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85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85頁 / 共257頁。

[9]鬅鬙péng sēng頭髮散亂的樣子。[10]舁:抬。[11]傴僂yǔ lǚ:駝背。[12]喙huì:嘴。

[13]纈xié紋:縐紋。[14]跣xiǎn:光腳。[15]軒渠:愉快、暢適的樣子。[16]錫:錫杖。


  

僧人所用。錫飛:跨着錫杖飛行。杯渡:乘着木杯渡河。錫飛杯渡都是古代關於高僧的傳說。

[17]作止語默:活動、休止、說話、沉默。[18]警發:警示、啟發。[19]太清樓:北宋真宗藏書畫處。呂真人:呂洞賓。

相傳為八仙之一。儼若:很像。孔:孔子 。老:老子。

[20]輕揚:超脫塵世的樣子。

黃淳耀16051645,原名金耀,字藴生,號陶庵,嘉定今上海市嘉定縣人。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不受官職,家居。弘光元年1645參加抗清鬥爭,失敗後自縊。著有《陶庵集》、《山左筆談》。

本文選自《黃陶庵先生全集》卷七。李龍眠,即宋代著名畫家李公麟,他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擅長畫山水佛像。文章描繪了李龍眠所畫的一幅十八羅漢渡江圖,按「未渡者」、「方渡者」、「已渡者」三種類型,一一勾勒出畫中人物的不同神態和動作以及相互關係,生動地展現了畫家的藝術功力。結尾點明畫家的用意,是要說明十八羅漢渡江像平常人一樣艱辛,並不像人傳說的那樣有「錫飛杯渡」的本事。

讀此文,使人如見原畫,又瞭解了畫家的寓意和筆法特色。

李卓吾先生遺言.李贄

春來多病,急欲辭世。幸于此辭,落在好朋友之手。此最難事,此余最幸事,爾等不可不知重也。

倘一旦死,急擇城外高阜[1],向南開作一坑;長一丈,闊五尺,深至六尺即止。既如是深,如是闊,如是長矣,然後就中復掘二尺五寸深土,長不過六尺有半,闊不過二尺五寸,以安予魄。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則用蘆席五張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豈有一毫不清淨者哉!我心安焉,即為樂土。勿太俗氣,搖動人言,急於好看,以傷我之本心也。

雖馬誠老能為厚終之具[2],然終不如安余心之為愈矣。此是余第一要緊言語。我氣已散,即當穿此安魄之坑。

未入坑時,且閣我魄于板上,用余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換新衣等,使我體魄不安。但面上加一掩面,頭照舊安枕,而加一白布中單總蓋上下,用裹腳布廿字交纏其上。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出,待五更初開門時寂寂抬出,到于壙所,即可裝置蘆席之上,而板復抬回以還主人矣。既安了體魄,上加二三十根椽子橫閣其上。

閣了,仍用蘆席五張鋪于椽子之上,即起放下原土,築實使平,更加浮土,使可望而知其為卓吾子之魄也。周圍栽以樹木,墓前立一石碑,題曰:「李卓吾先生之墓」。字四尺大,可托焦漪園[3]書之,想彼亦必無吝。

爾等欲守者,須是實心要守。果是實心要守,馬爺[4]決有以處爾等,不必爾等驚疑。若實與余不相干,可聽其自去。我生時不着親人相隨,沒後亦不待親人看守,此理易明。

幸勿移易我一字一句!二月初五日,卓吾遺言。幸聽之!幸聽之!

註釋:

[1]城外,指通州治今北京市通縣城外,當時李卓吾寓居通州。高阜即高地。[2]馬誠老:馬經綸字誠所,官至御史,《續焚書》中多稱為「馬侍禦」,因觸怒神宗,被貶斥為民,回通州家居。厚終之具:指厚葬的用品。

[3]焦漪園:即焦竑。竑字弱侯,號漪園,又號澹園,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是明代著名學者,李贄的好朋友。[4]馬爺:即馬經倫。

裡婦寓言馬中錫


  
漢武帝時,汲黯使河南[1],矯制發粟[2]。歸恐見誅,未見上,先過東郭先生求策。

先生曰:「吾草野鄙人,不知製為鈳物,亦不知矯制何罪,無可以語予者。無已,敢以吾裡中事以告。吾裡有婦。未笄時[3],佐諸姆治內事[4],暇則竊聽諸母談,聞男女居室事甚悉,心亦暢然以悅;及聞產育之艱,則憮然而退[5],私語女隷曰:『諸母知我竊聽,誑我耳,世寧有是理耶?』既而適裡之孱子[6],身不能勝衣,力不能舉羽,氣奄奄僅相屬,雖與之居數年,弗克孕。

婦亦未諳產育之艱,益以前諸姆言為謬。孱子死,歸入通都[7],再適美少年,意甚愜[8],不逾歲而妊。將娩之前期,腹隱隱然痛,婦心悸,忽憶往年事,走市廛[9],遍叩市媼之嘗誕子者,而求免焉。市媼知其愚也,欺侮之曰:『醫可投,彼有劑可以奪胎也。

』或曰:『巫可禮,彼有術可以逭死也[10]。』或曰:『南山有穴,其深叵測,暮夜潛循其中,可避也。』或曰:『東海有藥,其名長生,服之不食不遺[11],可免也。』婦不知其紿也[12],迎醫,而醫見拒;求巫,而巫不答;趨南山,則藜藿拒于虎豹[13];投東海,則蓬萊阻于蛟龍[14]。

顧其居有窨室焉[15],遂竄入不復出。居三日,而痛愈劇,若將遂娩者,且計窮矣,乃復出。偶鄰婦生子,發未燥[16],母子俱無恙。婦欣然往問之。

鄰婦曰:『汝竟痴耶!古稱: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汝嫁矣,乃不閒養子之道而云雲乎[17]?世之人不死於產者亦多矣,產而死則命攸存,又可免乎?汝畏死,何莫嫠居以畢世[18],而乃忍辱再醮也?汝休矣,汝休矣!世豈有既妊而畏產者耶?』裡婦乃赧然而歸,生子亦無恙。」

詞未畢,黯出戶,不俟駕而朝。

註釋:

[1]汲黯jí àn字長孺,濮陽今屬河南人。漢武帝時為東海郡太守,後召為九卿,敢於機折廷諍。據《史記.汲鄭列傳》載:「河內失火,延燒千餘家,上使黯往視之。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