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明代散文 - 83 / 257
古典散文類 / 歸有光等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明代散文

第83頁 / 共257頁。

蘇伯衡主張文無定法,要寫出好文,關鍵在於作者的人品及學問修養。本文在闡述自己的主張時,摒棄了那些艱澀玄遠的文論詞語,而是運用通俗的問答體,大量生動貼切的比喻來作說明,增加了文論文的可讀性,使人耳目為之一新。

苦齋記.劉基


  

苦齋者,章溢先生隱居之室也[1]。室十有二楹[2],覆之以茆[3],在匡山之巔。匡山在處之龍泉縣西南二百里[4],劍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蒼石[5],岸外而臼中[6]。

其下惟白雲,其上多北風。風從北來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樂生焉。

於是鮮支、黃櫱、苦梀、側柏之木[7],黃連、苦杕、亭歷、苦參、鈎夭之草[8],地黃、游冬、葴、芑之菜[9],櫧、櫟、草鬥之實[10],楛竹之筍[11],莫不族布而羅生焉。野蜂巢其間,採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謂之黃杜,初食頗苦難,久則彌覺其甘,能已積熱[12],除煩渴之疾。其檟荼亦苦于常荼[13]。其泄水皆齧石出[14],其源沸沸汩汩[15],瀄滵曲折[16],注入大谷。

其中多斑文小魚,狀如吹沙[17],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山去人稍遠,惟先生樂游,而從者多艱其昏晨之往來,故遂擇其窊而室焉[18]。攜童兒數人,啟隕籜以藝粟菽[19],茹啖其草木之荑實[20]。間則躡屐登崖[21],倚修木而嘯,或降而臨清泠。樵歌出林,則拊石而和之[22]。

人莫知其樂也。

先生之言曰:「樂與苦 ,相為倚伏者也[23],人知樂之為樂,而不知苦之為樂,人知樂其樂,而不知苦生於樂,則樂與苦相去能幾何哉!今夫膏粱之子[24],燕坐于華堂之上[25],口不嘗荼蓼之味[26],身不歷農畝之勞,寢必重褥[27],食必珍美,出入必輿隷[28],是人之所謂樂也,一旦運窮福艾[29],顛沛生於不測,而不知醉醇飫肥之腸,不可以實疏糲[30],籍柔覆溫之軀,不可以禦蓬藋[31],雖欲效野夫賤隷,跼跳竄伏[32],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33],庸非昔日之樂[34],為今日之苦也耶?故孟子曰:『天之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35]。』趙子曰:『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36]。』彼之苦,吾之樂;而彼之樂,吾之苦也。吾聞井以甘竭[37],李以苦存[38],夫差以酣酒亡[39],而勾踐以嘗膽興[40],無亦猶是也夫?」

劉子聞而悟之[41],名其室曰苦齋。作《苦齋記》。

註釋:

[1]章溢:字三益,龍泉今浙江龍泉縣人。元末不受官,隱居匡山。入明,累官至御史中丞。[2]楹:這裡指房間,屋一間為一楹。

[3]茆:同「茅」,茅草。[4]處:指處州府,治所在浙江麗水縣。龍泉縣屬處州府管轄。[5]崿è:山崖。

[6]岸外而臼中:謂其山四邊高中間低。[7]鮮支:即梔子,常綠灌木。果實可入藥,味苦。黃櫱:又名黃柏,落葉喬木,可作染料,又可供藥用,味苦寒。

苦楝:又名黃楝,落葉喬木,可入藥,味苦。側柏:常綠喬木,可供藥用,味苦澀。[8]苦杕:不詳。亭歷:也作「葶藶」,草本植物,子可入藥,味苦。

苦參: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實可入藥,味苦。鈎夭:又名鈎芺、苦芺,菊科宿根草,味苦。[9]地黃:多年生草本植物,可入藥,味苦。游冬:菊科植物,一種苦菜。

zhēn:即酸漿草,也叫「苦葴」。芑:一種苦菜。[10]櫧zhū:常綠喬木,種子可食。櫟:落葉喬木,俗稱柞櫟或麻櫟。

zào鬥:即橡子。草,同「皂」。[11]楛竹之筍:即苦竹筍。楛,這裡同「苦」。

[12]已:治。[13]檟jiǎ荼:苦茶樹。荼,「茶」的古字。[14]齧石出:從石縫間穿石而出。

齧,同「嚙」,咬。[15]沸沸:水騰湧的樣子。汩汩:水急流發出的響聲。[16]櫛滵jié mì:水疾流的樣子。

[17]吹沙:魚名。似鯽魚而小,常張口吹沙,故名。[18]窊:低窪地。[19]啟:開闢,掃除。


  
隕籜tuò:落下的筍殻。藝:種植。菽shū:豆類。[20]茹啖rú dàn:吃。

:草木始生的芽。[21]躡屐niè jī:踏着木底有齒的登山鞋。[22]拊:擊打。[23]相為倚伏:互相依存。

《老子》:「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24]膏粱之子:指富家子弟。膏,肥肉;粱:美谷。膏粱謂精美的食物。

[25]燕坐:安坐。[26]荼蓼:指野苦菜。荼,陸地上的苦菜;蓼,水生的有辛辣味的野菜。[27]重:雙層。

[28]輿隷:古代把人分為十等,輿為第六等,隷為第七等。《左傳.昭公》七年:「皂臣輿,輿臣隷。」這裡指仆役。[29]艾:盡,停止。

[30]疏糲:指粗劣的飯食。[31]禦:用。蓬藋:謂用蓬蒿、藋草來墊蓋。[32]跼:曲,屈。

[33]榛莽:指草木叢生的地方。[34]庸:豈。[35]「故孟子曰」五句:語見《孟子.告子下》。[36]「趙子曰」三句:語見劉向《說苑.正諫》:「孔子曰:『良藥苦于口,利於病;忠言逆于耳,利於行。

』」《孔子家語.六本》亦謂孔子語。本文作「趙子曰」,未知所本,或字有誤。[37]井以甘竭:《莊子.山木》:「直木先伐,甘井先竭。」[38]李以苦存:《世說新語.雅量》:「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

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39]夫差:春秋時吳國國君,闔閭之子,為報父仇,曾大敗越兵。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