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約蘇傳 - 14 / 47
基督教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約蘇傳

第14頁 / 共47頁。

第二條是撒都該派的道路:他們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而對羅馬人妥協投降,既不考慮國家民族的利益,更不反省自己的罪過,反而恬不知恥地自誇為民族生存的惟一道路,這是一條為廣大猶太人民深惡痛絶的死路,耶穌當然不能去與他們同流合污。

第三條是法利賽派的道路:法利賽派看到了羅馬人的強大,吸取了前幾次武裝起義失敗的教訓,迴避正面衝突,轉而採取消極抵抗的不合作態度,在當時的情況下,這未嘗不是一種可取的做法。不過在宗教生活方面他們卻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們雖然自覺地嚴守《摩西律法》以保持猶太教的傳統,但事實上有些法利賽人已從宗教上的極端形式主義墮落成嘩眾取寵、假冒為善的偽君子。他們盲目自義,驕傲自大,看不起普通的猶太人,自覺或不自①覺地成為人們悔改的絆腳石和「瞎眼領路的」人 ,這是耶穌所極力反對的。


  

第四條是艾賽尼派的道路:耶穌對艾賽尼派可能十分瞭解,也十分尊重,但他並不完全同意艾賽尼派的主張,例如,艾賽尼派像法利賽派一樣強調絶對遵守《律法》已達到了教條主義的地步,耶穌則主張小道理要服從大道理,在大道理的前提下可以變通地遵行《律法》;艾賽尼派特別注重取潔禮儀,以水為淨,耶穌則主張取潔禮儀固然重要,但那只是形式而不是本質;艾賽尼派因反對撒都該派而不參加耶路撒冷聖殿裡的獻祭禮儀,耶穌則認為不應把撒都該派與聖殿混為一談,雖然聖殿的祭司職位全被撒都該派所把持,但聖殿仍然是上帝的居所,到聖殿去獻祭並不等於與撒都該派同流合污;艾賽尼派主張離世苦修,耶穌則主張應該像普通人那樣生活,因為離世苦修只能獨善其身而不能兼善天下,絶對不能完成拯救猶太民族的使命;艾賽尼派自命清高,卑視群眾,只強調本社團成員間的彼此相愛,耶穌則主張深入群眾,愛一切人,甚至要愛仇敵。因此,耶穌不完全贊成艾賽尼派的道路。

既然上述四條道路都不足取,就只剩下一條道路了——施洗約翰所走的道路。耶穌積極支持約翰開展「悔改運動」,不過他覺得施洗約翰傳達的是上帝審判世人的信息,是世界末日的信息。「悔改運動」只是彌賽亞歷史使命的第一步,並不是他的最終目標,因為上帝不是要懲罰人類,而是要拯救人類。

經過反覆思考,耶穌決心走自己的路:彌賽亞不是猶太民族復興的政治領袖,而是全人類靈魂的救世主,他的使命不是等待一個天國來臨而是積極地去建立一個地上「天國」,首先拯救猶太民族,再進而拯救全人類,實現 ① 參見《馬太福音》二十四6;《馬可福音》十三7;《路加福音》二十一9

① 「瞎眼領路的」:見《馬太福音》十五14,二十三16

①上帝對全人類的救贖。

方針已定,應該首先解決什麼問題呢?夜色朦朧中,耶穌看見眼前的大小石塊都像麵餅一樣,驀然想起自己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吃東西了,不禁饑腸轆轆起來。餅!餅是應該首先解決的問題,這並不是因為他目前正饑火如焚,而是他想到了大多數同胞在羅馬帝國和猶太祭司貴族的雙重壓迫下生活貧困,最迫切的要求就是解決吃飯問題。這時,他心裡彷彿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把這些石頭變成餅不就可以解決人們的吃飯問題了嗎!」但是,另一個洪亮的聲音立刻回答說:「人活着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所說的一切話。」耶穌心頭為之一震:有道理!物質生活是必須解決的大問題,但不是人生的根本問題。

大衛、所羅門時期曾經較好地解決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但人們卻背離上帝去敬拜偶像,結果招來了沉痛的民族災難。


  
所以,心靈的需要比物質的需要更重要。要解決心靈的需要,必須整頓當前的宗教生活,進行心靈建設,使人們痛改前非,回到上帝的正道上來,迎接天國的到來。這正是施洗約翰所倡導的「悔改運動」的目的,應該全力支持約翰的工作。

用什麼方式建立天國,怎樣號召群眾呢?心裡那個模糊的聲音又出現了:「行神蹟啊!你可以在大庭廣眾面前從耶路撒冷聖殿的屋頂上跳下去,以顯示你是上帝的兒子,因為經上記着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這樣,人們就會相信你就是先知預言的那位從天而降的彌賽亞,擁護你作王了。」那個洪亮的聲音又立刻駁斥說:「不可試探你的上帝!」因為寄希望于神蹟是對上帝的試探,縱然僥倖成功,得到人們的擁護,這種擁護也是不堅定的,一遇挫折肯定就會土崩瓦解。應該踏踏實實地在「悔改運動」的基礎上喚醒人們的良知和對上帝的忠誠,才是最妥善的辦法。

應該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天國呢?耶穌舉目遠望,夜幕中,耶路撒冷可能已是萬家燈火,再往遠處看去,他的目光彷彿超過地中海看到了整個羅馬帝國的一切世俗尊榮。心裡那個模糊的聲音發出了最後一個誘惑:「你若向我低頭下拜,我就把世上萬國的榮華富貴都給你!你將像羅馬皇帝那樣成為世上的至尊。」耶穌想這是享受、權威、虛榮的誘惑。我要建立的天國不是羅馬帝國式的世俗政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