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元三年二月,饒州景德鎮漁人得魚,赬尾鯉鱗而首異常魚。鎮之老人言其不祥。紹興二年嘗出,後為水災。蓋是歲五月,鎮果大水,皆魚孽也。
嘉定十七年,海壞畿縣鹽官地數十里。先是,有巨魚橫海岸,民臠食之,海患共六年而平。
建隆元年七月,澶州蝗。二年五月,范縣蝗。三年七月,深州蝻蟲生。四年六月,澶、濮、曹、絳等州有蝗。七月,懷州蝗生。
乾德二年四月,相州蝻蟲食桑。五月,昭慶縣有蝗,東西四十里,南北二十里。是時,河北、河南、陝西諸州有蝗。三年七月,諸路有蝗。
開寶二年八月,冀、磁二州蝗。
太平興國二年閏七月,衛州蝻蟲生。六年七月,河南府、宋州蝗。七年四月,北陽縣蝻蟲生,有飛鳥食之盡。滑州蝻蟲生。是月,大名府、陝州、陳州蝗。七月,陽谷縣蝻蟲生。
雍熙三年七月,鄄城縣有蛾、蝗自死。
淳化元年七月,淄、澶、濮州、乾寧軍有蝗。滄州蝗蝻蟲食苗。棣州飛蝗自北來,害稼。三年六月甲申,京師有蝗起東北,趣至西南,蔽空如雲翳日。七月,真、許、滄、沂、蔡、汝、商、兗、單等州,淮陽軍、平定、彭城軍蝗、蛾抱草自死。
至道二年六月,亳州、宿、密州蝗生,食苗。七月,長葛、陽翟二縣有蝻蟲食苗。歷城、長清等縣有蝗。三年七月,單州蝻蟲生。
景德二年六月,京東諸州蝻蟲生。三年八月,德、博蝝生。四年九月,宛丘、東阿、須城三縣蝗。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雄州蝻蟲食苗。三年六月,開封府尉氏縣蝻蟲生。四年六月,祥符縣蝗。七月,河南府及京東蝗生,食苗葉。八月,開封府祥符、咸平、中牟、陳留、雍丘、封丘六縣蝗。九年六月,京畿、京東西、河北路蝗蝻繼生,彌覆郊野,食民田殆盡,入公私廬舍。七月辛亥,過京師,群飛翳空,延至江、淮南,趣河東,及霜寒始。斃
天禧元年二月,開封府、京東西、河北、河東、陝西、兩浙、荊湖百三十州軍,蝗蝻復生,多去歲蟄者。和州蝗生卵,如稻粒而細。六月,江、淮大風,多吹蝗入江海,或抱草木僵死。二年四月,江陰軍蝻蟲生。
天聖五年七月丙午,邢、洺州蝗。甲寅,趙州蝗。十一月丁酉朔,京兆府旱蝗。六年五月乙卯,河北、京東蝗。
景祐元年六月,開封府、淄州蝗。諸路募民掘蝗種萬餘石。
寶元二年六月癸酉,曹、濮、單三州蝗。四年,淮南旱蝗。是歲,京師飛蝗蔽天。
皇祐五年,建康府蝗。
熙寧元年,秀州蝗。五年,河北大蝗。六年四月,河北諸路蝗。是歲,江寧府飛蝗自江北來。七年夏,開封府界及河北路蝗。七月,咸平縣鴝鵒食蝗。八年八月,淮西蝗,陳、潁州蔽野。九年夏,開封府畿、京東、河北、陝西蝗。
元豐四年六月,河北蝗。秋,開封府界蝗。五年夏,又蝗。六年夏,又蝗。五月,沂州蝗。
元符元年八月,高郵軍蝗抱草死。
崇寧元年夏,開封府界、京東、河北、淮南等路蝗。二年,諸路蝗,令有司酺祭。三年、四年,連歲大蝗,其飛蔽日,來自山東及府界,河北尤甚。
宣和三年,諸路蝗。五年,蝗。
建炎二年六月,京師、淮甸大蝗。八月庚午,令長吏修酺祭。
紹興二十九年七月,盱眙軍、楚州金界三十里,蝗為風所墮,風止,復飛還淮北。三十二年六月,江東、淮南北郡縣蝗,飛入湖州境,聲如風雨;自癸巳至于七月丙申,遍于畿縣,餘杭、仁和、錢塘皆蝗。丙午,蝗入京城。八月,山東大蝗。癸丑,頒祭酺禮式。
