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北史 - 260 / 521
歷史類 / 李延壽 / 本書目錄
  

北史

第260頁 / 共521頁。

 大小:

 第260頁

朗讀:

植字文遠,叔業兄叔寶子也。少而好學,覽綜經史,尤長釋典,善談理義。隨叔業在壽春。叔業卒,席法友、柳玄達等共舉植監州。秘叔業喪問,教命處分,皆出於植。於是開門納魏軍。詔以植為袞州刺史、崇義縣侯,入為大鴻臚卿。後以長子昕南叛,有司處之大闢,詔特恕其罪,以表勛誠。尋除授揚州大中正,出為瀛州刺史,再遷度支尚書,加金紫光祿大夫。

 植性非柱石,所為無恆。袞州之還也,表請解官,隱于嵩山,宣武不許,深以為怪。然公私集論,自言人門不後王肅,怪朝廷處之不高。及為尚書,志意頗滿,欲以政事為己任,謂人曰:「非我須尚書,尚書亦須我。」辭氣激揚,見於言色。及入參議論,時對眾官,面有譏毀。又表毀征南將軍田益宗,言華夷異類,不應在百世衣冠之上。率多侵侮,皆此類也。侍中于忠、黃門元昭覽之切齒,寢而不奏。韋伯昕告植欲謀廢黜。尚書又奏,羊祉告植姑子皇甫仲達,雲受植旨,遂詐稱被詔,率合部曲,欲圖領軍于忠。時忠專權,既構成其禍,又矯詔殺之,朝野稱冤。臨終,神志自若,遺令子弟,命盡之後,剪落鬚髮,被以法服,以沙門禮葬于嵩高之陰。


  

初,植與仆射郭祚、都水使者韋俊等同時見害。後祚、俊事雪加贈,而植追復封爵而已。植故吏勃海刁衝上疏訟之,於是贈尚書仆射、揚州刺史,乃改葬。

植母,夏侯道遷姊也。性甚剛峻,于諸子皆如嚴君。長成後,非衣幍不見,小有罪過,必束帶伏門,經五三日乃引見之,督以嚴訓。唯少子衍得以常服見之,旦夕溫凊。植在瀛州也,其母年逾七十,以身為婢,自施三寶,布衣麻菲,手執箕帚于沙門寺掃灑。植弟瑜、粲、衍並亦奴僕之服,泣涕而從,有感道俗。諸子各以布帛數百贖免其母,於是出家為比丘。入嵩高積歲,乃還家。植既長嫡,母又年老,其在州數歲,以妻子自隨。雖自州送祿奉母及贍諸弟,而各別資財,同居異爨,一門數灶,蓋亦染江南之俗也。論者譏焉。

植弟颺,壯果有謀略。在齊,以軍功位驍騎將軍。入魏,為南司州刺史,封義陽縣伯。詔命未至,為賊所殺,進爵為侯。宣武以颺勛效未立而卒,其子烱不得襲封。明帝初,烱行貨于執事,乃封城平縣伯。

烱字休光,小字黃頭,頗有文學,善事權門。領軍元叉納其金帛,除鎮遠將軍、散騎常侍、揚州大中正,進爵為侯,改封高城。尋兼尚書右丞,出為東郡太守,為城人所害。贈散騎常侍、青州刺史,謚曰簡。

颺弟瑜,字文琬,封下密縣子,試守滎陽郡,坐虐暴殺人免官。後徙封灌津子,卒於勃海太守,贈豫州刺史,謚曰定。

瑜弟粲,字文亮,封舒縣子。沉重善風儀,頗以驕豪為失。歷正平、恆農二郡太守。高陽王雍曾以事屬粲,粲不從,雍甚為恨。後因九日馬射,敕畿內太守皆赴京師,雍時為州牧,粲修謁,雍含怒待之。粲神情閒邁,舉止抑揚,雍目而不覺解顏。及坐定,謂粲曰:「可更為一行。」粲便下席為行,從容而出。坐事免。後宣武聞粲善自標置,欲觀其風度,令傳詔就家急召之,須臾間,使者相屬,合家恇懼,不測所以,粲更恬然,神色不變。帝嘆異之。時仆射高肇以外戚之貴,勢傾一時,朝士見者,咸望塵拜謁。粲候肇,唯長揖而已。及還,家人尤責之,粲曰:「何可自同凡俗也。」又曾詣清河王懌,下車始進,便屬暴雨,粲容步舒雅,不以霑、濡改節。懌乃令人持蓋覆之,嘆謂左右曰:「何代無奇人!」性好釋學,親升講座,雖持義未精,而風韻可重。但不涉經史,終為知音所輕。

