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頁
世祖即位,賜金符,授新軍千戶。三年,從征李璮。時宋乘璮叛,遣夏貴襲取蘄縣、宿州等城,禧移兵攻之,貴走,盡復諸城。至元元年,升唐鄧等州盧氏保甲丁壯軍總管。宋侵均州,總管李玉山敗走,帝命禧代之。三年,與宋將呂文煥戰于高頭赤山,乘勝復均州。四年,改水軍總管,益其軍二千五百,令鰼水戰。五年,從攻襄樊。六年七月,夏貴率兵援襄陽,禧從元帥阿術戰,卻之。八年,江水暴溢,宋遣範文虎以戰艦千餘艘來援。元帥阿術命禧率輕舟,夜銜枚入其陣中,插葦以識水之深淺。及還,阿術即命禧率四翼水軍進戰,宋兵潰,追至淺水,奪戰艦七十餘艘。九年,攻樊城,焚其串樓,敗宋將張貴于鹿門山。十年,行省集諸將問破襄陽之策,禧言:「襄、樊夾漢江而城,敵人橫鐵鎖、置木橛于水中,今斷鎖毀橛,以絶其援,則樊城必下。樊城下,則襄陽可圖矣。」行省用其計,乃破樊城,而襄陽繼降。帝遣使錄諸將功,授宣武將軍、水軍萬戶,佩金虎符,丞相伯顏因命禧為水軍先鋒。
十二年,敗宋將孫虎臣于丁家洲,尋移屯黃池,以斷宋救兵。九月,從阿術與宋都統姜才戰,有功,加信武將軍。十三年,從下溫、台、福建。十四年,加懷遠大將軍、江陰路達魯花赤、水軍萬戶。十六年,入朝,進昭勇大將軍、招討使。十七年,加鎮國上將軍、都元帥。時朝廷議征日本,禧請行,即日拜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與右丞範文虎、左丞李庭同率舟師,泛海東征。至日本,禧即舍舟,築壘平湖島,約束戰艦,各相去五十步止泊,以避風濤觸擊。八月,颶風大作,文虎、庭戰艦悉壞,禧所部獨完。文虎等議還,禧曰:「士卒溺死者半,其脫死者,皆壯士也,曷若乘其無回顧心,因糧于敵以進戰。」文虎等不從,曰:「還朝問罪,我輩當之,公不與也。」禧乃分船與之。時平湖島屯兵四千,乏舟,禧曰:「我安忍棄之!」遂悉棄舟中所有馬七十匹,以濟其還。至京師,文虎等皆獲罪,禧獨免。子弘綱。
弘綱字憲臣,年十八,父禧為主將所誣,系獄,將殺之,弘綱直入獄中,獄卒並系之。弘綱佯狂謔笑,守者易之,既寢,遂與其父逸去。後從其父攻城徇地,屢有功,自昭信校尉、管軍總把,佩銀符,換金符,為千戶,升總管、廣威將軍、招討副使,加定遠大將軍、招討使,襲鎮江陰。盜起安吉,弘綱率兵往捕,未逾旬,擒之。從參政高興破建德溪寨諸賊,後賜三珠虎符,授昭勇大將軍、河南諸翼征行萬戶。從右丞劉深征八百媳婦國,師次八番,與叛蠻宋隆濟等力戰而歿。贈宣忠秉義功臣、資善大夫、湖廣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追封齊郡公,謚武定。
子漢,當襲職,讓其弟鼎。漢後為監察御史,累官至集賢直學士。鼎,襲江陰水軍萬戶。
賈文備
賈文備,字仲武,祁州蒲陰人。父輔,仕金為祁州刺史。武仙憚輔膽略,密令所親圖之。輔以眾歸太祖,詔隷張柔,以兵攻蠡州、慶都、安平、束鹿諸縣,皆下之。柔開帥府于滿城,命輔行元帥府事于祁州。從定山東,遷左副元帥。柔將兵在外,輔常居守,累功改行軍千戶,賜金符,尋領順天河南等路軍民萬戶,卒。文備襲父千戶職,張柔命屯三汊口,備宋兵。宋以雲梯二十餘來攻,文備率兵鏖戰,卻之,憲宗賜弓矢銀盂。歲乙卯,復令襲父左副元帥職,兼領順天路。中統二年,升開元府路女真水達達等處宣撫使,佩金虎府。三年,遷開元東京懿州等處宣慰使。四年,改授萬戶,領張柔所部軍,屯亳州。宋兵時鈔掠淮甸,文備戰卻之。至元二年,加昭勇大將軍、真定路總管,兼府尹。六年,調衛輝路總管。七年,授西蜀成都統軍,以疾不赴。八年,授宿州萬戶,尋改河南等路統軍,圍襄樊。九年,移蔡州,兼水陸漕運。宋兵時掠糧餉,文備敗之,並奪其船。詔罷統軍,文備入覲,賜弓矢、金鞍、錦衣、白金。十一年,復授萬戶、漢軍都元帥,領劉整軍,駐亳州。宋將夏貴知亳無備,盛引兵來襲,文備出奇邀擊,大破之,帝賜金鞍、金織、文段、白金。
