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宋史 中 - 242 / 1087
歷史類 / 脫脫 / 本書目錄
  

宋史 中

第242頁 / 共1087頁。

 大小:

 第242頁

朗讀:

太平興國初,以為揚、楚等九州都巡檢使。四年,征太原,命珪與彰信軍節度劉遇攻城北面。從征幽州,坐所部逗撓失律,責授定武行軍司馬。數月,召為右衛將軍、領平州刺史。督浚惠民河,自尉氏達京九十里,數旬而畢,民咸便之。會江、淮民麹謀首等數十百人聚為盜,命珪率龍猛騎兵五百往捕,悉獲之。六年,遷隰州刺史,知保州、靜戎軍。上緣邊便宜十五事,皆從之。

雍熙中,從曹彬征幽州,為押陣部署,以所部下涿州。師還,卒,年六十一。珪多智數,好以甘言小惠取譽於人,故所至不忍其去雲。


  

田欽祚,潁州汝陰人。父令方,漢虢州團練使。帳下伶人靖邊庭妻有美色,令方私之,邊庭不勝忿。會陝西三叛連衡,關輔間人情大擾。邊庭率其徒數人夜縋入州廨,害令方,因掠郡民投趙思綰,至潼關,與守關使者戰,遂敗散。朝廷錄欽祚為殿直,改供奉官。周世宗征淮南,為前軍都監。從征關南還,會塞澶淵決河,命欽祚領禁兵護役,因令督治澶州城。淮人寇高密,刺史王萬威求濟師,命欽祚領州兵援之,既至,圍解。

宋初,遷閣門通事舍人。乾德二年冬,討蜀,為北路先鋒都監,令乘傳往來宣達機事。孟昶降,奉捷書馳奏,遷西上閣門副使。蜀土寇亂,又遣欽祚率師討平之。四年春,並人寇樂平,從羅彥瑰拒之,獨以所部三千人破寇,擒副將一人,俘獲甚眾,以功遷西上閣門使。開寶二年,又與何繼筠破賊兵于石嶺關,領賀州刺史,判四方館使。三年,契丹寇中山,以欽祚為定州路兵馬都部署。與戰遂城,自旦及晡,殺傷甚眾。欽祚馬中流矢踣,騎士王超授欽祚以馬,軍復振,敵解去。朝廷將議討江表,遣欽祚覘之,還奏合旨,江南所得寶貨直三千萬,悉以賜欽祚。會興師,首命欽祚與曹彬、李漢瓊率騎軍先赴江陵,就命為升州西南路行營馬軍兼左廂戰棹都監。領兵敗吳軍萬餘于溧水,斬其主帥李雄等五人,擒裨將二人。進圍金陵,為南面攻城部署。既平,以功加領汾州防禦使。

太平興國初,遷引進使,為晉州都鈐轄。太原驍將楊業率眾寇洪洞縣,欽祚擊敗之,斬首千餘級,獲馬數百。太宗賜欽祚白金五千兩,令市宅。四年,從征太原,護前鋒騎兵,屯石嶺關以扞契丹。

欽祚性剛戾負氣,多所忤犯,與主帥郭進不協,進戰功高,屢為欽祚所陵,心不能甘,遂自縊死。初,賊兵奄至,進出戰,欽祚但閉壁自守,既去,又不追。所受月奉芻粟,多販鬻規利,為部下所訴,責授睦州團練使。車駕北巡,以為幽州西路行營壕砦都監。六年秋,改房州團練使,踰年,又改柳州。嶺外多瘴氣,因遘疾,累表乞生還闕下。上憐之,遷郢州團練使。在郡二年,入覲,欽祚見上,涕泣不已。以為銀、夏、綏、宥都巡檢使,俄召還。會征幽州,命欽祚與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為排陣使。時欽祚已被病,受詔不勝喜,一夕,卒。

欽祚性陰狡,尤不喜儒士,好狎侮同列,人多惡之。子承誨,仕至供奉官、閣門祗候;承說,至崇儀副使。

侯贇,并州太原人。父義,漢遼州刺史。贇以蔭補殿前承旨。周顯德中,再遷至供奉官,使江南,覆命領三門、集津發運使。

宋初,為諸衛將軍。先是,朝廷歲仰關中穀麥以給用,贇掌其事歷三十年,國用無闕。累遷至右武衛將軍。開寶中,歷知建安軍、揚、徐二州,皆有善政。太宗即位,移知福州,改右衛將軍。太平興國二年,錢俶初納土,詔贇馳往兩浙諸州閲視軍儲芻茭,累遷右衛大將軍。七年,知靈州,按視蕃落,宴犒以時,得邊士心,部內大治,遷左衛。在朔方凡十餘年,上念久次,求可代者而難其人。淳化二年,卒於官,年七十四,贈本衛上將軍。

