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治通鑑 中 - 228 / 546
中國古代史類 / 司馬光 / 本書目錄
  

資治通鑑 中

第228頁 / 共546頁。

 大小:

 第228頁

朗讀:

趙廣、張尋等復謀反,伏誅。

太祖文皇帝中之上元嘉十七年(庚辰,公元四四零年)


  

春,正月,己酉,沮渠無諱寇魏酒泉,元絜輕之,出城與語;壬子,無諱執絜以圍酒泉。

二月,魏假通直常侍邢穎來聘。

三月,沮渠無諱拔酒泉。

夏,四月,戊午朔,日有食之。庚辰,沮渠無諱寇魏張掖,禿髮保周屯刪丹;丙戌,魏主遣撫軍大將軍永昌王健督諸將討之。

司徒義康專總朝權。上羸疾積年,心勞輒發,屢至危殆;義康盡心營奉,藥食非口所親嘗不進,或連夕不寐,內外眾事皆專決施行。性好吏職,糾剔文案,莫不精盡。上由是多委以事,凡所陳奏,入無不可;方伯以下,並令義康選用,生殺大事,或以錄命斷之。勢傾遠近,朝野輻湊,每旦府門常有車數百乘,義康傾身引接,未嘗懈倦。復能強記,耳目所經,終身不忘;好於稠人廣席,標題所憶以示聰明。士之幹練者,多被意遇。嘗謂劉湛曰:「王敬弘、王球之屬,竟何所堪!坐取富貴,復那可解!」然素無學術,不識大體,朝士有才用者皆引入己府,府僚無施及忤旨者乃斥為台官。自謂兄弟至親,不復存君臣形跡,率心而行,曾無猜防。私置僮六千餘人,不以言台,四方獻饋,皆以上品薦義康,而以次者供禦;上嘗冬月啖甘,嘆其形味並劣,義康曰:「今年甘殊有佳者。」遣人還東府取甘,大供禦者三寸。

領軍劉湛與仆射殷景仁有隙,湛欲倚義康之重以傾之。義康權勢已盛,湛愈推崇之,無復人臣之禮,上浸不能平。湛初入朝,上恩禮甚厚。湛善論治道,諳前代故事,敘致銓理,聽者忘疲。每入雲龍門,禦者即解駕,左右及羽儀隨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為常。及晚節驅煽義康,上意雖內離而接遇不改,嘗謂所親曰:「劉班方自西還,吾與語,常視日早晚,慮其將去;比入,吾亦視日早晚,苦其不去。」

殷景仁密言于上曰:「相王權重,非社稷計,宜少加裁抑。」上陰然之。

司徒左長史劉斌,湛之宗也;大將軍從事中郎王履,謐之孫也;及主簿劉敬文,祭酒魯郡孔胤秀,皆以傾諂有寵于義康;見上多疾,皆謂「宮車一日晏駕,宜立長君。」上嘗疾篤,使義康具顧命詔。義康還省,流涕以告湛及景仁。湛曰:「天下艱難,詎是幼主所禦!」義康、景仁並不答。而胤秀等輒就尚書義曹索晉咸康末立康帝舊事,義康不知也;及上疾瘳,微聞之。而斌等密謀,欲使大業終歸義康,遂邀結朋黨,伺察禁省,有不與己同者,必百方搆陷之,又採拾景仁短長,或虛造異同以告湛。自是主、相之勢分矣。

義康欲以劉斌為丹陽尹,言次,啟上陳其家貧。言未卒,上曰:「以為吳郡。」後會稽太守羊玄保求還,義康又欲以斌代之,啟上曰:「養玄保欲還,不審以誰為會稽?」上時未有所擬,倉猝曰:「我已用王鴻。」自去年秋,上不復往東府。

五月,癸巳,劉湛遭母憂去職。湛自知罪釁已彰,無復全地,謂所親曰:「今年必敗。常日正賴口舌爭之,故得推遷耳;今既窮毒,無復此望,禍至其能久乎!」乙巳,沮渠無諱復圍張掖,不克,退保臨松。魏主不復加討,但以詔諭之。

六月,丁丑,魏皇孫浚生,大赦,改元太平真君,取寇謙之《神書》雲「輔佐北方太平真君」故也。

太子劭詣京口拜京陵,司徒義康、竟陵王誕等並從,南兗州刺史、江夏王義恭自江都會之。

秋,七月,己丑,魏永昌王健擊破禿髮保周于番禾;保周走,遣安南將軍尉眷追之。

丙申,魏太后竇氏殂。


  

壬子,皇后袁氏殂。

癸丑,禿髮保周窮迫自殺。

八月,甲申,沮渠無諱使其中尉梁偉詣魏永昌王健請降,歸酒泉郡及所虜將士元絜等。魏主使尉眷留鎮涼州。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

上以司徒彭城王義康嫌隙已著,將成禍亂。冬,十月,戊申,收劉湛付廷尉,下詔暴其罪惡,就獄誅之,並誅其子黯、亮、儼及其黨劉斌、劉敬文、孔胤秀等八人;徙尚書庫部郎何默子等五人于廣州,因大赦。是日,敕義康入宿,留止中書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刺史杜驥勒兵殿內以備非常,遣人宣旨告義康以湛等罪狀。義康上表遜位,詔以義康為江州刺史,侍中、大將軍如故,出鎮豫章。

初,殷景仁臥疾五年,雖不見上,而密函去來,日以十數,朝政大小,必以咨之;影跡周密,莫有窺其際者。收湛之日,景仁使拂拭衣冠,左右皆不曉其意。其夜,上出華林園延賢堂,召景仁。景仁猶稱腳疾,以小床輿就坐;誅討處分,一皆委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