丞相伯顏伐宋,文備領左翼諸軍以從,抵郢州。宋築二城夾江,布戰艦數千艘于江中,陳兵兩岸,軍不得進。文備泛舟,由淪河徑出大江,攻武磯堡。乃從阿術先渡江,大軍繼之,遂取鄂、漢,以功賜白金,加昭毅大將軍,守鄂州。十二年,從平章政事阿里海牙趣湖南,至潭州城下。文備冒鋒鏑,砲傷右手,流矢中左臂,攻戰愈急,宋臣李芾死之,轉運判官鐘蜚英等以城降。十三年,加昭武大將軍,守潭州。十四年,衡、永、郴等郡寇發,文備悉討平之。十五年,進鎮國上將軍、湖南道宣慰使,徇瓊崖等州及廣東瀕海諸城,追宋衛王昺。十六年,召還,拜淮東宣慰使,加金吾上將軍,鎮慶元。十八年,復授都元帥。二十年,改江東宣慰使,討建寧盜黃華。二十二年,拜荊湖占城行中書省參知政事。二十三年,改湖廣行省參知政事。二十四年,致仕。後十七年,以疾卒。延祐四年,贈江西等處行中書省左丞,追封武威郡公,謚莊武。
○解誠
解誠,易州定興人,善水戰,從伐宋,設方略,奪敵船千計,以功授金符、水軍萬戶,兼都水監使。焦湖之戰,獲戰艦三百艘。宋以舟師來援,誠據舟厲聲呵之,援兵不敢動,急移舟抵岸,乘勢追殺之,奪其軍餉三百餘斛。既又從攻安豐、壽、復、泗、亳諸州,俱有功。又從下雲南大理國,以功賜金虎符。從攻鄂,奪敵艦千餘艘,殺溺敵軍甚眾。世祖嘉其功,嘗降制獎之。至元三十年,卒,贈推忠宣力功臣、龍虎衛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上護軍,追封易國公,謚武定。
子汝楫襲,從討李璮,平宋,累獲功賞,卒,贈推忠效節功臣、資德大夫、中書右丞、上護軍,追封易國公,謚忠毅。
子帖哥襲,從征廣西,下靜江府,改授水軍招討使。尋復為萬戶,從征交趾,有功,升廣東道宣慰使,卒,贈資德大夫、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左丞、上護軍、平陽郡公,謚武宣。
子世英,由監察御史遷山南江北道僉事。
○管如德
管如德,黃州黃陂縣人。父景模,為宋將,以蘄州降,授淮西宣撫使。如德為江州都統制,至元十二年,亦以城降。先是,如德嘗被俘虜,思其父,與同輩七人間道南馳,為邏者所獲,械送於郡。如德伺邏者怠,即引械擊死數十人,各破械脫走,間關萬里達父所。景模喜曰:「此真吾兒也!」至是,入覲,世祖笑曰:「是孝于父者,必忠於我矣。」一日,授以強弓二,如德以左手兼握,右手悉引滿之,帝曰:「得無傷汝臂乎?後毋復然!」嘗從獵,遇大溝,馬不可越,如德即解衣浮渡,帝壯之,由是稱為拔都,賞賚優渥。帝問:「我何以得天下,宋何以亡?」如德對曰:「陛下以福德勝之。襄樊,宋咽喉也,咽喉被塞,不亡何恃!」帝曰:「善。」帝又命習國書,曰:「習成,當為朕言之。」一日,帝語如德曰:「朕治天下,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令面對再四,果實也而後罪之,非如宋權奸擅權,書片紙數字即殺人也。汝但一心奉職,毋懼忌嫉之口。」授湖北招討使,總管本部軍馬,佩金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