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國語譯註 - 182 / 203
中國古代史類 / 劉知幾 / 本書目錄
  

國語譯註

第182頁 / 共203頁。

 大小:

 第182頁

朗讀:

227講: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于齊,吾將許越成,而無拂吾慮。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諫曰:「不可許也。夫越非實忠心好吳也,又非懾畏吾兵甲之強也。大夫種勇而善謀,將還玩吳國于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諸夏之國①,以自傷也。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以憔悴,然後安受吾燼。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谷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為蛇將若何?」吳王曰:「大夫奚隆于越,越曾足以為大虞乎?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②乃許之成。將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成不盟。

【註釋】


  

①諸夏之國:周代王室所分封的諸國。夏,古代中國的自稱。②春秋:此處指吳國按古制舉行的春秋兩季的閲兵。

【譯文】

吳王夫差於是對大夫們說:「我將要實行征服齊國的宏大志向,為此我將允許越國講和的請求,你們不要干擾我的考慮。假如越國已經改弦更張,我還要求它什麼?假如越國不改正,從齊國返回後,我還可以整頓軍隊教訓它。」伍子胥勸告說:「不可以允許越國的求和。越國並非真心與吳國友好,也並非害怕懾服於我們軍隊的強大。越國的大夫文種勇敢而善於謀略,他是想玩弄吳國于股掌之上,以實現其野心。他本來就知道您崇尚武力,好勝心強,所以就用委婉動聽的話來放縱您的意志,讓您貪圖中原各國的安樂,以自取敗亡。使我們的軍隊疲憊,兵器損耗,民眾背棄逃亡,國力日趨衰竭,然後安安穩穩地收拾我們的殘局。越王重信義,愛民眾,四方的人都歸附於他。那裡年年豐收,國勢隆盛。現在我們還有力量戰勝他,好比一條小蛇,不打死它,長成了大蛇可怎麼辦?」吳王說:「子胥大夫何必把越國講得那麼強大,越國難道會成為我們的心腹大患嗎?如果越國不存在,那麼春秋兩季閲兵時,我向誰去炫耀我們的軍威呢?」於是就答應了越國的求和。兩國將要舉行盟誓時,越王又派諸稽郢推辭說:“你們認為盟誓有用嗎?先前盟誓時留在嘴邊的血跡還沒有干,足夠表示結盟的信義了。你們認為盟

誓沒有用嗎?君王可以放棄武力威脅,親自來役使我們就行了,何必看重鬼神的威力而看輕自己的力量呢?”吳王於是同意了,達成了講和的口頭協議而沒有舉行正式的盟誓。

夫差伐齊不聽申胥之諫


  
228講:吳王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申胥進諫曰:「昔天以越賜吳,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今越王勾踐恐懼而改其謀,舍其愆令,輕其徵賦,施民所善,去民所惡,身自約也,裕其眾庶,其民殷眾,以多甲兵。越之在吳,猶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夫越王之不忘敗吳,于其心也侙然,服士以伺吾閒。今王非越是圖,而齊、魯以為憂。夫齊、魯譬諸疾,疥癬也,豈能涉江、淮而與我爭此地哉?將必越實有吳土。“王其盍亦鑒於人,無鑒於水。昔楚靈王不君①,其臣箴諫以不入。乃築台于章華之上②,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罷弊楚國,以閒陳、蔡。不修方城乏內,逾諸夏而圖東國③,三歲于沮、汾以服吳、越④。其民不忍饑勞之殃,三軍叛王于乾谿⑤。王親獨行,屏營仿偟于山林之中,三日乃見其涓人疇⑥。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疇趨而進,王枕其股以寢于地。王寐,疇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覺而無見也,乃匍匐將入于棘闈⑦,棘闈不納,乃入芋尹申亥氏焉⑧。王縊,申亥負王以歸,而土埋之其室。此志也,豈遽忘于諸侯之耳乎?「今王既變鮌、禹之功,而高高下下,以罷民于姑蘇。天奪吾食,都鄙薦饑。今王將很天而伐齊。夫吳民離矣,體有所傾,譬如群獸然,一個負矢,將百群皆奔,王其無方收也。越人必來襲我,王雖悔之,其猶有及乎?」王弗聽。十二年,遂伐齊。齊人與戰于艾陵⑨,齊師敗績,吳人有功。

【註釋】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