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無尺寸之功,起刀筆吏,陛下幸致位三公,無以塞責。然謀陷湯者,三長史也。(《漢書·張湯傳》:上使趙禹責湯,禹至讓湯,乃為書謝云云。遂自殺,上誅三長史,丞相青翟自殺。)
☆繒它
它,祁侯賀孫,景帝六年嗣封,元光二年罷免。
○與楊王孫書
王孫苦疾,仆迫從上祠雍,未得詣前。願存精神,省思慮,進醫藥,厚自持。竊聞王孫先令裸葬,令死者亡知則已,若其有知,是戮屍地下,將裸見先人,竊為王孫不取也。且《孝經》曰:「為之棺槨衣衾。」是亦聖人之遺制,何必區區獨守所聞?願王孫察焉。(《漢書·楊王孫傳》)
☆楊貴
貴字王孫,京兆人。(見《西京雜記》)
病且終令其子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則為布囊盛屍,入地七尺,既下,從足引脫其囊,以身親土。(《漢書·楊王孫傳》)
○報祁侯繒它書
蓋聞古之聖王,緣人情不忍其親,故為制禮,今則越之,吾是以裸葬,將以矯世也。夫厚葬誠亡益於死者,而俗人競以相高,靡財單幣,腐之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發,此真與暴骸於中野何異!且夫死者,終生之化,而物之歸者也。歸者得至,化者得變,是物各反其真也。
反真冥冥,亡形亡聲,乃合道情。夫飾外以華眾,厚葬以鬲真,使歸者不得至,化者不得變,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聞之,精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離形,各歸其真,故謂之鬼,鬼之為言歸也。
其屍塊然獨處,豈有知哉?裹以幣帛,鬲以棺槨,支體絡束,口含玉石,欲化不得,鬱為枯臘,千載之後,棺槨朽腐,乃得歸土,就其真宅。繇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堯之葬也,木為櫝,葛ぱ為緘,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臭。故聖王生易尚,死易葬也。不加功於亡用,不損財於亡謂。
今費財厚葬,留歸鬲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謂重惑。於戲!吾不為也。(《漢書·楊王孫傳》,又見荀悅《漢紀》、劉向《說苑》,皆小異。)
●卷二十三
☆董仲舒(一)
仲舒,廣川人。景帝時為博士。武帝即位,舉賢良對策,除江都相,遷膠西相。去官,以壽終於家。
有《春秋繁露》十七卷,集二卷。
○士不遇賦
嗚呼嗟乎,遐哉邈矣。時來曷遲,去之速矣。屈意從人,非吾徒矣。正身俟時,將就木矣。
悠悠偕時,豈能覺矣!心之憂兮,不期祿矣。皇皇匪寧,祗增辱矣。努力觸藩,徒摧角矣。不出戶庭,庶無逼(《藝文類聚》作「過」)矣。
重曰:
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末俗以辯詐而期通兮,貞士以耿介而自束。雖日三省於吾身兮,繇懷進退之惟谷。彼實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為黑。
(《藝文類聚》作「墨」)目信雩而言(《藝文類聚》作「視」)眇兮,口信辯而言訥。鬼神之不能正人事之變戾兮,聖賢亦不能開愚夫之違惑。出門則不可與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內訟兮,固未知其所從也。
觀上世之清暉兮,廉士亦煢煢而靡歸。殷湯有卞隨與務光兮,周武有伯夷與叔齊。卞隨務光遁跡於深淵兮,伯夷叔齊登山而採薇。使彼聖賢其繇周遑兮,矧舉世而同迷。
若伍員與屈原兮,固亦無所復顧。亦不能同彼數子兮,將遠遊而終古。於吾儕之雲遠兮,疑荒途而難踐。(《文選》左思《招隱詩》注、王粲《贈蔡子篤詩》注作「懼荒途之難踐」)憚君子之於行兮,誡三日而不飯。
嗟天下之偕違兮,悵無與之偕返。孰若反身於素業兮,莫隨世而輪轉。雖矯情而獲百利兮,復不如正心而歸一善。紛既迫而後動兮,豈雲稟性之惟褊。
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謙光而務展。遵幽昧於默足兮,豈舒采而蘄顯。苟肝膽之可同兮,奚鬚髮之足辨也。(《藝文類聚》三十、《古文苑》。)
○七言琴歌二首(《文選》,孔稚川《北山移》注引《董仲舒集》)
○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
陛下發德音,下明昭,求天命與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謹案《春秋》之中,視前世已行之事,以觀天人相與之際,甚可畏也。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
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盡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強勉而已矣。強勉學問,則聞見博而知益明;強勉行道,則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使還至而有效者也。《詩》曰「夙夜匪解」,《書》雲「茂哉茂哉!」皆強勉之謂也。
道者,所繇適於治之路也,仁義禮樂皆其具也。故聖王已沒,而子孫長久安寧數百歲,此皆禮樂教化之功也。王者未作樂之時,乃用先王之樂宜於世者,而以深入教化於民,教化之情不得,雅頌之樂不成,故王者功成作樂,樂其德也。樂者,所以變民風,化民俗也;其變民也易,其化人也著。
故聲發於和而本於情,接於肌膚,臧於骨髓。故王道雖微缺,而管弦之聲未衰也。夫虞氏之不為政久矣,然而樂頌遺風猶有存者,是以孔子在齊而聞《韶》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夫周道衰於幽厲,非道亡也,幽厲不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