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118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118頁 / 共257頁。

吾居乎鄉,客遺善筆二[1]。其一于友人,而用其一。鋭而端[2],圓而勁,以摹畫咸與心稱,愛之不忍妄用,遇佳紙墨洎文辭則以書[3],書畢滌而藏之。恣意率手有所作,則用其次者。

是以雖甚久而猶新焉。他日,友人至。問其所得,則曰:「敝而棄之矣。”詰其用,則紀錢粟貨利卑猥事[4],不稍惜,視之與裡巷所為偏欹軟惡者等[5]。


  

不知其為美也。吾聞而嘆之。友人曰:「子何嘆之細也?以余用斯筆也而違其任,余則有過矣。雖然,世之用人者得無有甚于余之用筆者乎?筆易為也,美者易得也,用久必敝,固其職也。

今夫所謂賢士君子者,天之生也難,生而不夭死、不疾病、獲全其美也,尤難。然而用之者不任之以立政教、修紀法、居廟朝、治海內[7],而卑位冗職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棄之,且加不勝之法焉者亦眾矣。不彼之嘆而于筆焉,惜是尚為知類也哉?」吾愧乎其言,謂之曰:“筆吾所任也,故吾知愛而嘆之。任人非吾事也,吾其敢僭而嘆乎?若姑修其可任者以待人之任己,何暇乎世之嘆而吾之疑邪?」

註釋:

[1]遺wèi贈送。[2]端:端直。[3]洎:浸潤。這裡指潤色。

[4]紀:記。[5]欹:不正,斜。[6]細:這裡指細小的事。[7]紀法:指國家的綱紀法律。

[8]廟朝:朝廷。

方孝儒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人稱正學先生,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宋濂弟子。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任漢中府教授。

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名其讀書室為「正學“。建文帝即位,召為翰林侍講,次年遷侍講學士,參與機務,併為《太祖實錄》等書總裁。燕王朱棣起兵時,聲討燕王的詔檄都出自他手,建文四年1402,燕王兵入南京,他被執下獄。燕王即位,命他起草詔書,他堅決不肯,被處以磔刑。

孝儒工文章,《明史》本傳說他“每一篇出,海內爭相傳誦“。《四庫全書總目》說他“學術醇正」,文章「縱橫豪放,頗出入于東坡、龍川之間」。永樂中禁其遺文,藏他文章的罪至死。幸其門人王稌藏其遺稿,後稍傳播。

故今傳《遜志齋集》系後人輯錄,其中難免有他人之作。

本文選自《遜志齋集》卷七。文章由小見大,從善筆的不被珍惜而論及人才的不被愛惜。那些「賢士君子」「卑位冗職是命,一不快于意,不待其敝而棄之」。這是封建社會不重視人才的普遍現象,作者在類比中作了委婉的批評。

文字也寫得相當深沉。

書《秦風.蒹葭》三章後.唐順之

嘉靖戊申[1],秋七月二十五日夜,雷雨大作,萬艘震盪。平明開霽,則河水增高四五尺矣。余與禇生泛小舠[2],如陳渡[3],臨流歌嘯,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思。因詠《秦風.蒹葭》三章,則宛如目前風景,而所謂伊人者,猶庶幾見之。

且秦時風俗,不雄心于戈矛戰鬥[4],則癢技于獫歇射獵[5]。至其聲利所驅[6],雖豪傑亦且側足於寺人、媚子之間[7],方以為榮而不知愧。其義士亦且沈酣豢養,與君為殉而為可贖[8]。蓋靡然矜俠趨勢之甚矣。

而乃有遺世獨立,澹乎埃壒之外若斯人者[9],豈所謂一國之人皆若狂,而此其獨醒者歟?抑亦以秦之不足與,而優遊肥遁[10],若後來鑿壞、羊裘之徒者[11],在當時固已有入歟?

余獨惜其風可聞而姓名不著,不得與鑿壞、羊裘之徒並列隱逸傳[12]。然鑿壞、羊裘之徒以其身而逃之,《蒹葭》伊人者乃並其姓名而逃之,此又其所以為至也。

噫嘻!士固有不慕乎當世之榮,而亦何心于後世之名也哉?因慨然為之一笑,遂書以示禇生。

註釋:


  
[1]嘉靖戊申:嘉靖二十七年1548。嘉靖為明世宗年號。[2]禇生:名滔,唐順之弟子。舠dāo:刀形的小船。

[3]陳渡:在江蘇武進今常州西南十餘里的小鎮名。[4]雄心于戈矛戰鬥:指《秦風.無衣》而言,詩中有「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之句。[5]獫xiǎn歇射獵:指《秦風.駟鐵》而 ,詩中有「載獫歇驕」之句。獫和歇驕都是獵犬名,長嘴的叫獫,短嘴的叫歇驕。

[6]聲利:聲勢和財利。[7]側足:形容畏懼而不敢正立。寺人:太監。《秦風.車鄰》中有:「未見君子,寺人之令」。

媚子:指親近的寵臣。《秦風.駟鐵》中有「公之媚子,從公于狩」之句。[8]「其義士」二句:指《秦風.黃鳥》所寫的內容。[9]壒ài:灰塵。

[10]肥道:隱居避世。[11]鑿壞péei:揚雄《解嘲》:「故士或自盛以橐,或鑿壞以遁。」《漢書》顏師古注引應劭說:「鑿壞,謂顏闔也。魯君聞顏闔賢,欲以為相,使者往聘,因鑿後垣而亡。

壞,壁也。」羊裘:指後漢嚴光。嚴光曾與漢武帝劉秀同遊學,及劉秀稱帝,嚴光乃變姓名,隱居不見。齊國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釣大澤中,劉秀疑為嚴光,使三人聘,果為嚴光。

然終不仕。[12]隱逸傳:指正史中的《隱逸傳》,它專記有名聲的隱士。

唐順之15071560字應德,一字義修,武進江蘇常州市人。嘉靖八年1529會試第一,授庶吉士,調兵部主事,後轉吏部。嘉靖十二年1533,任翰林院編修,校累朝實錄。後罷官入陽羡今江蘇宜興山中,讀書十餘年。

倭寇蹂躙大江南北,他以職方郎中視師浙江,親身泛海,累破倭寇,擢右僉都御史,巡撫鳳陽。嘉靖三十九年,力疾泛海,渡焦山,至通州今江蘇南通卒。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