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蜀山劍俠 卷二下 - 176 / 368
武俠科幻類 / 平江不肖生 / 本書目錄
  

蜀山劍俠 卷二下

第176頁 / 共368頁。

 大小:

 第176頁

朗讀:

大師命起,把經歷之事問了一遍,才和顏訓誡道:"聽你所陳,尚無大過,外功建立尤多,不負為師期許。只為村民除害一節,未見惡人,先啟殺機,事前事後,未動一毫惻隱,有些不合。所幸情真罪當,不曾妄殺。事已過去,以後臨事多加戒懼,以免一時躁妄氣盛,誤人誤己。

李道友所說之事,原有前約。偏值這佛道兩家,數百年難遇良機在邇,凡修上乘功果的道友,臨期都有所修為,不能分身。聖陵異寶,恰在此時出世,好似特為要被古妖屍暫時攘劫去的一般。我與各道友既難屆時前往,能代往者絶少。


  

便是知道此寶來歷的人,也只我和優曇、極樂、東海三仙數人而已,就連嵩山白、朱二友,也未必能詳底細,何況其他。昔年李道友因妖屍新增惡黨,恐異寶落在妖屍手中,不等年滿,先期出世,為禍人間,曾與我在不周山舊址,擺列先天聖卦,詳參原始,追溯萬年前聖蹟,冥心搜卜,推解過去前因,算出此寶終當落在你的手中。異日光大吾門,並助峨眉長幼兩輩道友驅邪正果。他極欲玉汝于成,曾為你費了四十九日苦功,煉成一道大衍神符,以備入聖陵內寢時,避免壁間所伏神弩之厄。

此事只對三仙中的玄真子談起過,此外絶少人知。當時我因你開元寺轉劫在即,沒對你說。我原意數由前定,此寶該有這一番魔劫,主于失而復得,先期趕去,未必得手。

繼而一想,李道友向主人定勝天,他自己便是以虔心毅力,戰勝群魔,化除三災五劫及諸苦難,終於煉就元嬰,成了正果。他既是盛意殷殷,加以你前生魔孽太重,注定諸般苦厄險難,終以一一經歷的為是,這才決計命你試一為之。成固大佳,少卻許多災累,又將此二異寶早得到手,免被妖孽竊去,多所周折;不成也可即此下手,跟蹤追往奪回,兔令為禍生災,可抵卻你不少功行。至多不過受些驚恐困難,終仍因禍得福。

你就不遇李道友,我也要在三數日內用心息通靈之法,召你速歸受命。那白陽山三妖屍,我和諸道友久有意將其除去。一則因通靈詭秘,藏伏有術,除時費手,不比別的妖物頃刻可了。當初白陽真人用盡心力,與之苦鬥多日,也只將其父子制伏,不能立時除去,其難可想。

二則運數未終,惡行未著。三則你轉劫以來所積外功,還差得多,正好藉此成全。你此去全仗知機神速,吉凶禍福各參其半。到時寶物如已為妖屍下手盜去,固應乘其未能詳解二寶妙用,即時趕往。

幸而得手,更是機不可失,飛速前往白陽山,仗新舊諸寶法力,掃蕩妖穴,一舉成功;免致觸機先遁,隱跡黃壤,潛伏地肺,無從搜索,貽禍無窮。聖陵靈符失效,約在距今第九天上,最好先期趕去。適卜一卦,你的魔障甚多,早去更多險難,晚了又必無濟。幾經推算比較,只有近期前二日去稍妥。

但是中途仍不免有人橫加阻撓。如遇仇家,可用本門仙遁,用法寶護身避去,暫且忍辱不理。聖陵神符應在後三日內夜間亥子之交失效。由此起行,你禦劍飛行,當日可至。

為防妖屍,在距今第七日動身,早到兩天。候至夜半,如見迅雷、疾風、暴雨大作,陵上有千萬道五色光華上升霄漢,便是時候。可先謁拜聖陵,虔誠默祝之後,再用本門靈符護身,由土遁直達內寢,二次拜謁聖帝。此時如見陵內有甚異狀,你所有法寶俱不可妄用,只須將李師叔大衍神符祭起,便能止住兩壁四十九枝先天一氣子母神弩。

急速起身,先請下聖帝座前所懸吳天寶鑒。此鑒道家稱為太虛神鏡,具有先天妙用。到手後,再用此鑒照向九鼎當中一座小鼎,以免鼎側有甚妙用,發動難制,那便是開闢以來至寶九疑神鼎。二寶到手,隨即趕往白陽除妖,到即成功,最為順手。

如若事有差誤,為妖屍捷足先登,便費事艱難多了。事在人為,好自為之。"


  

楊瑾跪謝師恩之後,芬陀大師又把妖屍鳩後、無華氏、戎敦父子與白陽真人苦鬥情形,後來與四凶中的妖屍窮奇、妖道金花教主鐘昂之子鐘敢師徒勾結,狼狽為奸,以及各個道行深淺,所用法寶如何告知,大半已詳前書,茲不再贅。

楊瑾一一領命,記在心裡。候至第七日一清早,知啟行之期已屆,便向芬陀大師拜別。

大師道:"你前生好殺,仇家本多,俱欲殺你而甘心。轉劫後隱卻本來行藏,暫雖無人知底,自從領命下山行道,你見為師因你而延遲多年飛昇,急功心盛,樹敵越眾,日時一久,當然被明眼人窺破。今已各派傳說,知你是凌雪鴻轉世,益發嫉恨切骨。前卜之卦,許飛娘因你屢壞她事,毒恨不解。

她為人詭詐,不敢惹我,知你專一獨自行道,素無同伴,意欲乘我鞭長莫及,出你不意,伺隙暗害。自在仙霞嶺與你鬥法,被李道友神雷驚走,便向各地傳揚:當年大仇,轉劫重生,對各異派中人,比前還要厲害,一面到處約請同惡中的能手,一面又將業已隱匿多年不出的兩個大仇家明勸暗激,勾引出來,與你為難。近又託人向赤身教主鳩盤婆借來索影晶盤,窺查你的行蹤,竟查出你已迴轉龍象庵。偏你性喜遊覽,一下山行道,先是由川邊起始,直赴滇黔,然後道出衡湘、武漢,由河南驛路入京,再順山東官道南下,繞行皖、贛等省,遍歷大江南北。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