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邱吉爾傳 - 16 / 76
傳記類 / 布老虎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邱吉爾傳

第16頁 / 共76頁。

印度西北高山深谷,白浪滔滔的溪河在海拔一兩千米的懸崖峭壁下蜿蜒而急湍地奔流。這裡世世代代是原始的帕坦部族的家鄉,每個山民都是英勇的武士,每座房屋都是戰鬥堡壘,每個村莊、院落都修建了牆垛、槍孔、吊橋和烽火台,他們使用大刀、長矛、土炮和從英軍奪來的洋槍戰鬥,曾在1863年把英國遠征軍殺得屍骨成堆。現在,在馬拉坎德山口的馬門河谷之戰中,他們又對英軍及其僱傭的錫克族軍隊進行圍殲、襲擊和騷擾,劫走大批馬匹和軍事物資。英軍殘酷地進行報復,丘吉爾曾在回憶早年生活時記述道:「燒燬他們的穀物,破壞他們的貯水池,炸燬他們的房屋,反抗的人則格殺勿論。」

916日黎明,丘吉爾隨同一支「清剿」隊向深谷前進。突然,隱藏在峭壁懸崖岩石間的帕坦人連跳帶跑地衝殺過來,英軍驚恐萬狀,不一會就有「五個人已經倒下了,兩人已死,三人受傷。一人胸部被射穿,鮮血如泉湧;另一個腹部受傷,手抓腳踢地在地上打轉;還有一個軍官右眼被射出,滿臉是鮮血,樣子非常可怕」。英軍抬起死傷者慌忙逃竄,帕坦人窮追不捨。


  

其中一人揮刀向丘吉爾砍來,丘吉爾拔出長劍與他對殺。又一個敵人拾起大石頭向丘吉爾扔來。丘吉爾一邊躲閃,一邊掏出手槍將他擊斃。這時丘吉爾發現自己已陷入敵人重圍、要不是逃跑得快,與後面趕來的援軍會合,他几乎要被活捉。

丘吉爾起初只是作為記者隨軍行動,由於英軍軍官死傷較多,難以補充,於是不久他就被任命為參謀部的聯絡官,騎馬飛馳于各支分遣隊之間,後來又親自參加戰鬥和指揮運送傷員的工作。從維護殖民統治的人看來,他表現得非常勇敢,指揮堅強有力,富於主動精神。因此,布拉德將軍對他十分賞識和稱讚,10月初派他到急需軍官的旁遮普第391步兵團任職。但駐印英軍司令部不同意這一調動,並命令他重返班加羅爾第四輕騎兵團。

丘吉爾的戰地報道寫得十分及時而且生動,受到了讀者的熱烈歡迎。同時為了不引起軍政頭目的反感,他又恰到好處地掌握了取捨材料的分寸,對於英軍在一次潰退中的狼狽詳情,以及毫無人道地使用開花的達姆彈和毫不遲疑地殺害俘虜,他都隱去不寫,只在同家人親朋交談時,反覆說到這些他所厭惡的真相。

這些報道發表時,用了「一個年輕軍官」的署名,這是他媽媽與友人商量後決定的,她生怕報道中涉及敏感的戰略和政治問題時,可能有人會抓辮子,使作者陷入困境。可是丘吉爾偏偏對這種隱姓埋名的做法感到遺憾,為了擴大影響,並且「在選民面前揚揚名」,他以這些報道為基礎,加上蒐集到的其他材料,用兩個月的時間,寫成處女作《馬拉坎德野戰部隊紀事——邊境之戰插曲》,18983月在倫敦出版,隔年又出了修訂的第二版。

這本書也給丘吉爾招來了麻煩。這位年輕的中尉居然在書中對駐印高級將領提出批評,對英國的國防制度說三道四。他還在《三軍聯合雜誌》約寫的一篇專文中,進一步闡述了書中觀點,認為在印度山民進行遊擊戰的地區,實行「前進的邊疆政策」困難重重,勞民傷財,今後軍事遠征應當謹慎行事,注意節省開支。後來他看到遠征軍受到重創的消息,幾次申請上前線作戰,都遭到軍方領導冷冰冰的拒絶;即使只是利用聖誕節10天假期去前線看看的要求,也沒有得到許可。

這本書問世後,丘吉爾養成了「寫作習慣」。在班加羅爾期間,他用兩個月時間寫出了一部小說,名為《薩伏羅拉》。薩伏羅拉是虛構的地中海上勞拉尼亞國一位年輕的反對黨領袖,他具有英勇、機智、博學、善辯等優良品格,在公眾的支持下發動內戰,推翻軍事獨裁政權。小說先在《麥克米倫雜誌》連載,19002月出版,以後幾次再版,直到丘吉爾 80歲時還出了一版。

《薩伏羅拉》在藝術上顯得有些抽象和粗糙,丘吉爾以後再也沒有出版過小說。但它還是能引起不少人的興趣。因為從書中某些形象身上,可以看到丘吉爾本人和他的父親、保姆的影子。更為重要的是,這部小說在一定程度上可視為他的政治宣言,勾畫出了他青年時代的內心世界。

主人公薩伏羅拉辦公室陳列的書籍中,放在最顯眼位置的,是丘吉爾最喜歡的吉本和麥考萊的著作。丘吉爾這樣描寫主人公的心理:“鬥爭、勞動,一連串的事變,捨棄輕鬆愉快生活的許多東西,這是為了什麼?

人民的幸福,他很少感興趣……他非常明白,他做一切事情的主要動力是虛榮心,他無力抵禦它。……


  
他不喜歡也不能忍受安逸、舒適的生活。他的天性是狂暴的、強悍的、勇猛的。充滿抱負、動盪和不安的生活,才是他惟一可以接受的生活。他應該一往無前。”

虛榮心——丘吉爾一生特別是青年時期活動的內驅力,丘吉爾交給我們進入他內心之門的一把鑰匙。他的盛開的虛榮心之花,長在維護英國壟斷資產階級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這棵大樹上。

11蘇丹:《尼羅河上的戰爭》「我渴望得到這樣或那樣的刺激。」早在丘吉爾到達印度駐防僅三個月之時,他就給母親寫信,要她設法將自己調往埃及。他預料英國及其佔領的埃及將對蘇丹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他迫不及待地尋找戰爭機遇。

現在,蘇丹之戰的機遇果真到來了。丘吉爾像賭徒不肯放棄每一次賭博機會那樣,決定從亞洲跳往非洲參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