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遼史 - 81 / 163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遼史

第81頁 / 共163頁。

 大小:

 第81頁

朗讀:

二四:三國部「三」,疑當作五,即五國部。下文五部蕃部,亦指此五國部。卷九六蕭樂音奴傳:「監障海東青鶻,獲白花者十三,拜五蕃部節度使。」海東青鶻産於五國,五蕃部即五國部。

二五:白可久部按上文又有退欲德部。紀天顯十年四月,「吐谷渾酋長退欲德率眾內附」;會同九年四月,「吐谷渾白可久來附」。退欲德、白可久均為吐谷渾酋長名。與前吐谷渾、吐渾重出。或是當時吐谷渾之不同部分。


  

二六:麻達裡別古部按紀壽隆二年二月及部族表並作達麻裡別古部。

第四十七卷  志第十七上

百官志三

南面

契丹國自唐太宗置都督、刺史,武后加以王封,玄宗置經略使,始有唐官爵矣。其後習聞河北藩鎮受唐官名,於是太師、太保、司徒、司空施于部族。太祖因之。大同元年,世宗始置北院樞密使。明年,世宗以高勛為南院樞密。<一>則樞密之設,蓋自太宗入汴始矣。天祿四年,建政事省。於是南面官僚可得而書。

其始,漢人樞密院兼尚書省,吏、兵刑有承旨,戶、工有主事,中書省兼禮部,別有戶部使司。以營州之地加幽、冀之半,用是適足矣。

中葉弭文,耶律楊六為太傅,知有三師矣。忽古質為太尉,知有三公矣。於斡古得為常侍,<二>劉涇為禮部尚書,知有門下、尚書省矣。庫部、虞部、倉部員外出使,則知備郎官列宿之員。室監修,則知國史有院。程翥舍人,則知起居有注。邢抱朴承旨,王言敷學士,則知有翰林內製。張干政事舍人,則知有中書外製。大理、司農有卿,國子、少府有監,九卿、列監見矣。金吾、千牛有大將,十六列衛見矣。太子上有師保,下有府率,東宮備官也。節度、觀察、防禦、團練、刺史,咸在方州,如唐制也。

凡唐官可考見者,列具于篇;無徵者不書。

南面朝官

遼有北面朝官矣,既得燕、代十有六州,乃用唐制,復設南面三省、六部、台、院、寺、監、諸衛、東宮之官。誠有志帝王之盛制,亦以招徠中國之人也。

三師府。本名三公,漢以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為三公,故稱三師。

太師。穆宗應歷三年見太師唐骨德。

太傅。太宗會同元年命馮道守太傅。

太保。會同元年劉守太保。

少師。耶律資忠傳見少師蕭把哥。

少傅。

少保。

  掌印。耶律乙辛,重熙中掌太保印。

三公府。先漢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後漢更名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唐太尉、司徒、司空,又名三司。

太尉。太宗天顯十一年見太尉趙思溫。

司徒。世宗天祿元年見司徒劃設。

司空。聖宗統和三十年見司空邢抱質。

漢人樞密院。本兵部之職,在周為大司馬,漢為太尉。唐季宦官用事,內置樞密院,後改用士人。晉天福中廢,開運元年復置。太祖初有漢兒司,韓知古總知漢兒司事。太宗入汴,因晉置樞密院,掌漢人兵馬之政,初兼尚書省。

樞密使。太宗大同元年見樞密使李崧。

知樞密使事。

知樞密院事。

樞密副使。楊遵,咸雍中為樞密副使。

同知樞密院事。聖宗太平六年見同知樞密院事耶律迷離已。

知樞密院副使事。楊皙,興宗重熙十二年知樞密院副使事。

樞密直學士。聖宗統和二年見樞密直學士郭嘏。<三>

  樞密都承旨。聖宗開泰九年見樞密都承旨韓紹芳。

  樞密副承旨。楊遵,重熙中為樞密副承旨。

  吏房承旨。

  兵刑房承旨。<四>

  戶房主事。

  廳房即工部主事。<五>

中書省。初名政事省。太祖置官,世宗天祿四年建政事省,興宗重熙十三年改中書省。<六>

中書令。韓延徽,太祖時為政事令;韓知古,天顯初為中書令;會同五年又見政事令趙延壽。

大丞相。太宗大同元年見大丞相趙延壽。

左丞相。聖宗太平四年見左丞相張儉。

右丞相。聖宗開泰元年見右丞相馬保忠。<七>

知中書省事。蕭孝友,興宗重熙十年知中書省事。

中書侍郎。韓資讓,壽隆初為中書侍郎。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太祖加王鬱同政事門下平章事,<八>太宗大同元年見平章事張礪。

