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唐詩鑑賞中 - 153 / 159
古典詩類 / 唐代詩人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唐詩鑑賞中

第153頁 / 共159頁。

劉禹錫用民歌體寫的愛情詩,常常有一種似愁似怨、似失望又似期待的複雜情緒。詩中女子月出時還興緻勃勃地走上大堤去唱歌,僅僅一夜未能覓見情郎,這種失望畢竟是有限的。小伙子是否真的無動于衷呢?誰也捉摸不透。說不定「道是無情卻有情」,他們在有意作弄這些多情的女郎呢。那鷓鴣聲固然反襯女郎的寂寞,甚至好象帶點嘲弄,但也不是認真地要引起女子失戀的痛苦。

詩的開篇和收尾都是寫景,敘事只中間兩句,但如果僅有「堤上女郎連袂行」、「唱盡新詞歡不見」,則几乎讓人不知所云。而有了兩句寫景前後配合,提供帶有典型性的環境,人物在這種環境中的活動,就無須多言,自然可以想見了。並且,由於前後兩種環境的氣氛和色彩不同,則又自然暗示了時間的推移,情感的變化。劉禹錫的民歌體詩,有時看似被寫景占了較大的篇幅,實際上筆墨還是很經濟的,尤其是象這首詩最後以景結情,如果換成一般性的敘述,就無論如何很難表達這樣豐富複雜的內容。


  

(余恕誠)

踏歌詞四首(其三)

踏歌詞四首(其三)

劉禹錫

新詞宛轉遞相傳,振袖傾鬟風露前。

月落烏啼雲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鈿。

《踏歌詞》四首,是劉禹錫學習民歌體寫作的一組小詩,此是四首中的第三首。詩的內容是記寫當時四川民俗,每當春季,民間男女相聚會,聯翩起舞,相互對歌的熱烈場景。全詩四句,主要在勾勒一種狂歡的場面和氣氛。第一句寫歌,第二句寫舞,第三句寫歌停舞散,第四句卻從側面含蓄地補足寫出歌舞場面的熱烈。

首句的「新詞」,表示當時那些歌男舞女所唱的歌子,都是即興抒懷、脫口而出的新曲,悠揚宛轉,十分悅耳動聽,並一遞一句接連不歇。這句雖用平述記敘的語氣,卻寄寓着作者對民間男女的無上智慧和藝術才能的讚賞與稱頌。第二句用「振袖傾鬟」來寫他們的舞姿情態,活現出當時那些跳舞者熱烈的情緒和狂歡的情景。「月落烏啼雲雨散」是說他們歌舞竟夜,直至天明。從意思上講,狂歡之夜的情景已經寫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鈿」一語,對狂歡之夜做了無聲的渲染。次日,游童們沿路去拾取女郎遺落的花鈿(女子的首飾),花鈿遺落滿地而不覺,可知當時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歡之中。這種從側面的、啟人想象的寫法,其含意的豐富和情味的悠長,更勝於正面的描寫。這使我們聯想到畫家齊白石在藝術構思上的一個故事,一次,齊白石畫「蛙聲十里出山泉」詩意,但畫家在畫面上並沒有畫蛙,而是用一股山泉,幾個蝌蚪來表現,從而調動人們的想象,使人聯想到「蛙聲十里」的喧囂情景。藝術巨匠們的構思,常常是出人意表的。

(褚斌傑)

阿嬌怨

阿嬌怨

劉禹錫

望見葳蕤舉翠華,試開金屋掃庭花。

須臾宮女傳來信,言幸平陽公主家。

劉禹錫的詩歌以精煉含蓄著稱。《阿嬌怨》在體現這一藝術特色方面,比較典型。據《漢武故事》記載,武帝幼年為膠東王時,就喜歡阿嬌,曾對阿嬌之母長公主說:「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阿嬌當了武帝的皇后(稱陳皇后)以後,擅寵驕貴,但十餘年無子。平陽公主進歌伎衛子夫得幸生子,阿嬌見疏,恚憤欲死。劉禹錫這首詩,追尋前事,摹寫阿嬌當日望幸不至的哀怨情狀,並寄予深切的同情。

