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88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88頁 / 共257頁。

註釋:[1]情:真實意圖。[2]九賓:九位迎接使者的儐相,皆立於朝廷上,是叫苦連天是戰國隆重的外交禮節。[3]僇:通「戮」,殺。[4]武安君:秦將白起的封號。

[5]邯鄲:趙國都城,在今河北邯鄲市。[6]責:求,這裡指索取。[7]勁澠池:指藺相如在澠池今河南林縣迫秦王為趙王擊缶之事。[8]柔廉頗:指藺相如對趙大將廉頗委曲容讓,終使廉頗感悟並負荊請罪之事。


  

譯文:

藺相如完璧歸趙,人人都稱讚他。但我不敢苟同這一看法。

秦國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詐趙國以勒索和氏璧。這時說它要得到璧是實情,而不是藉此以窺視趙國。趙國知此實情就不給,不知此實情就給;知此實情而懼怕秦國就給,知此實情而不懼怕秦國就不給。這只要兩句話就能解決了,為何既懼怕它而又去激怒它呢?

而且秦國想要得到玉璧,趙國不給,雙方都沒有什麼是非曲直可言。趙國送去玉璧而秦國不給城,其曲在秦。秦國給城而趙國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趙。要想使秦國理屈,則不如放棄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則不如不給。

秦王既然按照地圖劃給了城池,又設九賓之儀典,齋戒之後才接受玉璧,其勢已是不得不給城的了。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給城,相如便可上前陳述:「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會給城的。這璧不就是趙國的一塊玉璧嗎?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國的寶物。現在假如大王以一塊璧的緣故,而拋棄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會深深怨恨大王象草芥一樣拋棄了他們。

大王不給城,而騙去了趙國的璧,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請求死在這裡,以表明大王的失信。」這樣,秦王未必不歸還玉璧。而當時為什麼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離,從而使理直的一方歸於秦國呢!當時秦國並不想與趙國關係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斬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萬大軍逼臨邯鄲,責問璧的去向以及趙國的失信,一次獲勝可使相如滅族,再次獲勝玉璧終究還得屬於秦國。

因此我說,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至於他在澠池對秦國的強硬較量,以柔韌使廉頗慚悟,就越來越顯得高妙了。而他之所以能完璧歸趙,的確是上天在偏袒它啊!

柳敬亭說書.張岱

南京柳麻子,黧黑,滿面疤癗,悠悠忽忽,土木形骸[1]。善說書。一日說書一回,定價一兩。十日前先送書帕[2]下定,常不得空。

南京一時有兩行情人[3],王月生、柳麻子是也。

余聽其說景陽崗武松打虎白文[4],與本傳大異。其描寫刻畫,微入毫髮;然又找截[5]乾淨,並不嘮叨。哱夬聲如巨鐘,說至筋節處,叱吒叫喊,洶洶崩屋。武松到店沽酒,店內無人,驀地一吼,店中空缸空甓皆瓮瓮有聲。

閒中著色,細微至此。

主人必屏息靜坐,傾耳聽之,彼方掉舌;稍見下人呫嗶耳語,聽者欠伸有倦色,輒不言,故不得強。每至丙夜,拭桌剪燈,素瓷靜處,款款言之。其疾徐輕重,吞吐抑揚,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摘世上說書之耳,而使之諦聽,不怕其齰[6]舌死也。

柳麻子貌奇醜,然其口角波俏,眼目流利,衣服恬靜,直與王月生同其婉孌,故其行情正等。

——選自《說庫》本《陶庵夢憶》

註釋:

[1]土木形骸:謂不修飾。[2]書帕:指請柬與定金。[3]行情人:走紅的人。[4]白文:即大書,專說不唱。

[5]找截:找,補充;截,刪略。[6]齰zé責:咬。

譯文:

居住南京的柳麻子,膚色黧黑,滿臉瘢疤疙瘩,而倜儻放誕,輕視外物;內心豐富,不重形貌。擅長說書,每天說書一回,定價一兩銀子。十天前就送上禮金下定,他還常常沒有空。在南京,同時有兩個非常行時的人,那就是名妓王月生,說書柳麻子。


  

我聽他說景陽崗武松打虎,其基本內容也和《水滸傳》大不相同。描寫刻劃,細緻入微,纖悉畢備;但在該補敘之處,便加以補充,該停止之處,又截然停止,並不嘮嘮叨叨,重複矛盾。他的聲音響如宏鐘,說到關鍵緊要之處,叱吒叫喊,如同波濤洶湧,有震屋欲崩之勢。講武松到酒店沽酒那一節,武松入店,其中無人,忽然大聲一吼,店中的空缸空甏之類,都瓮瓮地有回聲。

他在並非緊要之處加以渲染,竟也細微到這樣的地步。

請他說書,主人必須屏住聲息,靜靜坐著,傾耳而聽,他才開始講說;稍微見到底下有人低聲耳語,或聽者打呵欠有疲倦之色,立刻不再往下說,因而不能強迫他。他常常是到了午夜時分,拭抹桌子,挑亮燈花,磁盅沏茶,靜心而處,然後從容說來,其節奏的快慢,吐字的輕重,聲音的收放,音調的抑揚,不但入情入理,而且入筋入骨,如果讓世界上說書之人,都來傾耳諦聽,不怕他們不杜門齚舌,羞愧而死!

柳麻子的相貌極其醜陋,但他的言辭極有風致,目光流利,衣服素淨,簡直與王月生同樣美好,所以他們的行情也正相等。

龍湖.袁宗道

龍湖一雲龍潭,去麻城[1]三十里。萬山瀑流,雷奔而下,與溪中石骨相觸,水力不勝石,激而為潭。潭深十餘丈,望之深青,如有龍眠,而土之附石者,因而夤緣得存。突兀一拳,中央峙立,青樹紅閣,隱見其上,亦奇觀也。

潭右為李宏甫精舍[2]佛殿始落成,倚山臨水,每一縱目,則光、黃諸山,森然屏列,不知幾萬重。

余本問法而來,初非有意山水,且謂麻城僻邑,常與孱陵、石首[3]、伯仲,不意其泉石奇至此也。故識。癸巳五月五日記。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