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下 - 70 / 575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清史稿 下

第70頁 / 共575頁。

八年,典順天鄉試,因中式舉人平齡硃墨不符,為言官論劾,興大獄,大學士柏葰論大闢,鳳標亦解任聽勘。文宗原其無私,從寬坐失察革職。逾數月,命以翰林院侍講學士銜,仍直上書房,授醇郡王讀如故。歷大理寺少卿、通政使、左副都禦史,署刑部侍郎。隨扈熱河,復擢兵部尚書。十一年,護送文宗梓宮回京,追錄扈從勞,加二級。調吏部,充上書房總師傅。同治七年,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兼翰林院掌院學士。未幾,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吏部。十一年,以病乞休,命以大學士致仕,食全俸。十二年,卒於家,贈太子太保,謚文端。子其煊,工部郎中,官至山東布政使。

單懋謙,字地山,湖北襄陽人。道光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七年,入直南書房。十九年,大考二等,以贊善升用。尋授司業,遷洗馬。二十年,督廣東學政,歷侍讀、庶子。以病歸,父喪服闋,請終母養。鹹豐三年,粵匪擾湖北,懋謙方居母憂,命在籍治團練。六年,回京,仍直南書房,補原官。七年,督江西學政,歷侍讀學士、少詹事、內閣學士、工部侍郎,均留學政任。十一年,巡撫毓科、布政使慶廉為言官論劾,命懋謙按之,疏言:「毓科非應變之才,適當賊擾,省防尤重。本境兵勇不敷調遣,辦理未能悉合機宜。現雖全境肅清,善後急宜妥辦,籌備浙防,接濟皖餉,大局攸關,恐未能措理裕如。慶廉現未到任,無事蹟可考,未敢妄陳。」疏入,報聞。任滿,回京,充實錄館副總裁。同治二年,調吏部,擢左都禦史。三年,偕大學士瑞常等進講治平寶鑒,授工部尚書。


  

四年,命赴盛京偕侍郎志和等承修太廟、昭陵工程。時奉天馬賊猖獗,命懋謙就近查察,劾將軍玉明、府尹德椿,下部議處。回京,疏陳馬賊難防,請籌兵餉出邊會剿,以弭盜源。又請飭奉天所屬各州縣查勘市鎮鄉村應修堡寨之處,勸民作速興築,擇錄嘉慶年間龔景瀚所著堅壁清野議刊發各州縣,令遵照團練守禦之法,量為辦理。疏入,均得旨議行。六年,管戶部三庫事務。七年,調吏部。十年,管國子監事務。十一年,以吏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尋拜文淵閣大學士,兼管兵部。十三年,因久病請解職回籍,允之。光緒五年,卒於家,詔依例賜恤,有「學問優長,持躬端謹」之褒。贈太子太保,謚文恪。

論曰:自鹹豐初軍事起,四郊多壘,廟堂旰食。京師舉辦團防,閣部重臣領之,賈楨、周祖培、硃鳳標皆預其事。其時用人猶循舊格,揆席多由資進。至穆宗踐阼,底定東南,漢閣臣多取勛望,六官中大拜者鮮,惟單懋謙獨由正卿入閣,時以為榮遇焉。 列傳一百七十八

倭仁 李棠階 吳廷棟

倭仁,字艮峰,烏齊格里氏,蒙古正紅旗人,河南駐防。道光九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中允、侍講、侍讀、庶子、侍講學士、侍讀學士。二十二年,擢詹事。二十四年,遷大理寺卿。文宗即位,應詔陳言,略曰:「行政莫先於用人,用人莫先於君子小人之辨。夫君子小人藏於心術者難知,發於事蹟者易見。大抵君子訥拙,小人佞巧;君子澹定,小人躁競;君子愛惜人才,小人排擠異類;君子圖遠大,以國家元氣為先,小人計目前,以聚斂刻薄為務。剛正不撓、無所阿鄉者,君子也;依違兩可、工於趨避者,小人也。諫諍匡弼、進憂危之議,動人主之警心者,君子也;喜言氣數、不畏天變,長人君之逸志者,小人也。公私邪正,相反如此。皇上天亶聰明,孰賢孰否,必能洞知。第恐一人之心思耳目,揣摩者眾,混淆者多,幾微莫辨,情偽滋紛,愛憎稍涉偏私,取捨必至失當。知人則哲,豈有他術,在皇上好學勤求,使聖志益明,聖德日固而已。宋程顥雲,‘古者人君必有誦訓箴諫之臣’。請命老成之儒,講論道義,又擇天下賢俊,陪侍法從。我朝康熙間,熊賜履上疏,亦以‘延訪真儒’為說。二臣所言,皆修養身心之要,用人行政之源也。天下治亂系宰相,君德成就責講筵。惟君德成就而後輔弼得人,輔弼得人而後天下可治。」疏入,上稱其切直,因諭大小臣工進言以倭仁為法。未幾,禮部侍郎曾國籓奏用人三策,上復憶倭仁言,手詔同褒勉焉。

