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元史 上 - 132 / 348
歷史類 / 宋濂 / 本書目錄
  

元史 上

第132頁 / 共348頁。

 大小:

 第132頁

朗讀:

致和元年春正月乙丑朔,高麗王遣使來朝賀,獻方物。甲戌,享太廟。命繪《蠶麥圖》。乙亥,詔諭百司:「凡不赴任及擅離職者,奪其官;避差遣者,笞之。」御史鄒惟亨言:「時享太廟,三獻官舊皆勛戚大臣,而近以戶部尚書為亞獻,人既疏遠,禮難嚴肅。請仍舊制,以省、台、樞密、宿衛重臣為之。」丁丑,頒《農桑舊制》十四條于天下,仍詔勵有司以察勤惰。己卯,帝將畋柳林,御史王獻等以歲饑諫,帝曰:“其禁衛士毋擾民家,命御史二人巡察之。諸王星吉班部饑,賑鈔萬錠、米五千石。占城遣使來貢方物,且言為交趾所侵,詔諭解之。禁僧、道匿商稅,給宗仁衛蒙古子女糧六月。辛巳,靜江徭寇靈川、臨桂二縣,命廣西招捕之。甲申,遣使祀海神天妃。戊子,詔優護爪哇國主札牙納哥,仍賜衣物弓矢。罷河南鐵冶提舉司,歸有司。命帝師修佛事于禁中。免陝西撈鹽一年,發卒修京城,罷益都諸屬縣食鹽。加封幸淵龍神福應昭惠公。河間、真定、順德諸路饑,賑鈔萬一千錠。大都路東安州、大名路白馬縣饑,並賑之。

二月癸卯,弛汴梁路酒禁。乙卯,牙即遣使藏古來貢方物。庚申,詔天下改元致和。免河南自實田糧一年,被災州郡稅糧一年,流民復業者差稅三年,疑獄系三歲不決者咸釋之。賜遼王脫脫鈔五千錠,梁王王禪鈔二千錠。壬戌,太白晝見。癸亥,解州鹽池黑龍堰壞,調番休鹽丁修之。陝西諸路饑,賑鈔五萬錠。河間、汴梁二路屬縣及開城、乾州蒙古軍饑,並賑之。


  

三月庚午,阿速衛兵出戍者千人,人給鈔四十錠;貧乏者六千一百人,人給米五石。雲南安隆寨土官岑世忠與其兄世興相攻,籍其民三萬二千戶來附,歲輸布三千匹,請立宣撫司以總之,不允。置州一,以世興知州事,置縣二,聽世忠舉人用之,仍諭其兄弟共處。立萬戶府二,領征西紅胖襖軍。塔失帖木兒、倒剌沙言:「災異未弭,由官吏以罪黜罷者怨誹所致,請量才敘用。」從之。辛未,大天源延聖寺顯宗神禦殿成,置總管府以司財賦。壬申,雨霾。甲戌,雅濟國遣使獻方物。乙卯,帝禦興聖殿受無量壽佛戒于帝師。庚辰,命僧千人修佛事于鎮國寺。辛巳,賜壽寧公主鹽價鈔萬引。甲申,遣戶部尚書李家奴往鹽官祀海神,仍集議修海岸。丙戌,詔帝師命僧修佛事于鹽官州,仍造浮屠二百一十六,以厭海溢。戊子,車駕幸上都。己丑,以趙世延知經筵事,趙簡預經筵事,阿魯威同知經筵事,曹元用、吳秉道、虞集、段輔、馬祖常、燕赤、孛術魯翀併兼經筵官。雲南土官撒加布降,奉方物來獻,置州一,以撒加布知州事,隷羅羅宣慰司,征其租賦。壬辰,太平路當涂縣楊氏婦一產三子。晉寧、衛輝二路及泰安州饑,賑鈔四萬八千三百錠。冀寧路平定州饑,賑糶米三萬石。陝西、四川及河南府等處饑,並賑之。

夏四月丙申,欽州徭黃焱等為寇,命湖廣行省備之。己亥,塔失帖木兒、倒剌沙請凡蒙古、色目人效漢法丁憂者除其名,從之。壬寅,李家奴以作石囤捍海議聞。己酉,御史楊倬等以民饑,請分僧道儲粟濟之,不報。甲寅,改封蒙山神曰嘉惠昭應王,鹽池神曰靈富公,洞庭廟神曰忠惠順利靈濟昭佑王,唐柳州刺史柳宗元曰文惠昭靈公。戊午,禁偽造金銀器皿。大都、東昌、大寧、汴梁、懷慶之屬州縣饑,發粟賑之。保定、冠州、德州、般陽、彰德、濟南屬州縣饑,發鈔賑之。是月,靈州、浚州大雨雹。薊州及岐山、石城二縣蝗。廣寧路大水,崇明州大風,海溢。

