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西方哲學史 - 201 / 341
西洋哲學類 / 羅素 / 本書目錄
  

西方哲學史

第201頁 / 共341頁。

 大小:

 第201頁

朗讀:

奧卡姆的維廉是聖托馬斯以後的一個最重要的經院哲學家。關於他的生平我們知道得極不全面。他可能生於公元12901300年間;死於410日,不是1349年就是1350年,其年份是不確實的。(公元1349年黑死病大為流行,因而他很有可能是死於這個年份。)許多人說他生於蘇黎的奧坎姆,但戴利勒‧伯恩斯卻說他生於約克郡的奧坎姆。他先在牛津,然後去到巴黎,他在那裡先是當了鄧斯‧司各脫的學生,然後更變成他的競爭者。在安貧的問題上,他被捲入弗蘭西斯教團與教皇約翰二十二世之間的爭論。教皇得到該教團總管西塞納人米凱爾的支援;對屬靈派進行迫害。過去有過這樣一種協定,按此凡是捐輸給托鉢僧的財產均須由托鉢僧轉獻於教皇,教皇准許托鉢僧享有財產的實利,而不犯有產罪。這種協定為教皇約翰二十二世所廢止,他主張他們應該承認公開的所有權為合法。該教團中的大多數人在西塞納人米凱爾領導下起來反抗。奧卡姆原先被教皇召往阿維農去答辯有關化體問題所遭到的異端嫌疑,這時他和另外一名重要人士巴都阿人馬西哥利歐附和了西塞納人米凱爾。他們三人一併于公元1328年受到破門處分,並逃出阿維農,托庇于皇帝路易的權威下。路易是兩個帝位爭奪者中的一個;他得到德意志的支持,另一個則得到教皇的支持。教皇把路易開除教籍,於是路易向全教會議控訴了教皇。教皇本人被指控為異端。

據說奧卡姆謁見皇帝時曾這樣說「請你用刀劍保護我,而我將要用筆保護你。」不管怎樣,他與巴都阿人馬西哥利歐在皇帝保護下定居于慕尼黑,並在那裡寫了一些相當重要的政治論文。皇帝于公元1338年死去,奧卡姆的事蹟便不詳了。


  

有人說他與教會妥協了,但這種說法似無根據。

神聖羅馬帝國也不再象霍恩施陶芬朝代時的景況了;教廷的外貌雖似繼續向大處發展,卻受不到以前享有的那種尊敬。克萊門特五世在十四世紀初葉把教廷遷往阿維農,教皇從此在政治上變為法蘭西國王的臣屬。神聖羅馬帝國沒落得尤其顯著;由於英格蘭和法蘭西的強盛,它甚至無法主張先前那種空有其名的普遍統治權;另一方面,由於教皇對法蘭西王的屈從,也削弱了教皇對俗世事務的普遍要求。所以教皇與皇帝間的衝突實質上就是法蘭西與德意志間的衝突。愛德華三世統治下的英格蘭正與法蘭西交戰,因而同德意志締結了盟約;這也就使英格蘭變為一個敵視教皇的國家。教皇的敵人們要求召集一次全教會議——這是被認為高於教皇的唯一教會權威。

這時教皇反對派的性質也有了變更。他們不再只是擁護皇帝了,他們特別在有關教會管理問題上帶出了一付民主主義的腔調。這曾給予他們一種終於導向宗教改革的新力量。

但丁(公元12651321),作為一位詩人雖是一個偉大的革新家,但作為一個思想家,卻有些落後於時代。他的著作《君主制論》在觀點方面是屬於基伯林派的,假若出現于一個世紀以前倒可能更合時宜些。他認為皇帝和教皇都是獨立的,並且二者都是因神授命的。在‧神‧曲裡,他的撒但有三張嘴,它們長期咀嚼着,加略人猶大,布魯圖斯和喀修斯,他們三個都是叛徒,第一個背叛了基督,其餘兩人背叛了凱撒。但丁的思想不僅就其思想本身來論,即使就其為一個俗人的思想而論也是有趣的;然而他的思想卻不僅沒有影響,而且還陳腐得不堪救藥。

巴都阿人馬西哥利歐(公元12701342)與此相反,創造了一種反對教皇的新形式,皇帝在其中扮演了一個主要具有修飾性權威者的角色。他不僅是奧卡姆的維廉的密友,而且還影響過這人的政治思想。在政治方面,他比奧卡姆更為重要。他認為人民的大多數才是立法者,而這大多數人是有權懲罰君王的。他又將群眾主權的理論應用於教會,並且在群眾中包括了俗眾。各地應該成立包括俗眾的地方宗教會議,並由他們來選舉代表參加全教會議。只有全教會議才有權施行破門處分,並對聖經作出權威的解釋。這樣,所有信徒在決定教義時便都有一份發言權。教會不該有屬世的權限;未經市民同意不得施行破門處分;而教皇也不能享有特權。

奧卡姆沒有達到馬西哥利歐那樣高的水平,然而他也創出一套選舉全教會議的徹底民主的方案。


  

公元十五世紀初葉在有必要平復大分裂的當時,宗教會議運動已臻于發展的頂峰。但當它完成這一任務後,便又陷入了低潮。宗教會議運動的立場,有如在馬西哥利歐處所見,是與以後新教徒在理論上改採取的立場,有所不同的。新教徒要求個人判斷的權限;並不情願屈從于任何一個全教會議。

他們認為宗教信仰,不應由任何管轄機構加以裁決。與此相反,馬西哥利歐則仍以保存天主教信仰的統一為目的,但卻希望用民主方式,不用教皇專制來付諸實現。在實踐上,大多數新教徒于取得政權後,只是以國王代替了教皇,因而是既沒有保障個人判斷的自由,又沒有保障決定教義問題的民主方式。但在他們反對教皇時,卻在宗教會議運動的原則中找到了支援。在所有經院哲學當中只有奧卡姆受到路德的器重。應當指出,即便在新教國家中,新教徒中很大一部分人仍舊固持着個人判斷的教義。這正是英國內戰期間,獨立會與長老會之間的主要差別。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