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警示通言 - 231 / 246
古典小說類 / 馮夢龍 / 本書目錄
  

警示通言

第231頁 / 共246頁。

 大小:

 第231頁

朗讀:

卻說真君見孽龍神通廣大,敬來吳君處相訪,求其破蛟之策。吳君曰:「孽龍久為民害,小老素有翦除之心。但恨道法未高,莫能取勝。汝今既擒蛟黨,孽龍必然忿怒,愈加殘害,江南休矣!」真君曰:「如此奈何?」吳君曰:「我近日聞得鎮江府丹陽縣,地名黃堂,有一女真諶母,深通道術。吾與汝同往師之,叩其妙道,然後除此妖物,未為晚也。」真君聞言大喜,遂整行囊與吳君共往黃堂,謁見諶母。諶母曰:「二公何人?到此有何見諭?」真君曰:「弟子許遜、吳猛。今因江南有一孽龍精,大為民害,吾二人有心殄滅,奈法術殊欠。久聞尊母道傳無極,法演先天,逕來懇求,望指示仙訣,實乃平生之至願也。」言訖,拜伏于地。諶母曰:「二公請起,聽吾言之:君等乃夙稟奇骨,名在天府。昔者孝悌王自上清下降山東曲阜縣蘭公之家,謂蘭公曰:『後世晉代當出一神仙,姓許名遜,傳吾至道,是為眾仙之長。』遂留下金丹寶鑒、銅符鐵券,並飛步斬邪之法,傳與蘭公。復令蘭公傳我,蘭公又使我收掌,以待汝等,積有四百餘年矣。子今既來,吾當傳授于汝。」於是選擇吉日,依科設儀,付出銅符鐵券、金丹寶鑒,並正一斬邪之法,三五飛騰之術,及諸靈章秘訣,並各樣符篆,悉以傳諸許君。今淨明法、五雷法之類,皆諶母所傳也。諶母又謂吳君曰:「君昔者以神方為許君之師。今孝悌王之道,唯許君得傳,汝當退而反師之也。」

真君傳道已畢,將欲辭歸。心中暗想:「今幸得聞諶母之教,每歲必當謁拜,以盡弟子之禮。」此意未形於言,諶母已先知矣,乃對真君曰:「我今還帝鄉,子不必再來謁也。」乃取香茅一根,望南而擲,其茅隨風飄然。諶母謂真君曰:「子于所居之南數十里,看香茅落于何處,其處立吾廟宇,每歲逢秋,一至吾廟足矣。」諶母言罷,空中忽有龍車鳳輦來迎,諶母即凌空而去。其時吳、許二君望空拜送,即還本部。遂往尋飛茆之跡,行至西山之南四十里,覓得香茅,已叢生茂盛,二君遂於此地建立祠宇,亦以黃堂名之。令匠人塑諶母寶像,嚴奉香火,期以八月初三日必往朝謁。即今崇真觀是也,朝謁之禮猶在。真君亦于黃堂立壇,悉依諶母之言,將此道法傳授吳君。吳君反拜真君為師。自此二人始有飛騰變化之術。


  

回至小江,寓客店,主人宋氏見方外高人,不索酒錢,厚具相待。二君感其恭敬,遂求筆墨畫一松樹于其壁上而去。自二君去後,其松青鬱如生,風動則其枝搖搖,月來則其彩淡淡,露下則其色濕濕,往來觀者,日以千計。去則皆留錢謝之,宋氏遂至巨富。後江漲堤潰,店屋俱漂,惟松壁不壞。

卻說孽龍精被真君斬其族類,心甚怒,又聞吳君同真君往黃堂學法,於是命蛟黨先入吳君所居地方,殘害生民,為災降禍。真君回至西寧,聞蛟孽腥風襲人,責備社伯:「汝為一縣鬼神之主,如何縱容他為害?」社伯答曰:「妖物神通廣大,非小神能制。」再三謝罪。忽孽龍精見真君至,統集蛟黨,湧起十數丈水頭。那水波濤泛漲,怎見得好狠?

只聽得潺潺聲振谷,又見那滔滔勢漫天。雄威響若雷奔走,猛湧波如雪卷顛。千丈波高浸道路,萬層濤激泛山岩。冷冷如漱玉,滾滾似鳴弦。觸石滄滄噴碎玉,回湍渺渺漩渦圓。低低凸凸隨流蕩,大勢瀰漫上下連。

真君見了這等大水,恐損壞了居民屋宇田禾,急將手中寶劍,望空書符一道,叫道:「水伯,急急收水!」水伯收得水遲,真君大怒。水伯道:「常言潑水難收,且從容些!」真君欲責水伯,水伯大懼,須臾間將水收了,依舊是平洋陸地。


  
真君提着寶劍徑斬孽龍,那孽龍變作一個巡海夜叉,持槍相迎。這一場好殺:真君劍砍,妖怪槍迎。劍砍霜光噴烈火,槍迎鋭氣迸愁雲。一個是洋子江生成的惡怪,一個是靈霄殿差下的仙真。那一個揚威耀武欺天律,這一個禦暴除災轉法輪。真仙使法身驅霧,魔怪爭強浪滾塵。兩家努力爭功績,皆為洪都百萬民。

那些蛟黨見孽龍與真君正殺得英雄,一齊前來助戰。忽然弄出一陣怪沙來,要把真君眼目矇蔽,只見:似霧如煙初散漫,紛紛藹藹下天涯。白茫茫到處難開眼,昏暗暗飛時找路差。打柴的樵子失了伴,採藥的仙童不見家。細細輕飄如麥麵,粗粗翻覆似芝麻。世間朦朧山頂暗,長空迷沒太陽遮。不比塵囂隨駿馬,難言輕軟襯香車。此沙本是無情物,登時颳得眼生花。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