五月甲子,遣官分護流民還鄉,仍禁聚至千人者杖一百。丙寅,廣西普寧縣僧陳慶安作亂,僭建國,改元。己巳,八百媳婦蠻遣子哀招獻馴象。癸酉,籍在京流民廢疾者,給糧遣還。大理怒江甸土官阿哀你寇樂辰諸寨,命雲南行省督兵捕之。庚辰,有流星大如缶,其光燭地。甲申,安南國及八洞蠻酋遣使獻方物。戊子,以嶺北行省平章政事塔失帖木兒為中書平章政事。是月,燕南、山東東道及奉元、大同、河間、河南、東平、濮州等處饑,賑鈔十四萬三千餘錠。峽州屬縣饑,賑糶糧五千石。冀寧、廣平、真定諸路屬縣大雨雹,汝寧府潁州、衛輝路汲縣蝗,涇州靈台縣旱。六月,高麗世子完者禿訴取其印,遣平章政事買閭往諭高麗王,俾還之。丙午,遣使祀世祖神禦殿。是月,諸王喃答失、徹徹禿、火沙、乃馬台諸郡風雪斃畜牧,士卒饑,賑糧五萬石、鈔四十萬錠。奉元、延安二路饑,賑鈔四千八百九十錠。彰德屬縣大雨雹,南寧、開元、永平諸路水,江陵路屬縣旱,河南德安屯蠖食桑。

秋七月辛酉朔,寧夏地震。庚午,帝崩,壽三十六,葬起輦谷。己卯,大寧路地震。癸未,修佛事于欽明殿。乙酉,皇后、皇太子降旨諭安百姓。丙戌,太白犯軒轅大星。

九月,倒剌沙立皇太子為皇帝,改元天順,詔天下。

泰定之世,災異數見,君臣之間,亦未見其引咎責躬之實,然能知守祖宗之法以行,天下無事,號稱治平,茲其所以為足稱也。



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


  

本紀第三十一 明宗

明宗翼獻景孝皇帝,諱和世束,武宗長子也。母曰仁獻章聖皇后,亦乞烈氏。成宗大德三年,命武宗撫軍北邊存在,強調哲學排除神學,「消滅了培根唯物主義中的有神論,帝以四年十一月壬子生。成宗崩,十一年,武宗入繼大統,立仁宗為皇太子,命以次傳于帝。武宗崩,仁宗立,延祐三年春,議建東宮,時丞相鐵木迭而欲固位取寵,乃議立英宗為皇太子,又與太后幸臣識烈門譖帝于兩宮,浸潤久之,其計遂行。於是封帝為周王,出鎮雲南。置常侍府官屬,以遙授中書左丞相禿忽魯、大司徒斡耳朵、中政使尚家奴、山北遼陽等路蒙古軍萬戶孛羅、翰林侍講學士教化等併為常侍,中衛親軍都指揮使唐兀、兵部尚書賽罕八都魯為中尉,仍置諮議、記室各二員,遣就鎮。是年冬十一月,帝次延安,禿忽魯、尚家奴、孛羅及武宗舊臣厘日、沙不丁、哈八兒禿等皆來會。教化謀曰:“天下者,我武皇之天下也,出鎮之事,本非上意,由左右構間致然。請以其故白行省,俾聞之朝廷,庶可杜塞離間,不然,事變叵測。」遂與數騎馳去。先是,阿思罕為太師,鐵木迭兒奪其位,出之為陝西行省丞相,及教化等至,即與平章政事塔察兒、行台御史大夫脫裡伯、中丞脫歡,悉發關中兵,分道自潼關、河中府入。已而塔察兒、脫歡襲殺阿思罕、教化于河中,帝遂西行,至北邊金山。西北諸王察阿台等聞帝至,咸率眾來附。帝至其部,與定約束,每歲冬居扎顏,夏居斡羅斡察山,春則命從者耕于野泥,十餘年間,邊境寧謐。

延祐七年,仁宗崩,英宗嗣立。是歲夏四月丙寅,子妥歡帖木爾生,是為至正帝。至治三年八月癸亥,御史大夫鐵失等弒英宗,晉王也孫鐵木兒自立為皇帝,改元泰定。五月,遣使扈從皇后八不沙至自京師。二年,帝弟圖帖睦爾以懷王出居于建康。三年三月癸酉,子懿璘質班生,是為寧宗。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