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清史稿 下 - 31 / 575
歷史類 / 趙爾巽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清史稿 下

第31頁 / 共575頁。

時廣東撤水師歸營,猝被敵轟擊,掠去米艇兵丁,巡撫怡良以聞。琦善又陳:「英人回粵,詞氣傲慢,義律託疾將回國,且兵船日增。」得旨,仍暫停貿易,一面與議,一面籌防。義律堅持索還煙價,並增廈門、福州通商,嚴旨拒不許。十二月,義律見防禦漸撤,數遣挑戰,琦善諭止之。義律曰:「戰後再議,未為遲也。」乃犯虎門外沙角、大角兩砲台,副將陳連升力戰死之,遂陷。提督關天培守靖遠砲台,總兵李廷鈺守威遠砲台,並請援,琦善不敢明發兵,夜遣二百人往。二十一年正月,事聞,上震怒,下琦善嚴議,命禦前大臣貝子奕山為靖逆將軍,戶部尚書隆文、湖南提督楊芳副之,率師赴粵協剿。

義律數索香港,志在必得,琦善當事急,佯許之而不敢上聞。至是,義律獻出所踞砲台,並原繳還定海以易香港全島,別議通商章程。琦善親與相見蓮花城定議,往返傳語,由差遣之鮑鵬將事,同城將軍、巡撫皆不預知。及英人占踞香港,出示安民,巡撫怡良奏聞,琦善方疏陳:「地勢無可扼,軍械無可恃,兵力不固,民情不堅,如與交鋒,實無把握,不如暫事覊縻。」上益怒,詔斥琦善擅予香港,擅許通商之罪,褫職逮治,籍沒家產。英兵遂奪虎門靖遠砲台,提督關天培死之。


  

奕山等至,戰復不利,廣州危急,許以煙價六百萬兩,圍始解,而福建、浙江復被擾。琦善逮京,讞論大闢,尋釋之,命赴浙江軍營效力,未至,改發軍台。二十二年,浙師覆敗,吳淞不守,英兵遂入江,江寧戒嚴,於是耆英、伊里布等定和議,海內莫不以罷戰言和歸咎於琦善為作俑之始矣。是年秋,予四等侍衛,充葉爾羌幫辦大臣。

二十三年,以三品頂戴授熱河都統。禦史陳慶鏞疏論僨事諸臣罪狀,上重違清議,再褫琦善職,意仍鄉用,未幾,予三等侍衛,充駐藏大臣。二十六年,授四川總督。二十八年,詔嘉其治蜀於吏治營伍實心整頓,復頭品頂戴。尋協辦大學士,留總督任。以平瞻對野番功被議敘。二十九年,調陝甘總督,兼署青海辦事大臣,剿雍沙番及黑城撒拉回匪。既而言官劾其妄殺,命都統薩迎阿往按,革職逮問。鹹豐二年,定讞發吉林效力贖罪,尋釋回。

時粵匪已犯湖南,勢日熾,屢易帥皆不能制。起琦善署河南巡撫,駐防楚、豫界上。以捐餉加都統銜,授欽差大臣,專辦防務。湖北省城失守,觀望不能救。三年春,賊遂連陷安徽、江寧省城,分擾鎮江、揚州,命琦善偕直隷提督陳金綬防江北。三月,連敗賊於浦口雷塘,進剿揚州,分屯寶塔山、司徒廟,五戰皆捷。秋,破浦口援賊,合圍揚州。十二月,賊突圍出竄瓜洲,以收復揚州入告,詔斥勇潰縱賊,責令進剿瓜洲、儀徵,儀徵克複。四年夏,連戰金川、瓜洲、三汊河,屢奏斬獲。自琦善與向榮分主大江南北軍事,攻戰年餘,鎮江、瓜洲迄未克複,無得力水師,不能扼賊,琦善雖議增水師,亦未果。是年秋,卒於軍,贈太子太保、協辦大學士,依總督例賜恤,謚文勤。

子恭鏜,黑龍江將軍。孫瑞洵,烏里雅蘇台參贊大臣;瑞澂,兩湖總督。瑞澂自有傳。

伊里布,字莘農,鑲黃旗紅帶子。嘉慶六年進士,授國子監學正,改補典簿。出為雲南府南關通判,署澂江知府,遷騰越知州。二十四年,總督伯麟薦其熟練邊務,能馭土司,治緬匪有功,以應升用。道光元年,從總督慶保剿平永北大姚夷匪,賜花翎,署永昌知府。擢安徽太平知府。歷山西冀寧道,浙江按察使,湖北、浙江布政使。五年,擢陝西巡撫,調山東。丁父憂,署雲南巡撫。服闋,乃實授。時阮元為總督,伊里布和而廉,有政聲。回疆兵事起,自請從軍,詔斥不諳回情,妄行陳奏,奪職留任,尋復之。十三年,擢雲貴總督。京察,以久任邊疆,鎮撫得宜,被議敘。十八年,協辦大學士,留總督任。四川綦江奸民穆繼賢仇殺貴州仁懷武生趙應彩,遂糾眾踞方家溝為亂,伊里布率提督餘步雲、布政使慶祿等破其巢,斬獲千餘,誅賊首穆繼賢、謝法真等,餘匪悉平,賜雙眼花翎。