叄知政事。聖宗統和十二年見叄知政事邢抱朴。

  堂後官。太平二年見堂後官張克恭。

  主事。

  守當官。<九>並見耶律儼建官制度。

  令史。耶律儼,道宗咸雍三年為中書省令史。

中書舍人院。

中書舍人。室,景宗保寧間為政事舍人;道宗咸雍三年見中書舍人馬鉉。

右諫院。

右諫議大夫。聖宗統和七年見諫議大夫馬得臣。

右補闕。

右拾遺。劉景,穆宗應歷初為右拾遺。

門下省。

侍中。趙思忠,太宗會同中為侍中。

常侍。興宗重熙十四年見常侍斡古得。

散騎常侍。馬人望,天祚乾統中為左散騎常侍。

給事中。聖宗統和二年見給事中郭嘏。

門下侍郎。楊皙,清寧初為門下侍郎。

起居舍人院。

起居舍人。聖宗開泰五年見起居舍人程翥。

知起居注。耶律敵烈,重熙末知起居注。

起居郎。杜防,開泰中為起居郎。

左諫院。

左諫議大夫。

左補闕。

左拾遺。統和三年見左拾遺劉景。

通事舍人院。

通事舍人。統和七年見通事舍人李琬。

符寶司。

符寶郎。耶律,重熙初為符寶郎。

東上闔門司。太宗會同元年置。

東上闔門使。韓延徽傳見東上闔門使鄭延豐。

東上闔門副使。

西上闔門司。

西上闔門使。統和二十一年見西上闔門使丁振。

西上闔門副使。

東頭承奉班。

東頭承奉官。<一○>韓德讓,景宗時為東頭承奉官。

西頭承奉班。

西頭承奉官。

通進司。

左通進。

右通進。耶律瑤質,景宗時為右通進。

登聞鼓院。

登聞鼓使。

匭院。

知匭院使。太平三年見知匭院事杜防。

誥院。


  

誥院給事。耶律鐸斡,重熙末為誥院給事。

尚書省。太祖嘗置左右尚書。

尚書令。蕭思溫,景宗保寧初為尚書令。

左仆射。太祖初康默記為左尚書,三年見左仆射韓知古。

右仆射。太宗會同元年見右仆射烈束。

左丞。武白為尚書左丞。

右丞。

左司郎中。

右司郎中。

左司員外郎。

右司員外郎。

六部職名總目:

某部。

某部尚書。聖宗開泰元年見吏部尚書劉績。

某部侍郎。王觀,興宗重熙中為兵部侍郎;李,穆宗朝累遷工部侍郎。

某部郎中。劉輝,道宗大安末為禮部郎中。

某部員外郎。開泰五年見禮部員外郎王景運。

  某部郎中。<一一>聖宗統和九年見虞部郎中崔。諸曹郎官未詳。

御史台。太宗會同元年置。

御史大夫。會同九年見御史大夫耶律解裡。

御史中丞。

侍禦。重熙七年見南面侍禦壯骨裡。

殿中司。<一二>

殿中。聖宗開泰元年見殿中高可。

殿中丞。

尚舍局。見遼朝雜禮。

奉禦。

尚乘局奉禦。

尚輦局奉禦。

尚食局奉禦。

尚衣局奉禦。

翰林院。掌天子文翰之事。

翰林都林牙。興宗重熙十三年見翰林都林牙耶律庶成。

南面林牙。耶律磨魯古,聖宗統和初為南面林牙。

翰林學士承旨。趙延壽傳見翰林學士承旨張礪。

翰林學士。太宗大同元年見和凝為翰林學士。

翰林祭酒。韓德崇,景宗保寧初為翰林祭酒。

知制誥。室,太宗入汴,詔知制誥。

翰林畫院。

  翰林畫待詔。聖宗開泰七年見翰林畫待詔陳升。

翰林醫官。天祚保大二年見提舉翰林醫官李。

國史院。

監修國史。聖宗統和九年見監修國史室。

史館學士。景宗保寧八年見史館學士。

史館修撰。劉輝,大安末為史館修撰。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