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太平廣記 三 - 123 / 150
中國古代史類 / 李昉 / 本書目錄
  

太平廣記 三

第123頁 / 共150頁。

 大小:

 第123頁

朗讀:

日南郡的南邊,有淫泉水流入河中。說是淫泉的水是從地裡浸淫出來,聚集在一塊兒形成一眼泉,所以叫淫泉。也有的說,這泉水水質甜軟,男人與女人喝了就淫亂。淫泉的發源地,水少又淺,撩起衣服就可以淌過去。水大的地方可以兩條船並排而行,忽而彎曲,忽而筆直,順流而下。泉水拍激石頭聲音,彷彿人在歌唱,在歡笑。聽到這種聲音的人心旌蕩漾,頓生淫亂的慾望,所以民間叫它淫泉。當時有一群群金色的野鴨、大雁在淫泉的沙灘上或水中戲嘻着,有人用捕鳥的網捕獲到了野鴨,竟是真金的。秦末農民起義毀壞酈山陵墓,有人在野外行走,看見金野鴨向南面飛去,一直飛到了淫泉。吳末帝寶鼎元年,張善做日南郡的太守。當時有郡民得到金野鴨,獻給了太守張善。張善知道得多,懂得的廣,考證製做它的年月,正是秦始皇墓的金野鴨。當年秦始皇為自己修建酈山陵墓,聚斂天下奇瑰異寶。陵墓建成以後,建造陵墓的工人活着就被埋進裡面,做了他的殉葬品。秦始皇陵中埋藏着所有從遠方運來的奇珍異寶。墓中修造了江、海、川、溝渠並且錯落建造了一些假山。水中的船隻是用沙棠沉檀木做成的,用金、銀做野鴨大雁,用各種琉璃寶石做成龜、魚。又在海中做玉象,黥魚口裡銜着火齊珠當作星辰,用來代替蠟燭。光芒四射,滿塚生輝,精靈之氣宏偉壯觀。建造陵墓的能工巧匠都被活埋在裡面。墓中還排列着許多燈燭,光芒耀眼,彷彿明亮的太陽一般。先前埋在墓內的工匠,到墓被打開時全都沒有死。這些能工巧匠們,在墓內把石頭雕琢成龍鳳仙人的象,並作辭刻碑以告後人。漢朝初年發掘這個陵墓時,查驗各種史與傳,全都沒有龍鳳仙人守喪的記載,就知道是被活埋在裡面的匠人所做的,後人又將這些事情寫成碑文刻在碑上。而且文辭多是憎怨始皇殘酷的話語,就稱作「怨碑」。司馬遷寫《史記》時,把這一段省略去,沒有記錄在裡面。

新豐


  

高祖既作新豐,並移舊社。街巷棟宇,物色如舊。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鷄鴨于通衢望途,亦竟識其家。匠人朝寬所為也。移者皆喜其似而憐之,故競加賞贈,月餘致累百金。(出《西京雜記》)

【譯文】

漢高祖七年,因太上皇思鄉,於是漢高祖劉邦命令在驪邑按着豐縣街裡的格式建造新城,稱作新豐,並遷來了豐縣的老百姓。新城的大街小巷,房屋建築,各色什物都和原來豐縣的一樣。男女老少,手拉著手相攙扶着聚集路邊,他們一看便各自認出了自家的房子。把狗羊鷄鴨放在四通八達的大道上,它們也都爭搶着往自己的家裡跑。這一切都是匠人朝寬倣傚豐縣建造的。這裡的一切都和豐縣一樣,從豐鄉移居到這裡的人非常高興,並且很愛惜這裡的一切。所以大家都比賽着加倍賞賜或贈送禮物給朝寬。一個多月,朝寬便收到了價值百金的禮物。

張衡

後漢張衡字平子,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之,圓徑八尺,蓋合隆起,形如酒樽,飾以篆文及山龜鳥獸之狀。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八龍首,各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樽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震,則樽動機發,龍吐丸而蟾蜍銜之。震動激揚,伺者因此覺知。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動之所在。儀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曾一龍發機而地不動。京師學者,初咸怪其無征。數日驛至,果地動。於是皆服其神妙。(出《後漢書》)

