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約蘇傳 - 23 / 47
基督教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約蘇傳

第23頁 / 共47頁。

聚集在耶穌周圍的人中有些人認為耶穌就是上帝恩許給以色列民族的復國救主——彌賽亞,醞釀著要擁立他作猶太王,以他為旗幟號召民眾,準備大規模武裝起義,推翻希律王朝,驅逐羅馬人,重建以色列王國。其中以奮鋭黨最積極,他們通過十二門徒之一曾是奮鋭黨人的西門去說服耶穌答應他們的要求。

耶穌拒絶了奮鋭黨人的要求,明確地告訴他們:天國運動不是一場政治運動,他不是猶太人期望的傳統意義的彌賽亞,他要建立的天國更不是傳統的以色列王國;他並且告誡奮鋭黨人不要貿然舉行武裝暴動,因為從雙方的軍事實力來看,猶太人絶不是羅馬人的對手,武裝暴動肯定會遭到羅馬人的殘酷鎮壓,以色列民族的處境將更加悲慘,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毀的歷史悲劇將會重演。


  

耶穌的態度使奮鋭黨人非常失望。他們也提醒耶穌:即使耶穌不反對羅馬—猶太政權,恐怕他們也不會放過他,不如孤注一擲以圖僥倖。耶穌回答說他非常瞭解自己的處境,但是,如果只犧牲他一個人而能輓救整個以色列民族免遭毀滅,正是他所追求的目標。

雙方接觸幾次以後,奮鋭黨人見耶穌的信念和決心毫不動搖,就離開他走了;一部分群眾見耶穌不是他們原來期望的猶太王,也離開他走了;一部分人發覺了羅馬—猶太當局對他們的注意,害怕政治風險,也不來聽道了。

熱情振奮的群眾集會逐漸冷落下來。天國運動遇到了挫折。

公元29年夏,耶穌帶領着十二門徒離開了加利利。

第四章

天國的福音1上帝是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翰福音》十11古以色列人信仰的上帝是一位威嚴、公義的上帝。他賞善罰惡,嫉惡如仇。《舊約聖經》的一些作者為了強調上帝的公義,不惜把他描述成一位易怒,甚至「殺人」的上帝。

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作惡的人感到畏懼。

其實他們也相信上帝是仁慈的,他對罪人的懲罰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只要人們悔改,他就會收回自己的義怒,以彰顯他的慈愛。這種信仰隨着民族危機的加重而日漸成熟。公元前8世紀下半葉,北國以色列政局動盪,從公元前743—前722年,僅僅20年間,就有4個國王被謀殺,有一個國王在位僅僅一個月。政局的動盪反映在社會上則是士風日下,道德敗壞;反映在宗教上則是敬拜偶像,背離《西奈盟約》。

這期間亞述帝國向西擴張,意在佔領巴勒斯坦,以色列國強敵壓境,國難當頭,人心惶惶,於是,先知何西阿歐瑟亞挺身而出宣佈上帝的啟示。他一方面痛責以色列人背離上帝導致宗教腐敗、政治混亂、道德淪喪,預言上帝將嚴厲懲罰他們;一方面為了不致使以色列人絶望而強調上帝的仁慈,深願以色列人悔改並答應使他們復興。為此,何西阿用兩個比喻來象徵上帝和以色列人之間的關係。一個比喻是婚姻關係,把上帝比作丈夫,把以色列人比作不貞的妻子,妻子改過自新就會得到丈夫的原諒。

另一個比喻是父子感情,上帝是慈父,以色列人是逆子,兒子雖然不肖,父親的慈愛卻是偉大的,他耐心地「用慈繩愛索牽引」以色列人。何西阿的這種思想對後來的先知們影響很大,經過以賽亞、耶利米、以西結等先知們的闡述與發展,仁慈就逐漸成為上帝的主要特性,而且成為彌賽亞恩許的信仰基礎。到公元1世紀上半葉,終於成熟為耶穌所主張的「上帝是愛」的神學思想。


  
「上帝是愛」是耶穌對一千多年來以色列人宗教信仰的總結,是理解上帝、理解上帝和人類及人類歷史之間的關係的基礎,是耶穌全部活動的依據。

上帝在創造天地萬物時就已經暗示了他對人類的至愛,願意與人類分享他創造的一切《創世紀》一 2729。後來,上帝在萬國萬民中揀選了以色列人作為自己啟示的領受者與表明者,並與他們訂立盟約。然而,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也是全人類的上帝,他不僅愛以色列人,同時也愛世上所有的人和一切受造物。上帝當然愛義人,但他也愛罪人,而且他對人類的至愛特別彰顯在罪人身上。

耶穌把上帝形象化為一位慈愛的父親。他曾講過一個浪子回頭的比喻:從前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和兩個兒子一起生活。大兒子勤勞順從,小兒子則好吃懶做。一天,小兒子對父親說:「爸爸,我想和您分家,請把我應得的那份家產分給我吧!」父親見他態度堅決,就把他應得的產業分給了他。

過了不久,小兒子把他的全部產業變賣,帶著現錢離開老家到外地去住。他在那裡花天酒地、任意揮霍,很快就把錢花光了,只好給人家去放豬,經常饑餓難忍,恨不得拿豬食來充饑。一天,他痛苦地思索:「我在這裡放豬,餓得要死。我父親那裡有很多僱工和糧食,我不能在這裡等死。

我要回到父親那裡去,對他說:『爸爸,我做錯了事,得罪了天,也得罪了您。我不配做您的兒子。請把我當一名僱工留下來吧!』」主意已定,小兒子便動身回老家去。父親遠遠地看見小兒子衣衫襤褸踉踉蹌蹌地走回來,立刻明白了一切,就動了慈心,迎上前去。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