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聊齋誌異 上 - 8 / 170
古典小說類 / 蒲松齡 / 本書目錄 || 記錄本頁面 我的閱讀標記

聊齋誌異 上

第8頁 / 共170頁。

(1) 江西:清代行省名,轄境約當令江西省。

(2) 孝廉:這裡指舉人。孝廉為漢代選舉官吏的科目,孝指孝子,廉指廉潔之士,由郡國推舉,報請朝廷任用。明清科舉制度,舉人由鄉試產生,與漢代孝廉由郡國推舉相似,因稱舉人為孝廉。


  

(3) 禪(chán 饞)舍:僧舍。禪,佛家語,梵語音譯「禪那」的略稱,專心靜思的意思。舊時詩文常將與佛教有關的事物都冠以「禪」字,如禪房、禪堂等。

(4) 弘敞:寬闊明亮。敞,原作「廠(廠)」,據青柯亭刻本改。

(5) 掛搭:行腳僧(也叫遊方僧)投宿暫住的意思。也稱「掛褡」、“掛

單「、」掛錫“。褡,指僧衣;單,指僧堂東西兩序的名單;錫,指錫杖。

行腳僧投宿寺院,衣鉢和錫杖不能放在地上,而要掛在僧堂東西兩序名單下面的鉤上,故稱。(6) 肅衣,整衣,表示恭敬。

(7) 隨喜:佛家語,意思是隨已所喜,做些善事;指隨意向僧人佈施財物。

見《法華經。隨喜功德品》。後因稱遊觀寺院為隨喜。

(8) 志公:指南朝僧人保志。保志(418514 ),也作「寶志」,相傳自宋太始(465471 )初,他表現出種種神異的言行,齊、梁時王侯士庶視之為「神僧」。見《高僧傳。神異。梁京師釋保志》。

(9) 散花天女:佛經故事中的神女。《維摩詰經。觀眾生品》載,維摩潔室有一天女,每見諸菩薩聆聽講說佛法,就呈現原身,並將天花撒在他們身上,以驗證其向道之心:道心堅定者花不着身,反之則着身不去。(10)垂髫(t íao條)

:披髮下垂。古時十五歲以下兒童不束髮,因稱童稚為垂髫。這裡指未曾束髮的少女。

(11)說法:講說佛法。

(12)偏袒繞視者:此指和尚。偏袒,袒露右肩,詳《聊齋自志》注。(13)囅(chǎn 產)然:笑的樣子。《莊子。達生》:「桓公囅然而笑。」(14)次且(z īj ū資苴):同「趑趄」。進退猶豫。

(15)簪珥(ěr 耳):髮簪和耳環。

(16)上鬟:俗稱「上頭」。山東舊時習俗,女子臨嫁梳妝冠笄、插戴首飾,稱「上頭」。《城武縣誌》(道光十年):「于吉時為女冠笄作樂,名上頭。」

(17)蘭麝:蘭草和麝香。古時婦女熏香用品。

(18)吉莫靴:皮靴。吉莫,皮革。《北齊書。韓寶業等傳》:「臣向見郭林宗從塚中出,着大帽、吉莫靴,插馬鞭。」

(19)縲(l éi 累)鎖:拘繫犯人的鎖鏈。縲,黑繩。

(20)金甲使者:身着金制鎧甲的使者。

(21)絜(xié協):持。通「挈」。

(22)勿貽伊戚:意為不要自招罪罰。《詩。小雅。小明》:「心之憂矣,自治伊戚。」詒,通「貽」,遺留。伊,通「繄」(y ī),是。戚,優愁。

(23)反身鶚顧,反轉身來,瞋目四顧。鶚,猛禽,雙目深陷,神色凶狠。

(24)語論:談論。語,交相告語。

(25)局蹐(j új í局脊):畏縮恐懼而蜷曲。局,同跼,屈曲。蹐,兩足相疊。

(26)檀越:也作「檀那」,梵語「陀那鉢底」的音譯,義譯為「施主」,指向寺院施捨財物的俗家人。

(27)灰心木立:心如死灰,形似搞木。灰心,是說心沉寂如死灰;木立,是說站立着象枯幹的木頭,沒有知覺。《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28)螺髻翹然:螺形髮髻高高翹起,為已婚婦女的髮式。

(29)此言類有道者:說出這樣話的,象是一位深通哲理的人。有道,謂深明哲理。

(30)老婆心切:教人心切。佛家稱教導學人親切叮嚀者曰老婆,寓慈悲之意。


  

《景德傳燈錄》卷十二載,唐代義玄禪師初投江西黃檗山參希運大師。

義玄問黃檗「如何是祖師西來意?」「黃檗便打,如是三問,三遭打。」黃檗意欲以此令其自悟,而義玄不解其意,辭去,往參大愚撣師。大愚說:“黃

檗恁麼老婆,為汝得徹困,猶覓過在。「義玄頓時領悟到希運的用意,隨即返回黃檗山受教。黃檗問云:」汝回太速生。「義玄云:」只為老婆心切。“

山魈(1)

孫太白嘗言:其曾祖肄業于南山柳溝寺(2)。麥秋旋裡(3) ,經旬始返。

啟齋門,則案上塵生,窗間絲滿。命仆糞除(4) ,至晚始覺清爽可坐。乃拂榻陳臥具,扃扉就枕(5) ,月色已滿窗矣。輾轉移時,萬籟俱寂(6)。忽聞風聲隆隆,山門豁然作響。竊謂寺僧失扃。注念間(7) ,風聲漸近居廬,俄而房門闢矣。

大疑之。思未定,聲已入屋;又有靴聲鏗鏗然,漸傍寢門。心始怖。

俄而寢門闢矣。急視之,一大鬼鞠躬塞入,突立榻前,殆與梁齊。面似老瓜皮色;目光睒閃(8) ,繞室四顧;張巨口如盆,齒疏疏長三寸許(9) ;舌動喉鳴,呵喇之聲,響連四壁。公懼極;又念咫尺之地,勢無所逃,不如因而刺之。乃陰抽枕下佩刀,遽拔而斫之,中腹,作石缶聲(10)。 鬼大怒,伸巨爪攫公。公少縮。

鬼攫得衾,捽之,忿忿而去,公隨衾墮,伏地號呼。家人持火奔集,則門閉如故,排窗入,見狀,大駭。扶曳登床(11),始言其故。共驗之,則衾夾于寢門之隙。

啟扉檢照,見有爪痕如箕,五指着處皆穿。既明,不敢復留,負笈而歸(12)。後問僧人,無復他異。

【註釋】

(1) 山魈(xiāo 消):也作「山臊」。傳說中的山怪。《正字通》引《抱朴子。登涉篇》:「山精形如小兒,獨足向後,夜喜犯人,名曰魈。」今本《抱朴子》「魈」作「魈」。《荊楚歲時記》、東方朔《神異經》「魈」並作「臊」。

山東民間視為惡鬼,方志中多載春節燃爆竹以驅山魈事。如《商河縣誌》:「正月元旦……五更燃爆竹,以驅山魈。」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