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頁
在這同時,個人主義滲入了哲學裡面。笛卡爾的基本確實項「我思故我在」使認識的基礎因人而異,因為對每個人來講,出發點是他自己的存在,不是其他個人的存在,也不是社會的存在。他強調清晰、判然的觀念可靠,這也異曲同工,因為通過內省我們才以為發現自己的觀念是否清晰、判然。笛卡爾以來的哲學,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思想上的個人主義一面。
不過這個總的立場也有各種式樣,在實際上有很不同的結果。典型的科學發現者的思考方式帶有的個人主義,份量或許算最少了。他如果得出一個新的理論,那完全因為這理論在他看來是正確的;他不向權威低頭,因為假使如此,他會繼續承認前人的理論。同時,他依據的是一般公認的真理標準;他希望不仗自己的威望而憑在旁人個人覺得可信的道理,讓旁人信服。在科學中,個人與社會之間的任何衝突按本質講都是暫時的衝突,因為籠統地說,科學家們全承認同樣的知識標準,所以討論和研究到末了通常能達成意見一致。
不過這是近代的事態發展;在伽利略時代,亞里士多德與教會的威信依然被認為和感覺提供的證據至少一樣有力。這說明科學方法中的個人主義成分儘管不顯著,仍舊是固有的。
初期自由主義在有關知識的問題上是個人主義的,在經濟上也是個人主義的,但是在情感或倫理方面卻不帶自我主張的氣味。這一種自由主義支配了十八世紀的英國,支配了美國憲法的創製者和法國百科全書派。在法國大革命期間,它的代表者是比較穩健的各黨派,包括吉倫特黨;但是隨這些黨派的覆滅,它在法國政治中絶跡了一代之久。在英國,拿破崙戰爭後,它隨邊沁派及曼徹斯特學派的興起再度得勢。自由主義在美國一向成功最大,在美國因為沒有封建制度和國家教會的阻礙,從
1776年到現在,或者至少到
1933年,這一種自由主義一直占優勢。
有一個新的運動逐漸發展成了自由主義的對立面,它由盧梭開端,又從浪漫主義運動和國家主義獲得力量。在這個運動中,個人主義從知識的領域擴張到了熾情的領域,個人主義裡的無政府主義的各個方面明顯化了。卡萊爾和尼采所發揚的英雄崇拜是這流哲學的典型。有各色各樣的成分聚結其中。有對初期工業制社會的厭惡,對它所產生的醜象的憎恨和對它的殘酷暴行的強烈反感。有對中世紀的鄉愁式的懷戀,由於憎惡近代,把中世紀理想化了。又有一種成分,就是企圖把維護教會與貴族的日漸衰落的特權,和保衛工資收入者反抗工廠主的壓榨這兩樣事結合起來。還有這種成分:在國家主義的名義下,在保衛「自由」的戰爭之光榮顯赫這個旗號下,激烈維護反叛權。拜倫是這個運動的詩人;費希特、卡萊爾、尼采是它的哲學家。
但是,由於我們不能人人過英雄領袖的生涯,我們不能人人讓我們的個人意志伸張,所以這種哲學也像其它各種的無政府主義一樣,一經採用,不可避免地要造成那最成功的「英雄」的獨裁統治。而等他的暴政一確立起來,他對旁人就要壓制他賴以取得權力的那種自我主張倫理觀。因此,這種人生論全部是自我反駁的,就是說採納它付諸實踐,結果要實現迥然不同的局面:個人受到苛酷鎮壓的獨夫專制國家。
還有另外一派哲學大體上講是自由主義的一個旁支,那就是馬克思的哲學。我在後文裡要討論馬克思,目前只須把他記住就是了。
關於自由主義哲學的最早的詳徹論述,見于洛克的著作;
洛克在近代哲學家當中固然決不算頂深刻的人,卻是影響最大的人。在英國,洛克的見解與大多數智力發達的常人的見解十分諧調,因此除開在理論哲學中,很難追尋它的影響;反之在法國,洛克的見解在實踐方面引起了反抗現存政體,在理論方面造成了與風靡的笛卡爾主義的對立,因此它明顯地對形成事態過程起了不小的作用。這是下述普遍原理的一個實例:政治、經濟先進的國家裡發展起來的哲學,在它的出生地無非是流行意見的一個澄清和系統化,到別的地方可能成為革命熱血的源泉,最後會成為現實革命的源泉。調節先進國政策的一些原則傳揚到比較落後的國家,主要是通過理論家。在先進的國家,實踐啟發理論;在落後的國家,理論鼓起實踐。移植來的思想所以很少像在舊土一樣成功,這點差別也是其中一個理由。
未講論洛克的哲學以前,我們先來回顧在十七世紀的英國對形成他的見解有影響的一些景況。
內戰時期國王與國會的爭鬥,使英國人從此永遠愛好折衷和穩健,害怕把任何理論推到它的邏輯結論,這種根性支配英國人一直到現代。長期國會力爭的方針大計,最初得到絶大多數人的擁護。國會方面希圖廢止國王核准貿易獨占的權限,並且讓他承認國會的課稅專權。國會希求在英國國教會內部,給受到大主教勞德迫害的一些意見和宗教儀式以自由;主張國會應當按一定期間開會,不可只在國王感到它的協助缺少不得的偶而時機才召開。國會反對肆意逮捕,反對法官一味迎奉國王的意願。但是有不少的人雖然願意為這些目標進行鼓動,卻不肯對國王興兵動武,這在他們看來是叛逆和瀆神的行為。等到實際上戰爭一爆發,勢力的分劃就比較接近相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