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史 下 - 150 / 405
歷史類 / 宋濂 / 本書目錄
  

元史 下

第150頁 / 共405頁。

 大小:

 第150頁

朗讀:

阿里海牙集鄂民,宣上德惠,禁將士毋侵掠。其下恐懼,無敢取民之菜者,民大悅。遣人徇壽昌、信陽、德安諸郡,皆下。進徇江陵。十有二年春三月,與安撫高世傑兵遇巴陵,命張榮實搗其中堅,解汝楫率諸翼兵左右角之。世傑敗走,追降之於桃花灘。遂下岳州。四月,至沙市,城不下,縱火攻之,沙市立破,宣撫硃礻異孫、制置高達恐即以城降。乃入江陵,釋繫囚,放戍券軍,除其徭賦及法令之繁細者。傳檄郢、歸、峽、常德、澧、隨、辰、沅、靖、復、均、房、施、荊門及諸洞,無不降者。盡奏官其所降官,以兵守峽,籍其戶口財賦來上。帝喜,大宴三日,語近臣曰:「伯顏兵東,阿里海牙以孤軍戍鄂,朕甚憂之。今荊南定,吾東兵可無後患矣。」乃親作手詔褒之,命右丞廉希憲守江陵,促阿里海牙急還鄂,且以沿江諸城新附者委之。

阿里海牙至鄂,招潭州守臣李芾,不聽。乃移兵長沙,拔湘陰。冬十月,至潭,為書射城中以示芾,曰:「速下,以活州民,否則屠矣。」不答。乃決隍水,部分諸將,以砲攻之,破其木堡。流矢中胸,瘡甚,督戰益急,奪其城。潭人復作月城以相拒。凡攻七十日,大小數十戰。十有三年春正月,芾力屈,及轉運使鐘蜚英、都統陳義皆自殺,其將劉孝忠以城降。諸將欲屠之,阿里海牙曰:「是州生齒數百萬口,若悉殺之,非上諭伯顏以曹彬不殺意也,其屈法生之。」復發倉以食饑者。


  

遣使徇郴、全、道、桂陽、永、衡、武岡、寶慶、袁、韶、南雄諸郡,其守臣皆率其民來迎,曰:「聞丞相體皇帝好生之德,毋殺虜,所過皆秋毫無犯,民今復見太平,各奉表來降。」丞相,稱阿里海牙也。奏官其降官,皆如江陵。獨宋經略使馬既守靜江不下。使總管俞全等招之,皆為所殺。會宋主以國降,降手詔遣湘山僧宗勉諭既,既復殺之。阿里海牙又為書,以天命地利人心開既,許以廣西大都督,反覆千餘言,終不聽。因入朝賀平宋,拜平章政事,使持詔如靜江諭之。十一月,前兵至嚴關,既守關弗納,破其兵,又敗都統馬應麒于小溶江,遂逼靜江。錄上所賜靜江詔以示既,既焚之,斬其使。靜江以水為固,乃築堰斷大陽、小溶二江,以遏上流,決東南埭,以涸其隍,破其城。民聞城破,即縱火焚居室,多赴水死。既及其總制黃文政、總管張虎以殘兵突圍走,執之。阿里海牙以靜江民易叛,非潭比,不重刑之,則廣西諸州不服,因悉坑之,斬既于市。分遣萬戶脫溫不花徇賓、融、柳、欽、橫、邕、慶遠,齊榮祖徇鬱林、貴、廉、象,脫鄰徇潯、容、藤、梧,皆下之。特磨王儂士貴、南丹州牧莫大秀,皆奉表求內附,奏官其降官如潭州。以兵戍靜江、昭、賀、梧、邕、融,乃還潭。

既而宋二王稱制海中,雷、瓊、全、永與潭屬縣之民文才喻、周隆、張虎、羅飛咸起兵應之,舒、黃、蘄相繼亦起,大者眾數萬,小者不下數千。詔命討之,且略地海外。阿里海牙既定才喻等,至雷州,使人諭瓊州安撫趙與珞降,不聽。遂自航大海五百里,執與珞、冉安國、黃之紀,皆裂殺之,盡定瓊南寧、萬安、吉陽地。降八蕃羅甸蠻,以其總管龍文貌入見,置宣慰司。八蕃羅甸、臥龍、羅蕃、大龍、退蠻、盧蕃、小龍、石蕃、方蕃、洪蕃、程蕃,並置安撫以鎮之。

