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84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84頁 / 共257頁。

後沉湎酒色,為越王勾踐所攻滅。[40]勾踐以嘗膽興:春秋時,越王勾踐為吳王夫差所敗,後臥薪嘗膽,圖謀復仇,終於攻滅吳國。[41]劉子:作者自稱。

本文選自《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卷六,是一篇頗為別緻的書齋記。古人一般的書齋記,大都寫其環境之優美清靜,主人之閒適高雅,而本篇卻着眼在一個「苦」字。不僅位處苦地,而且連四周的動植物都具苦性,在無往而不苦中,主人卻樂在其中。文章最後揭示原因,說明了苦樂相倚伏的道理,苦中自有其樂,具有辨證的觀點。


  

併進一步點明:「天之將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踐以嘗膽興」,則更深一層上說明了命名「苦齋」的深意。

李超無問劍集序.湯顯祖

歲往浴佛[2],有驅烏漫刺[3],坐我堂東。揖之,知其奇,留之齋。云:「不能斷酒也。」信宿而都無所斷[4]。

偶爾破口,公案二三耳[5]。居常率爾成詩。心有目而目有睛,眉毫鼻吻間,盡奇俠之氣。

一日,問余,何師何友,更閲天下幾何人。余曰:「無也。吾師明德夫子而友達觀[6],其人皆已朽矣。達觀以俠故,不可以竟行于世。

天下悠悠,令人轉思明德耳。”遂去之籲,拜明德夫子像。而復過我,則發已覆頂額間矣。曰:「先生言俠不可竟行于世,而予以俠猝未可除。

因而說劍,為天下將軍得度耳。」余笑曰:“有是哉!」

明年秋九月,則已雄然冒武冠,帶長劍而就余。有吳下諸生書,乃始知其江陰文士李至清也。曰:「業已去書生為頭陀[7],去頭陀為將軍。弓劍之餘,時發憤為韻語,數十首。

來豫章[8],題曰《問劍》。先生宜有以訣之[9]。」

余笑而問曰:「既冠而娶乎[10]?”曰:「未也。」「然則劍不可得而問也。吳人而知幹將而劍乎[11]?其師鑄劍三年,而金鐵之精不流,夫妻俱入冶爐中而劍就。幹將夫妻,不能自投,斷髮剪指而已。

今子獨雄而無雌,而又奚鑄焉?」生曰:「先生其無戲。」曰:「非戲。」曰:“子謂必夫妻而劍耶?莊生說天子之劍,裹以四時,制以五行,論以刑德,開以陰陽。陰陽者,夫妻也。

若然者,上決浮雲,下絶地紀[12]。列子所稱視而不可見,若有物存。或見影而不見光,乃是物也。然鑄此劍者,皆不能殺人[13]。

生償斬發而而為僧,亦知有不殺人之劍乎?殺人者,非劍也。若吾豫章之劍[14],能幹鬥柄、成蛟龍,終不能已世之亂,不足為生道也。」

因為問劍答而弁其詩[15]。

註釋:

[1]李超無:名至清,江陰人。[2]浴佛:相傳農曆四月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每逢此日,佛教信徒用拌有香料的水洗佛像,謂「浴佛”。[3]驅烏:佛教有驅烏沙彌,指男孩修行者。漫刺:原指字跡不清的名片。

此指投遞名片求見。[4]信宿:連宿兩夜。[5]公案:謂佛教前輩祖師的言行範例。用來判斷是非迷悟。

[6]明德夫子:羅汝芳。達觀:真可和尚字。[7]頭陀:僧人。[8]豫章:江西南昌。

[9]訣之:此謂解說。[10]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舉行加冠禮,意為成年。[11]幹將:相傳春秋吳有幹將、莫邪夫婦善鑄劍,所鑄陰陽劍,陽曰「幹將」,陰曰「莫邪」。[12]「莊生」數句:見《莊子.說劍》。

[13]“列子“數句:見《列子.湯問》。[14]豫章之劍:《晉書.張華傳》:“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乃要煥宿。屏人曰:『可共尋天文,知將來吉凶。』因登樓仰觀。

煥曰:『仆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華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于天耳。』……因問曰:『何郡?』煥曰:『在豫章豐城。』……即補煥為豐城令。

煥到縣,掘獄屋基,入地四丈餘,得一石函,光氣非常中有雙劍,並刻題,一曰龍泉,一曰太阿。」


  
李龍眠畫羅漢記.黃淳耀

李龍眠畫羅漢渡江,凡十有八人。一角漫滅[1],存十五人有半,及童子三人。

凡未渡者五人:一人值壞紙[2],僅見腰足。一人戴笠攜杖,衣袂翩然,若將渡而無意者。一人凝立無望,開口自語。一人跽左足[3],蹲右足,以手捧膝作纏結狀,雙屨脫置足旁,回顧微哂[4]。

一人坐岸上,以手踞地[5],伸足入水,如測淺深者。

為渡者九人:一人以手揭衣,一人左手策杖[6],目皆下視,口呿不合[7]。一人脫衣,又手捧之而承以首[8]。一人前其杖,迴首視捧衣者。兩童子首發鬅鬙[9],共舁一人以渡[10]。

所舁者長眉覆頰,面怪偉如秋潭老蛟。一人仰面視長眉者。一人貌亦老蒼,傴僂策杖[11],去岸無幾,若幸其將至者。一人附童子背,童子瞪目閉口,以手反負之,若重不能勝者。

一人貌老過于傴僂者,右足登岸,左足在水,若起未能。而已渡者一人,捉其右臂,作勢起之;老者努其喙[12],纈紋皆見[13]。又一人已渡者,雙足尚跣[14],出其履將納之,而仰視石壁,以一指探鼻孔,軒渠自得[15]。

按羅漢于佛氏為得道之稱,後世所傳高僧,猶雲錫飛杯渡[16]。而為渡江,艱辛乃爾,殊可怪也。推畫者之意,豈以佛氏之作止語默皆與人同[17],而世之學佛者徒求卓詭變幻、可喜可愕之跡,故為此圖以警發之歟[18]?昔人謂太清樓所藏呂真人畫像儼若孔、老[19],與他畫師作輕揚狀者不同[20],當即此意。

註釋:

[1]漫滅:磨滅看不清。[2]值:遇到。[3]跽兩膝跪着,上身挺直。[4]哂shěn:微笑。

[5]踞:倚。[6]策杖:扶着枴杖。[7]呿:張口。[8]承以首:頂在頭上。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