 後為揚州大中正、中書令。明帝釋奠,以為侍講,轉金紫光祿大夫。元顥入洛,以粲為西袞州刺史,尋為濮陽太守崔巨倫所逐,棄州入嵩高山。節閔帝初,復為中書令。後正月晦,帝出臨洛濱,粲起禦前,再拜上壽酒。帝曰:「昔北海入朝,暫竊神器,爾日卿戒之以酒;今欲我飲,何異於往情?」粲曰:「北海志在沈湎,故諫其所失,陛下齊聖溫克,臣敢獻微誠。」帝曰:「甚愧來譽。」仍為命酌。孝武初,出為驃騎大將軍、膠州刺史。屬時亢旱,土人勸令禱于海神。粲憚違眾人,乃為祈請,直據胡床,舉杯曰:「仆白君。」左右云:「前後例皆拜謁。」粲曰:「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安有方伯致禮海神。」卒不肯拜。時青州叛賊耿翔寇亂三齊,粲唯高譚虛論,不事防禦之術。翔乘其無備,掩襲州城。左右白言賊至,粲云:「豈有此理!」左右又言「已入州門!」粲乃徐云:「耿王可引上聽事,自餘部眾,且付城人。」不達時變如此。尋為翔害,送首于梁。

子含,字文若,員外散騎侍郎。

粲弟衍,字文舒,學識優於諸兄,才亦過之。事親以孝聞,兼有將略。仕齊,位陰平太守。歸魏,授通直郎,衍堅辭朝命,上表請隱嵩高。詔從之。宣武末稍以出山,干祿執事。從歷建興、河內二郡太守。歷二郡,廉貞寡慾,善撫百姓,人吏追思之。孝昌初,梁將曹敬宗寇荊州。詔衍為別將,與恆農太守王羆救荊州。衍大破之,荊州圍解。除北道都督,鎮鄴西之武城,封安陽縣子。時相州刺史安樂王鑒潛圖叛逆,衍覺其有異,密表陳之。尋而鑒所部別將嵇宗馳驛告變,乃詔衍與都督源子邕、李神軌等討鑒,平之。除相州刺史、北道大都督,進封臨汝縣公。詔衍與子邕北討葛榮,軍敗見害。贈車騎大將軍、司空、相州刺史。子嵩襲。

叔業之歸魏,又有尹挺、柳玄達、韋伯昕、皇甫光、梁祐、崔高容、閻慶胤、柳僧習並預其功。


  
尹挺,天水冀人,仕齊,位陳郡太守。與叔業參謀歸誠,歷南司州刺史。

柳玄達,河東解人,頗涉經史,仕齊,諸王參軍。與叔業姻婭周旋。叔業獻款,玄達贊成其計。入魏,除司徒諮議參軍,封南頓縣子。卒,改封夏陽縣,子絳襲。絳弟遠,字季雲,性粗放無拘檢,時人或謂之柳癲。好彈琴耽酒,時有文詠。孝武初,除儀同、開府參軍事。情琴酒之間,每出行返,家人或問消息,答云:「無所聞,縱聞亦不解。」後客遊卒。玄達弟玄瑜,位陰平太守,卒。子諧,頗有文學,善鼓琴,以新聲手勢,京師士子翕然從學。除著作佐郎,于河陰遇害。

 韋伯昕,京兆杜陵人,學尚有壯氣。自以才智優於裴植,常輕之,植嫉之如仇。即彥先之妹夫也。叔業以其有大志,故遣子芬之為質。入魏,封零陵縣男,歷南陽太守,坐事免。後拜員外散騎常侍,加中壘將軍。告裴植謀為廢黜,植坐死。後百餘日,伯昕亦病卒。臨亡,見植為祟,口云:「裴尚書死,不獨見由,何以見怒?」

皇甫光,安定人,美鬚髯,善言笑。入魏,卒於勃海太守。兄椿齡,從薛安都于彭城內附,除岐州刺史。椿齡子璋,鄉郡相。璋弟枿,位吏部郎,性貪婪,多所受納,鬻賣吏官,皆有定價。後以丞相、高陽王雍之婿,為豫州刺史。為政殘暴,百姓患之。卒於安南將軍、光祿大夫、贈尚書左仆射。子長卿,太尉司馬。

 梁祐,北地人,叔業從姑子也。好學,便弓馬,隨叔業征伐,身被五十餘創。景明初,賜爵山桑子。出為北地太守,清身率下,甚有聲稱。歷大中大夫。從容風雅,好為談詠,常與朝廷名賢,泛舟洛水,以詩酒自娛。遷光祿大夫,端然養志,不歷權門,卒於京兆內史。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