十九年,調兩江總督。二十年秋,英兵陷定海,命為欽差大臣,赴浙江查辦。時已有論致寇由斷絶貿易燒煙起釁者,密諭察訪確情毋回護。尋以琦善代林則徐,命沿海遇敵勿擊。伊里布初至浙,駐鎮海籌防,疏報擊沉敵船,有所擒獲,命慰諭英人攻擊出於誤會,促令退兵交地,俘虜俟敵退釋還。伊里布遣家丁張喜偕員弁赴定海犒師,英人亦答餽,奏聞,諭卻勿受。請增調安徽、兩湖兵,允之。

裕謙方代署兩江總督,疏言:「各省皆可議守,獨浙江必應速戰。」且言:「定海西境岑港為第一險要,應以精兵先據之。」下伊里布體察辦理。既而琦善在粵議款不得要領,兵端又開,二十一年正月,詔促伊里布進兵規復定海。二月,義律既踞香港,盡調英船赴粵,以交還定海告。詔斥附和琦善,以兵砲未集,藉詞緩攻,致敵船遁去,褫協辦大學士、雙眼花翎,暫留兩江總督任,以裕謙代為欽差大臣督浙師。裕謙論劾伊里布遣家丁赴敵船事,命解任,帶張喜來京,下刑部訊鞫,褫職,遣戍軍台。未幾,定海、鎮海、寧波相繼陷,裕謙殉之。


  
二十二年春,揚威將軍奕經援浙,復挫敗。巡撫劉韻珂疏陳浙事危急,薦伊里布無急功近名之心,為一時僅見,請發軍營效力贖罪。於是予七品頂戴,隨杭州將軍耆英赴浙,密諭相機辦理。及英兵犯乍浦,耆英遣往設計退兵。五月,署乍浦副都統,復令張喜傳語,英兵遂去乍浦,犯吳淞,由海入江,鎮江失守。伊里布奉命偕耆英赴江寧議和,事詳耆英傳。和議既成,英兵退,約於廣東議稅則,命偕耆英詳慎酌商,授廣州將軍、欽差大臣,辦理善後事宜。二十三年,至粵,見民心不服,夷情狡橫,憂悴。逾月病卒,贈太子太保,謚文敏。

宗室耆英,字介春,隷正藍旗。父祿康,嘉慶間官東閣大學士。耆英以廕生授宗人府主事,遷理事官。累擢內閣學士,兼副都統、護軍統領。道光二年,遷理籓院侍郎,調兵部。四年,送宗室閒散移駐雙城堡。五年,授內務府大臣,歷工部、戶部。七年,授步軍統領。九年,擢禮部尚書,管理太常寺、鴻臚寺、太醫院,兼都統。十二年,畿輔旱,疏請察吏省刑,嘉納之,授內大臣。十四年,以管理步軍統領勤事,被議敘。歷工部、戶部尚書。十五年,以相度龍泉峪萬年吉地,加太子少保。命赴廣東、江西按事。十七年,內監張道忠犯賭博,耆英瞻徇釋放,事覺,降兵部侍郎。尋出為熱河都統。十八年,授盛京將軍。詔嚴禁鴉片,無論宗室、覺羅,按律懲治。疏請旗民十家聯保,以憑稽察。二十年,海疆戒嚴,疏請旅順口為水路沖衢,當扼要籌備。英船入奉天洋面,先後遊弋山海關、秦皇島等處,錦州、山海關皆設防。

二十二年正月,粵事急,琦善既黜,調耆英廣州將軍,授欽差大臣,督辦浙江洋務。因禦史蘇廷魁奏英吉利為鄰國所破,詔促耆英赴廣州本任,乘機進剿,尋知其訛傳,仍留浙江。五月,吳淞失守,命偕伊里布赴江蘇相機籌辦。英兵已入江,越圌山關,陷鎮江,踞瓜洲,耆英與揚威將軍奕經先後奏請覊縻招撫。七月,英兵薄江寧下關,伊里布先至,英人索煙價、商欠、戰費共二千一百萬兩,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港通商,英官與中國官員用平行禮,及劃抵關稅、釋放漢奸等款。越三日,耆英至,稍稍駁詰之。英兵突張紅旗,置砲鍾山上臨城,急止之,遣侍衛鹹齡、江寧布政使恩彤、寧紹台道鹿澤良,偕伊里布家丁張喜,詣英舟,許據情奏聞。宣宗憤甚,大學士穆彰阿以糜餉勞師無效、剿與撫費亦相等為言,乃允之。耆英等與英將濮鼎查、馬利遜會盟於儀鳳門外靜海寺,同簽條約,先予六百萬,餘分三年給,和議遂成。九月,英兵盡數駛出吳淞,授兩江總督,命籌辦通商及浙江、福建因地制宜之策。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