【譯文】

後漢人張衡,字平子。他製造了一台候風地動儀。地動儀是用精煉的銅鑄成的。圓徑八尺,蓋合高隆起來,形狀象個大酒杯。上面繪製有篆文、山龜、鳥獸等圖案作為裝飾。中間有一根總柱和周圍八根分柱用機關相連接。外有八個龍頭。每頭龍口中含一枚銅丸,下面有蹲伏着的蟾蜍,張口接着。它的小機關製作精巧,都藏在樽的裡面,蓋上蓋後,非常嚴密沒有一點縫隙。如果發生地震,就引起樽動,牽引裡面機關起動,龍吐銅丸,落在蟾蜍口中。震動激烈,觀察它的人就知道有了情況。一頭龍的機關發動,而另外七頭不動,找出它的方向,就知道了地震發生在哪裡。地動儀測地震非常準確,好象神物一般。在史書、典籍的記載中從來沒有過象候風地動儀這樣的儀器。曾經有一次,有一頭龍的機關發動了,而它所指方向的地方沒有發生地震。當時,京城中的學者們,一開始都責怪地動儀測出的結果不准確。幾天後,驛吏來報,那個地方果然發生了地震。於是人們都信服地動儀的神妙!

王肅

王肅造逐鼠丸。以銅為之,晝夜自轉。(出《酉陽雜俎》)

【譯文】

王肅造驅鼠丸,用銅做成的,白天黑夜不停地自己轉動。凌

雲台

凌雲台樓觀極精巧。先稱平眾材,輕重當宜,然後造構。乃無錙銖相負揭。台雖高峻,恆隨風搖動,而終無崩殞。魏明帝登台,懼其勢危,別以大材扶持之,樓即便頽壞。論者謂輕重力偏故也。(出《世說》)

【譯文】

凌雲台建造的非常精巧。在建造這座樓台時,先把所有的材料,都稱量平衡好,使它們輕重得當,然後再開始建造。這樣。相互之間就連極輕微重量的負擔都沒有。凌雲台雖然高峻,卻常常隨風搖動,而且竟然沒有塌陷。魏明帝曹叡要登凌雲台,卻懼怕它那高聳入雲,隨風搖動欲倒的樣子,就讓另用大材支撐住它。不料這時,樓台卻立刻倒塌毀壞了。當時有人評論這件事說:這是輕重力量不平衡造成的啊!


  
陳思王

魏陳思王有神思,為鴨頭構浮于九麴酒池。王意有所勸,鴨頭則回向之。又為鵲尾杓,柄長而直,王意有所到處,于樽上鏇之,鵲則指之。

【譯文】

魏人陳思王常常有奇想,他製做了一柄鴨頭形狀的杓子,把它放在九麴酒池裡,陳思王心裡想讓誰喝酒,鴨頭就旋轉到那個人的方向。陳思王還製做了一柄鵲尾形狀的杓子,它的把又長又直。陳思王心中想到哪裡,在酒杯上旋轉杓子,鵲尾就指向哪裡。

吳夫人

吳主趙夫人,趙達之妹也。善畫,巧妙無雙。能于指間,以彩絲織為雲龍虯鳳之錦。大則盈尺,小則方寸,宮中謂之「機絶」。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作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江湖方岳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鄉。」列萬國于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乃進于吳主。時人謂之「針絶」。雖棘刺木猴,雲梯飛鳶,無過此麗也。權居昭陽宮,倦暑,乃褰紫綃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貴也。」權使夫人指其意思焉,答曰:「妾欲窮慮盡思,能使下絹帷而清風自入,視外無有蔽礙。列侍者飄然自涼。若馭風而行也。」權稱善。夫人乃析發,以神膠續之。神膠出鬱夷國,接弓弩之斷弦者。百斷百續,乃織為羅縠。累月而成,裁之為幔。內外視之,飄飄如煙氣輕動,而房內自涼。時權尚在軍旅,常以此幔自隨,以為征幕。舒之則廣縱數丈,卷之則可內于枕中。時人謂之「絲絶」。故吳有三絶,四海無儔其妙。後有貪寵求媚者,言夫人多耀於人主,因而致退黜。雖見疑墜,猶存錄其巧工。及吳亡,不知所在。(出王子年《拾遺記》)

【譯文】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