十八年,奏請徙省鄂州。所定荊南、淮西、江西、海南、廣西之地,凡得州五十八,峒夷山獠不可勝計。大率以口舌降之,未嘗專事殺戮。又其取民悉定從輕賦,民所在立祠祀之。

二十三年,入朝,加光祿大夫、湖廣行省左丞相;卒,年六十。贈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封楚國公,謚武定。至正八年,進封江陵王。

子忽失海牙,湖廣行中書省左丞;貫只哥,江西行中書省平章政事。

○相威

相威,國王速渾察之子也。性弘毅重厚,不飲酒,寡言笑。喜延士大夫,聽讀經史,諭古今治亂,至直臣盡忠、良將制勝,必為之擊節稱善。以故臨大事,決大議,言必中節。

至元十一年,世祖命相威總速渾察元統弘吉剌等五投下兵從伐宋。由正陽取安豐,略廬,克和,攻司空山,平野人原。道安慶,渡江東下,會丞相伯顏兵于潤州,分三道併進,相威率左軍,參政董文炳為副,部署將校,申明約束。江陰、華亭、澉浦、上海悉望風款附,吏民按堵如故。進屯鹽官,伯顏已駐師臨安城下,得宋幼主降表。相威乃移兵瓜洲,與阿術兵合。臨揚州,都統姜才以兵二萬攻揚子橋,率諸將擊敗之。

十三年夏,驛召相威。秋,入覲,大饗,賚功,授金虎符、征西都元帥,仍賜弓矢甲鞍、文錦表裡四、鈔萬貫,從者賞賜有差。時親王海都叛,命領汪總帥兵以鎮西土。

十四年,召拜江南諸道行台御史大夫。乃上奏曰:「陛下以臣為耳目,臣以監察御史、按察司為耳目。倘非其人,是人之耳目先自閉塞,下情何由上達。」帝嘉之,命御史台清其選。每除目至,必集幕僚御史議其可否,不協公論者即劾去之。繼陳便民一十五事,其略曰:並行省,削冗官,鈐鎮戍,拘官船,業流民,錄故官,臓饋遺,淮浙鹽運司直隷行省,行大司農營田司併入宣慰司,理訟勿分南北,公田召佃仍減其租,革宋公吏勿容作弊。帝皆納焉。浙東盜起,浙西宣慰使昔裡伯縱兵肆掠,俘及平民,乃遣御史商琥據錢唐津渡閲治之,得釋者以數千計。昔裡伯遁還都,奏執還揚州治其罪。

十六年,入覲,會左丞崔斌等言平章阿合馬不法事,有旨命相威及知樞密院博羅自開平馳驛大都共鞫之。阿合馬稱疾不出,博羅欲回,相威厲聲色曰:「奉旨按問,敢回奏耶!」令輿疾赴對,首責數事。既引伏,有旨釋免,仍喻相威曰:「朕知卿不惜顏面。」覆命還南行台。十七年,有旨命相威檢核阿里海牙、忽都帖木兒等所俘三萬二千餘口,並放為民。


  
十八年,右丞範文虎、參政李庭以兵十萬航海征倭。七晝夜至竹島,與遼陽省臣兵合。欲先攻太宰府,遲疑不發。八月朔,颶風大作,士卒十喪六七。帝震怒,覆命行省左丞相阿塔海征之。一時無敢諫者。相威遣使入奏曰:「倭不奉職貢,可伐而不可恕,可緩而不可急。向者師行迫期,戰船不堅,前車已覆,後當改轍。今為之計,預修戰艦,訓練士卒,耀兵揚武,使彼聞之,深自備禦。遲以歲月,俟其疲怠,出其不意,乘風疾往,一舉而下,萬全之策也。」帝意始釋,遂罷其役。又陳皇太子既令中書,宜領撫軍監國之任,選正人端士,立詹事、賓客、諭德、贊善,衛翼左右,所以樹國本也。帝深然之。

十九年,又奏阿里海牙占降民一千八百戶為奴,阿里海牙以為征討所得,有旨:「果降民也,還之有司;若征討所得,令御史台籍其數以聞,量賜有功者。」阿里海牙又自陳其功比伯顏,當賜養老戶,御史滕魯瞻劾之,阿里海牙自辨,有旨遣使赴行台逮問。相威曰:「為臣敢爾欺誑邪,滕御史何罪。」即馳奏,使者竟歸。

二十年,以疾請入覲,進譯語《資治通鑒》,帝即以賜東宮經筵講讀。拜江淮行省左丞相。二十一年,啟行。四月,卒於蠡州,年四十四。訃聞,帝悼惜不已。

子阿老瓦丁,南行台御史大夫;孫脫歡,集賢大學士。

○土土哈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