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我們平時在工作中、生活中也常常有被上司或下屬問得一時之間不知怎樣回答的情況,遇到這種時候,你雖然不是「王」,但是,「顧左右而言他」還是可以用來應一應急的罷。不過,反過來的情況是,對待你的上司,尤其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你可一定得當心,不要把他逼到「王」顧左右而言他的程度。不然的話,他那時尷尬是尷尬,可下來以後就有你夠受的了。孟子不是最終沒有在齊宣王那裡獃下去嗎?之所以如此,很難說沒有這些使宣王尷尬的因素在內。
所以,孟子的言談和論辯術固然厲害,但我們如果要學習使用,也有一個運用的對象和場合問題需要注意。
聽聽國人怎麼說
【原文】
孟子見齊宣王曰:「所謂故國①者,非謂有喬木②之謂也,有世臣之③謂也。王無親臣矣,昔者所進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王曰:「吾何以識其不才而舍之?」
曰:「國君進賢,如不得已,將使卑踰尊,疏踰戚,可不慎與?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
【註釋】
①故國:指歷史悠久的國家。 ② 喬木:高大的樹木。 ③ 世臣:世代建立功勛的大臣。 ④進:進用。 ⑤亡:去位,去職。
【譯文】
孟子拜見齊宣王,說:「我們平時所說歷史悠久的國家,並不是指那個國家有高大的樹木,而是指有世代建立功勛的大臣。可大王您現在卻沒有親信的大臣了,過去所任用的一些人,現在也不知到哪裡去了。」
齊宣王說:“我應該怎樣去識別那些真正缺乏才能的人而不用他呢?
孟子回答說:「國君選擇賢才,在不得已的時候,甚至會把原本地位低的提拔到地位高的人之上,把原本關係疏遠的提拔到關係親近的人之上,這能夠不謹慎嗎?因此,左右親信都說某人好,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說某人好,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說某人好,然後去考察他,發現他是真正的賢才,再任用他。左右親信都說某人不好,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說某人不好,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說某人不好,然後去考查他,發現他真不好,再罷免他。左右親信都說某人該殺,不可輕信;眾位大夫都說某人該殺,還是不可輕信;全國的人都說某人該殺,然後去考查他,發現他真該殺,再殺掉他。所以說,是全國人殺的他。這樣做,才可以做老百姓的父母官。」
【讀解】
孟子在這裡所談論的人才選拔觀一方面來自他的先輩孔子,另一方面又加進了自己的民本主義政治思想。
在《論語.子路》篇裡,子貢曾經問孔子說:「一鄉的人都喜歡他,怎麼樣?」孔子仍然說:「還難說。不如一鄉中的好人喜歡他,壞人厭惡他。」在《衛靈公》篇裡,孔子又概括說:「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我們不難發現,孟子在這裡對齊宣王的論述几乎就是孔子思想的翻版而加以擴展。只不過,孔子是就一般人品或人才的識鑒發表看法,而孟子則是具體到為國家選拔人才,提拔幹部的問題,所以又揉進了他「以民為本」的政治思想,要求國君聽聽國人的意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人民群眾的意見。
從理論上說,孟子的論述的確是非常有道理的。直到今天,我們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也就是要聽聽「國人」的意見,而由「人大」任命政府各級幹部正是選拔任用人才聽「國人」意見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我們一直堅持的幹部考查制度也就是聽取群眾意見,「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賢焉,然後用之。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不可焉,然後去之。」
當然,從實踐的操作來看,我們也不能對孟子的論述作拘泥刻板的理解。因為事實上,我們不大可能就某一個人的情況而聽到「國人皆曰」,全國人民都談論他。除非他是圍棋國手、體育世界冠軍、頂尖級的電影明星或歌星一流的人物。而這一類人物多半又不一定適合做政府部門的領導人。
所以,「國人皆曰」也是相對的。我們應該把握的精神實質是群眾路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多傾聽人民群眾的意見。不過如此罷了。
民悅則取之,民不悅則不取
【原文】
齊人伐燕①,勝之。宣王問曰:「或謂寡人勿取,或謂寡人取之。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五旬而舉之②,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③。取之,何如?」
孟子對曰:「取之而燕民悅,則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④。取之而燕民不悅,則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⑤。以萬乘之國伐萬乘之國,簞食壺漿⑥,以迎王師。豈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⑦而已矣。」
【註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