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王陽明全集 - 123 / 462
古典散文類 / 王陽明 / 本書目錄
  

王陽明全集

第123頁 / 共462頁。

 大小:

 第123頁

朗讀:

原靜雖在憂苦中,其學問功夫所謂「顛沛必於是」者,不言可知矣,奚必論說講究而後可以為學乎?南元善曾將原靜後來論學數條刊入《後錄》中,初心甚不欲渠如此,近日朋輩見之,卻因此多有省悟。始知古人相與辯論窮詰,亦不獨要自己明白,直欲共明此學于天下耳。蓋此數條,同志中肯用功者,亦時有疑及之,然非原靜,則亦莫肯如此披豁吐露;就欲如此披豁吐露,亦不能如此曲折詳盡。故此原靜一問,其有益於同志,良不淺淺也。

自後但有可相啟發者,不惜時寄及之,幸甚幸甚!


  

近得施聘之書,意向卓然出於流輩。往年嘗竊異其人,今果與俗不同也。閒中曾相往複否?大事今冬能舉得,便可無他絆系,如聘之者,不妨時時一會。窮居獨處,無朋友相砥切,最是一大患也。

貴鄉有韋友名商臣者,聞其用工篤實,尤為難得,亦曾一相講否?

答甘泉

丙戌

音問雖疏,道德之聲無日不聞于耳,所以啟瞶消鄙者多矣。向承狂生之諭,初聞極駭,彼雖愚悖之甚,不應遽至于爾。既而細詢其故,良亦有因。近復來此,始得其實。

蓋此生素有老佛之溺,為朋輩所攻激,遂高自矜大,以誇愚泄憤。蓋亦不過怪誕妖妄如近世方士呼雷斬蛟之說之類,而聞者不察,又從而增飾之耳。近已與之痛絶,而此生深自悔責,若無所措其躬。賴其資性頗可,或自此遂能改創,未可知也。

學絶道喪之餘,苟以是心至,斯受之矣。忠信明敏之資,絶不可得。如生者,良亦千百中之一二,而又復不免于陷溺若此,可如何哉!可如何哉!龔生來訪,自言素沐教極深,其資性甚純謹,惜無可以進之者。今復遠求陶鑄,自此當見其有成也。

答魏師說

丁亥

師伊至,備聞日新之功,兼得來書,志意懇切,喜慰無盡!所云「任情任意,認作良知,及作意為之,不依本來良知,而自謂良知者,既已察識其病矣。」意與良知當分別明白。凡應物起念處,皆謂之意。意則有是有非,能知得意之是與非者,則謂之良知。

依得良知,即無有不是矣。所疑拘于體面,格於事勢等患,皆是致良知之心未能誠切專一。若能誠切專一,自無此也。凡作事不能謀始與有輕忽苟且之弊者,亦皆致知之心未能誠一,亦是見得良知未透徹。

若見得透徹,即體面事勢中,莫非良知之妙用。除卻體面事勢之外,亦別天良知矣。豈得又為體面所局,事勢所格?即已動于私意,非復良知之本然矣。今時同志中,雖皆知得良知無所不在,一涉酬應,便又將人情物理與良知看作兩事,此誠不可以不察也。

與馬子莘

丁亥

連得所寄書,誠慰傾渴!締觀來書,其字畫文彩皆有加于疇昔,根本盛而枝葉茂,理固宜然。然草木之花,千葉者無實,其花繁者,其實鮮矣。邇來子莘之志,得無微有所溺乎?是亦不可以不省也!良知之說,往時亦嘗備講,不審邇來能益瑩徹否?明道去:「吾學雖有所受,然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認出來。」良知即是天理。

體認者,實有諸己之謂耳。非若世之想像講說者之為也。近時同志,莫不知以良知為說,然亦未見有能實體認之者,是以尚未免于疑惑。蓋有謂良知不足以盡天下之理,而必假於窮索以增益之者,又以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須以良知講求其所謂天理者,而執之以為一定之則,然後可以率由而無弊。

是其為說,非實加體認之功而真有以見夫良知者,則亦莫能辯其言之似是而非也。莆中故多賢,國英及志道二三同志之外,相與切磋砥礪者,亦復幾人?良知之外,更無知;致知之外,更無學。外良知以求知者,邪妄之知矣;外致知以為學者,異端之學矣。道喪千載,良知之學久為贅疣,今之友朋知以此事日相講求者,殆空谷之足音歟!想念雖切,無因面會一罄此懷,臨書惘惘!不盡。


  
與毛古庵憲副

丁亥

亟承書惠,既荷不遺,中間歉然下問之意,尤足以仰見賢者進修之功勤勤不懈,喜幸何可言也!無因促膝一陳鄙見,以求是正,可勝瞻馳!

凡鄙人所謂致良知之說,與今之所謂體認天理之說,本亦無大相遠,但微有直截迂曲之差耳。譬之種植,致良知者,是培其根本之生意而達之枝葉者也;體認天理者,是茂其枝葉之生意而求以復之根本者也。然培其根本之生意,固自有以達之枝葉矣;欲茂其枝葉之生意,亦安能捨根本而別有生意可以茂之枝葉之間者乎?吾兄忠信近道之資既自出於儕輩之上,近見胡正人,備談吾兄平日工夫又皆篤實懇切,非若世之徇名遠跡而徒以支離于其外者。只如此用力不已,自當循循有至,所謂殊途而同歸者也。

亦奚必改途易業,而別求所謂為學之方乎!惟吾兄益就平日用工得力處進步不息,譬之適京都者,始在偏州僻壤,未免經歷于傍蹊曲徑之中,苟志往不懈,未有不達于通衢大路者也。病軀咳作,不能多及,寄去鄙錄,末後論學一書,亦頗發明鄙見,暇中幸示及之!

與黃宗賢

丁亥

人在仕途,比之退處山林時,其工夫之難十倍,非得良友時時警發砥礪,則其平日之所志向,鮮有不潛移默奪,馳然日就于頽靡者。近與誠甫言,在京師相與者少,二君必須預先相約定,彼此但見微有動氣處,即須提起致良知話頭,互相規切。凡人言語正到快意時,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氣正到發揚時,便翕然能收斂得;憤怒嗜欲正到勝沸時,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然見得良知親切時,其工夫又自不難。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