王文寶,開封陽武人,以任子補殿直。太平興國初,累遷至軍器庫使。嘗使契丹。會陳洪進獻漳、泉地,以文寶監泉州兵。群盜大起,文寶與轉運使楊克讓、知州喬惟岳共討平之。以功領媯州刺史,加內弓箭庫使。二年,京西轉運使程能議開新河,自襄、漢至京師,引白河水注焉,以通湘、潭之漕。詔發唐、鄧、汝、潁、許、蔡、陳、鄭丁夫數萬赴其役,又發諸州兵萬人助之。命文寶與六宅使李繼隆、作坊副使李仁祐、劉承珪分往護作。既而地高水下,不能通,卒堙廢焉。雍熙四年,改東上閣門使,歷知涇、延二州。會遼人寇通遠軍,命文寶率師致討,還遷判四方館事。

文寶曆內職三十年,雅好言外事,太祖、太宗頗信任之,中外咸畏其口。出為高陽關兵馬鈐轄,淳化二年,卒於官。

翟守素,濟州任城人。父溥,晉左司禦率府率。守素以父任為殿直,歷漢、周,遷供奉官,領承天軍使。乾德中,為引進副使,從王全斌伐蜀,以往來馳告軍事為職。蜀平,擢判四方館事。以兩川余寇未殄,慮致騷動,再令守素入蜀經略諸郡,分兵以防遏之。

開寶中,會麟、府內屬戎人爭地不決,因致擾亂,命守素馳往撫喻。守素辨其曲直,戎人悅服。從征太原,命海州刺史孫方進圍汾州,守素監其軍,轉引進使。

開寶三年,命為劍南十州都巡檢使,東上閣門使郭崇信副之。賜守素錢五百萬,入謝日,復遣為岐帥符彥卿官告使。守素辭以錫賫優厚,不敢更當奉使之詔,上不許。九年,吳越國王錢俶來朝,命守素護諸司供帳,迎勞郊外。並壘未下,詔與洺州防禦使郭進率兵深入其境,蹈藉禾稼,守素多所虜獲。太宗即位,遷客省使,領憲州刺史。


  

太平興國三年夏,河決滎陽,詔守素髮鄭之丁夫千五百人,與卒千人領護塞之。是秋,梅山洞蠻恃險叛命,詔遣守素率諸州屯兵往擊之。值霖雨彌旬,弓弩解弛,不堪用,明日,將接戰,守素一夕令削木為弩。及旦,賊奄至,交射之,賊遂敗。乘勝逐北,盡平其巢穴。先是,數郡大吏、富人多與賊帥包漢陽交通,既而得其書訊數百封,守素並焚之,反側以定。俄而錢俶獻浙右之地,詔守素為兩浙諸州兵馬都監,安撫諸郡,人心甚悅,即以知杭州。歲滿,為西京巡檢使。秦王廷美以事勒歸私第,以守素權知河南府兼留守司事,屬洛陽歲旱艱食,多盜,上憂之。守素既至,漸以寧息。未幾,遷商州團練使。

雍熙二年,改知延州。自劉廷讓敗於君子館,河朔諸州城壘多圮。四年,詔守素與田仁朗、王繼恩、郭延濬分路按行,發諸州鎮兵增築,護其役。賜白金三十兩,留充天雄軍兵馬鈐轄、知大名府,改知潞州。會建方田,命為代北方田都部署、并州兵馬鈐轄,從屯夏州,改知鳳翔府。

淳化中,夏帥趙保忠上言,其弟繼遷誘戎人為寇,且求援師。詔守素率兵復屯夏州,未幾,又徙石州,以老病上疏求歸本郡,從之。三年,卒,年七十一。

守素逮事四朝,綿歷內職五十餘年。性謹慎,寬仁容眾,所至有治績。凡斷大闢獄,雖罪狀明白,仍遍詢僚寀,僉同而後決;屬吏有過不面折,必因公宴援往事之相類者言其獲咎,以微警之。新進後生多至節帥,而守素久次不遷,殊無隕獲意,時論以此多之。

王侁,字秘權,開封浚儀人。父樸,周樞密使,侁以父任太仆寺丞。樸卒,世宗幸其第,召見諸孤,以侁為東頭供奉官。開寶中,征江南,命侁率師戍桐城。王師渡江,與樊若水同知池州,領兵敗江南軍四千餘于宣州。金陵平,加閣門祗候。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