隆興元年七月,大蝗。八月壬申、癸酉,飛蝗過都,蔽天日。徽、宣、湖三州及浙東郡縣,害稼。京東大蝗,襄、隨尤甚,民為乏食。二年夏,餘杭縣蝗。
乾道元年六月,淮西蝗,憲臣姚岳貢死蝗為瑞,以佞坐黜。
淳熙三年八月,淮北飛蝗入楚州、盱眙軍界,如風雷者逾時,遇大雨皆死,稼用不害。九年六月,全椒、歷陽、烏江縣蝗。乙卯,飛蝗過都,遇大雨,墮仁和縣界。七月,淮甸大蝗,真、揚、泰州窖撲蝗五千斛,余郡或日捕數十車,群飛絶江,墮鎮江府,皆害稼。十年六月,蝗遺種于淮、浙,害稼。十四年七月,仁和縣蝗。
紹熙二年七月,高郵縣蝗。至于泰州。五年八月,楚、和州蝗。
嘉泰二年,浙西諸縣大蝗,自丹陽入武進,若煙霧蔽天,其墮亙十餘里,常之三縣捕八千餘石,湖之長興捕數百石。時浙東近郡亦蝗。
開禧三年,夏秋久旱,大蝗群飛蔽天,浙西豆粟皆既于蝗。
嘉定元年五月,江、浙大蝗。六月乙酉,有事于圜丘、方澤,且祭酺。七月又酺,頒酺式于郡縣。二年四月,又蝗,五月丁酉,令諸郡修酺祀。六月辛未。飛蝗入畿縣。三年,臨安府蝗。七年六月,浙郡蝗。八年四月,飛蝗越淮而南。江、淮郡蝗,食禾苗、山林草木皆盡。乙卯,飛蝗入畿縣。己亥,祭酺,令郡有蝗者如式以祭。自夏徂秋,諸道捕蝗者以千百石計,饑民競捕,官出粟易之。九年五月。浙東蝗。丁巳,令郡國酺祭。是歲,薦饑,官以粟易蝗者千百斛。十年四月,楚州蝗。
紹定三年,福建蝗。
端平元年五月,當涂縣蝗。
嘉熙四年,建康府蝗。
淳祐二年五月,兩淮蝗。
景定三年八月,兩浙蝗。
紹興十年春,有野豕入海州,市民刺殺之。時州已陷,夏,鎮江軍帥王勝攻取之;明年,以其郡屬金,悉空其民。
乾道六年,南雄州民家豕生數豚,首各具他獸形,有類人者。
慶元初,樂平縣民家豕生豚,與南雄同而更具他獸蹄。三年四月,余干縣民家豕生八豚,其二為鹿。古田縣豕食嬰兒。
淳化三年六月,黑風晝晦。
景祐四年七月,黑氣長丈餘,出畢宿下。
康定元年,黑風晝晦。
元豐末,嘗有物大如席,夜見寢殿上,而神宗崩。元符末,又數見,而哲宗崩。至大觀間,漸晝見。政和元年以後,大作,每得人語聲則出。先若列屋摧倒之聲,其形廑丈餘,彷彿如龜,金眼,行動硜硜有聲。黑氣蒙之。不大了了,氣之所及,腥血四灑,兵刃皆不能施。又或變人形,亦或為驢。自春歷夏,晝夜出無時,遇冬則罕見。多在掖庭宮人所居之地,亦嘗及內殿,後習以為常,人亦不大怖。宣和末,浸少,而亂遂作。
政和三年夏至,宰臣何執中奉祀北郊。有黑氣長數丈,出自齋宮,行一里許,入壇壝,繞祭所,皆近人穿燈燭而過。俄又及于壇,禮將畢,不見。
宣和中,洛陽府畿間,忽有物如人,或蹲踞如犬。其色正黑,不辨眉目。始,夜則掠小兒食之後,雖白晝,入人家為患,所至喧然不安,謂之「黑漢」。有力者夜執槍棒自衛,亦有托以作過者,如此二歲乃息。已而北征事起,卒成金人之禍。三年春,日有眚,忽青黑無光,其中洶洶而動,若鉟金而湧沸狀。日旁有黑正如水波,周面旋繞,將暮而稍止。
建炎三年二月甲寅,日初出,兩黑氣如人形,夾日旁,至巳時乃散。
乾道四年春,舒州雨黑米,堅如鐵,破之,米心通黑。
淳熙十一年二月。臨安府新城縣深浦天雨黑水終夕。十六年六月,行都錢塘門啟,黑風入,揚沙石。
慶元元年,徽州黃山民家古井,風雨夜出黑氣,波浪噴湧。
咸平元年五月,撫州王羲之墨池水色變黑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