尋予副都統銜,充葉爾羌幫辦大臣。大理寺少卿田雨公疏言倭仁用違其才,上曰:「邊疆要任,非投閒置散也。若以外任皆左遷,豈國家文武兼資、內外並重之意乎?」鹹豐二年,倭仁覆上敬陳治本一疏,上謂其意在責難陳善,尚無不合,惟僅泛語治道,因戒以留心邊務,勿託空言。候補道何桂珍上封事,言倭仁秉性忠貞,見理明決,生平言行不負所學,請任以艱钜,未許。三年,倭仁劾葉爾羌回部郡王阿奇木伯克愛瑪特攤派路費及護衛索臓等罪,詔斥未經確訊,率行參奏,下部議,降三級調用。

四年,侍郎王茂廕等請命會同籌辦京師團練,上以軍務非所長,寢其議。尋命以侍講候補入直上書房,授惇郡王讀。五年,擢侍講學士。歷光祿寺卿、盛京禮部侍郎。七年,調戶部,管奉天府尹事,劾罷盛京副都統增慶、兵部侍郎富呢雅杭阿。及頒詔中外,命充朝鮮正使。召回京,授都察院左都禦史。同治元年,擢工部尚書。兩宮皇太後以倭仁老成端謹,學問優長,命授穆宗讀。倭仁輯古帝王事蹟,及古今名臣奏議,附說進之,賜名啟心金鑒,置弘德殿資講肄。倭仁素嚴正,穆宗尤敬憚焉。

尋兼翰林院掌院學士,調工部尚書、協辦大學士。疏言:「河南自鹹豐三年以後,粵、撚焚掠,蓋藏已空,州縣誅求仍復無厭。朝廷不能盡擇州縣,則必慎擇督撫。督撫不取之屬員,則屬員自無可挾以為恣睢之地。今日河南積習,祗曰民刁詐,不曰官貪庸;祗狃於愚民之抗官,不思所以致抗之由。惟在朝廷慎察大吏,力輓積習,寇亂之源,庶幾可弭。」是年秋,拜文淵閣大學士,疏劾新授廣東巡撫黃贊湯貪詐,解其職。

六年,同文館議考選正途五品以下京外官入館肄習天文算學,聘西人為教習。倭仁謂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尤以西人教習為不可;且謂必習天文算學,應求中國能精其法者,上疏請罷議。於是詔倭仁保薦,別設一館,即由倭仁督率講求。復奏意中並無其人,不敢妄保。尋命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倭仁屢疏懇辭,不允;因稱疾篤,乞休,命解兼職,仍在弘德殿行走。八年,疏言大婚典禮宜崇節儉,及武英殿災,復偕徐桐、翁同龢疏請勤修聖德,停罷一切工程,以弭災變,並嘉納之。十年,晉文華殿大學士,以疾再乞休。尋卒,贈太保,入祀賢良祠,謚文端。光緒八年,河南巡撫李鶴年奏建專祠於開封,允之。


  

初,曾國籓官京師,與倭仁、李棠階、吳廷棟、何桂珍、竇垿講求宋儒之學。其後國籓出平大難,為中興名臣冠;倭仁作帝師,正色不阿;棠階、廷棟亦卓然有以自見焉。倭仁著有遺書十三卷。子福鹹,江蘇鹽法道,署安徽徽寧池太廣道,鹹豐十年,殉難寧國,贈太仆寺卿,騎都尉世職;福裕,奉天府府尹。從子福潤,安徽巡撫。光緒二十六年,外國兵入京師,閤家死焉。

李棠階,字文園,河南河內人。道光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五遷至侍讀。二十二年,督廣東學政,擢太常寺少卿。會巡撫黃恩彤奏請予鄉試年老武生職銜,嚴旨責譴,棠階亦因違例送考,議降三級調用,遂引疾家居。文宗即位,復日講,曾國籓薦棠階醇正堪備講官,召來京。既而日講中輟,棠階以病未赴。

鹹豐三年,粵匪北犯,河北土寇蜂起,用尚書周祖培薦,命治河北團練。棠階聯絡村鎮,名曰「友助社」。賊踞溫縣東河灘柳林,四出焚掠,棠階督團練擊之,村民未習戰,且無火器,殺賊數十人,卒不敵。會山東巡撫李僡率兵至,賊引去。賊自渡黃河,始知民間有備,稍稍牽綴。洎河北肅清,敘勞,加四品卿銜,賜花翎。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