀釧金釵」借代青年婦女,用「長刀短笠」借代壯年男子,正好捕捉了山民男女形象的特徵,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二、對仗。不僅上下兩句相對,而且還採用了句中自為對(即當句對)的辦法,把語言錘打得十分凝煉。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