全詩很短。劈頭就以「望」字領起:「望見葳蕤舉翠華」。阿嬌望幸心切,遣宮女時刻伺察武帝動靜。宮女不能接近武帝近衛,只能機靈地守候遙望。她深知皇后心情,所以一見皇帝的儀仗──裝着羽飾(即葳蕤)的翠華之旗舉動,便趕緊回來報信。

「試開金屋掃庭花」,集中寫阿嬌聽到消息後的反應。她吩咐宮女打開金屋,掃除庭前落花。「開」、「掃」兩字下得精妙,可以使人想象到誓貯阿嬌的金屋之門雖設而常關以及滿庭落花堆積的情景,顯示出一個失寵皇后的典型環境。「試」字尤妙。清代詩論家徐增細加品味後指出:「是言不開殿掃花,恐其即來;開殿掃花,又恐其不來。且試開一開,試掃一掃看。此一字摹寫驟然景況如見,當嘔血十年,勿輕讀去也。」(《而庵說唐詩》卷十一)

「須臾宮女傳來信」為全詩最緊張語。「須臾」兩字應理解為從阿嬌心中道出方覺味濃。阿嬌正在暗自思忖,宮女忽又第二次來報。「須臾」之間,會有什麼變化呢?阿嬌此時思想上急於想聽,卻又十分怕聽;十分怕聽,卻又不能不聽。這種複雜的心理變化,都包含在「須臾」兩字之中。

末句「言幸平陽公主家」,以宮女的妙對作結,不正面寫阿嬌之怨,而怨字已深入骨髓。徐增認為「言」字中「有無限意思煩難在」(引同上)。細繹詩意,確實如此。對於宮女來說,帝來幸,好說;帝不來幸,不好說。帝幸別處,猶好說;帝幸衛子夫家,便不好說。不好說而又不能不說,煞是難對。聰明的宮女經過思考以後,決定說帝幸平陽公主家,而不說幸衛子夫處。這是因為平陽公主雖為阿嬌不喜之人,但她與武帝畢竟是姊弟關係,說出來不致過份刺痛阿嬌怨妒之心;且衛子夫因平陽公主而得幸,故借平陽公主為說,阿嬌心中也已有數,即使明知是謊,也不致追究。一個「言」字,充分突出了宮女的隨機應變和善於圓轉。而宮女這樣做,正說明了阿嬌的怨悵和恚憤,已經到了不堪承受的地步。至于阿嬌怨悵的具體情狀,前人描寫已多,如相傳為司馬相如所作的《長門賦》云:「日黃昏而望絶兮,悵獨托于空堂。懸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援雅琴以變調兮,奏愁思之不可長……」與本詩並讀,愈能見出本詩「不着一字,盡得風流」的韻致。

(吳汝煜)


  

秋詞二首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這兩首詩的可貴,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唱出了昂揚的勵志高歌。

詩人深深懂得古來悲秋的實質是志士失志,對現實失望,對前途悲觀,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蕭條,感到寂寥,死氣沉沉。詩人同情他們的遭遇和處境,但不同意他們的悲觀失望的情感。他針對這種寂寥之感,偏說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要好,強調秋天並不死氣沉沉,而是很有生氣。他指引人們看那振翅高舉的鶴,在秋日晴空中,排雲直上,矯健凌厲,奮發有為,大展鴻圖。顯然,這只鶴是獨特的、孤單的。但正是這只鶴的頑強奮鬥,衝破了秋天的肅殺氛圍,為大自然別開生面,使志士們精神為之抖擻。這只鶴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奮鬥精神的體現。所以詩人說,「便引詩情到碧霄」。「詩言志」,「詩情」即志氣。人果真有志氣,便有奮鬥精神,便不會感到寂寥。這就是第一首的主題思想。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