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頁
秋,七月,癸丑,齊立肅宗子彥其為城陽王,彥忠為梁郡王。甲寅,以尚書令蘭陵王長恭為錄尚書事,中領軍和士開為尚書令,賜爵淮陽王。
士開威權日盛,朝士不知廉恥者,或為之假子,與富商大賈同在伯仲之列。嘗有一人士參士開疾,值醫云:「王傷寒極重,他藥無效,應服黃龍湯。」士開有難色。人士曰:「此物甚易服,王不須疑,請為王先嘗之。」一舉而盡。士開感其意,為之強服,遂得愈。
乙卯,周主還長安。
癸酉,劉以華山王凝為太傅。
司空章昭達攻梁,梁主與周總管陸騰拒之。周人于峽口南岩築安蜀城,橫引大索于江上,編葦為橋,以度軍糧。昭達命軍士為長戟,施于樓船上,仰割其索。索斷,糧絶,因縱兵攻安蜀城,下之。
梁主告急於周襄州總管衛公直,直遣大將軍李遷哲將兵救之。遷哲以其所部守江陵外城,自帥騎兵出南門,使步出北門,首尾邀擊陳兵,陳兵多死。夜,陳兵竊于城西以梯登城,登者數百人。遷哲與陸騰力戰拒之,乃退。
昭達又決龍川寧朔堤,引水灌江陵。騰出戰于西堤,昭達兵不利,乃引還。
八月,辛卯,齊主如晉陽。
九月,乙巳,齊立皇子恆為太子。
冬,十月,辛巳朔,日有食之。
齊以廣寧王孝珩為司徒,上洛王思宗為司空。復以梁永嘉王莊為開府儀同三司、梁王,許以興復,竟不果。及齊亡,莊憤邑,卒於鄴。
乙酉,上享太廟。
己丑,齊復威宗謚曰文宣皇帝,廟號顯祖。
丁酉,周鄭恆公達奚武卒。
十二月,丁亥,齊主還鄴。
周大將軍鄭恪將兵平越巂,置西寧州。
周、齊爭宜陽,久不決。勛州刺史韋孝寬謂其下曰:「宜陽一城之地,不足損益,兩國爭之,勞師彌年。彼豈無智謀之士,若棄崤東,來圖汾北,我必失地。今宜速于華谷及長秋築城以杜其意。脫其先我,圖之實難。」乃畫地形,且陳其狀。晉公護謂使者曰:「韋公子孫雖多,數不滿百。汾北築城,遣誰過之?」事遂不行。
齊斛律光果出晉州道,于汾北築華谷、龍門二城。光至汾東,與孝寬相見,光曰:「宜陽小城,久勞爭戰。今已舍彼,欲于汾北取償,幸勿怪也。」孝寬曰:「宜陽,彼之要衝,汾北,我之所棄。我棄彼取,其償安在!君輔翼幼主,位望隆重,不撫循百姓而極武窮兵,苟貪尋常之地,塗炭疲弊之民,竊為君不取也!」
光進圍定陽,築南汾城以逼之。周人釋宜陽之圍以救汾北。晉公護問計于齊公憲,憲曰:「兄宜暫出同州以為聲勢,憲請以精兵居前,隨機攻取。」護從之。
臨海王太建三年(辛卯,公元五七一年)
春,正月,癸丑,以尚書右仆射徐陵為左仆射。
丁巳,齊使兼散騎常侍劉環俊來聘。
辛酉,上祀南郊;辛未,祀北郊。
齊斛律光築十三城于西境,馬上以鞭指畫而成,拓地五百里,而未嘗伐功。又與周韋孝寬戰于汾北,破之。齊公憲督諸將東拒齊師。
二月,辛巳,上祀明堂。丁酉,耕藉田。
壬寅,齊以蘭陵王長恭為尉,趙彥深為司空,和士開錄尚書事,徐之才為尚書令,唐邕為左仆射,吏部尚書馮子琮為右仆射,仍攝選。
子琮素諂附士開,至是,自以太后親屬,且典選,頗擅引用人,不復啟稟,由是與士開有隙。
三月,丁丑,大赦。
周齊公憲自龍門渡河,斛律光退保華谷,憲攻拔其新築五城。齊太宰段韶、蘭陵王長恭將兵禦周師,攻柏谷城,拔之而還。
夏,四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壬午,齊以琅邪王儼為太保。
壬辰,齊遣使來聘。
周陳公純等取齊宜陽等九城,齊斛律光將步騎五萬赴之。
五月,癸亥,周使納言鄭詡來聘。
周晉公護使中外府參軍郭榮城于姚襄城南、定陽城西,齊段韶引兵襲周師,破之。六月,韶圍定陽城,周汾州刺史楊敷固守不下。韶急攻之,屠其外城。時韶臥病,謂蘭陵王長恭曰:「此城三百重澗,皆無走路;唯慮東直一道耳,賊必從此出,宜簡精兵專守之,此必成擒。」長恭乃令壯士千餘人伏于東南澗口。城中糧盡,齊公憲總兵救之,憚韶,不敢進。敷帥見兵突圍夜走,伏兵擊擒之,盡俘其眾。乙巳,齊取周汾州及姚襄城,唯郭榮所築城獨存。敷,愔之族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