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就像請一位朋友花一下午時間去尋找高爾夫球一樣,巴菲特建議莫內恩開着車滿州找一遍股票。莫內恩經不住巴菲特的慫恿,駕着一輛紅白相間的雪弗萊車向內布拉斯加最遠的角落出發了。不論是在鄉村法院、銀行或是類似的地方,他每看到一個人就向他提出以
100美元/股收購。事後莫內恩說:「這事聽上去像是老生常談,反映出他會為自己的想法而奔波。
沃淪。巴菲特是我見過的離 『完美先生』(完美的譯音)最近的人。」「完美先生」和他的合夥人得到
10%的股票,賺的錢超過了
10萬美元——這是巴菲特首次擊出的一記重拳。
桑伯恩地圖公司是另一例子,說明巴菲特從本。格雷厄姆那裡學了不少東西。桑伯恩曾一度利潤豐厚的地圖生意日趨沒落,但是公司還擁有一個在生意紅火時建立起來的投資組織,約值
65美元/股,而該股票僅以
45美元的價格交易着,這反映出公司地圖生意的逐漸衰敗。如同北部管道公司股票的翻版——北部管道公司的鐵路債券被格雷厄姆選中。
與他的導師如出一轍,巴菲特在整個
1958年和
1959年間買進桑伯恩股票,他對格雷厄姆的陳述深信不疑,「股票遲早會上升回歸到自己的價值。」
但是它並沒有回升。公司的總裁們只擁有
400股股份 (另外有
105000股流通在外),於是安於現狀,任憑股價逐漸衰落。事實上,他們坐吃山空,在
8年裡曾五次削減紅利。然而,巴菲特注意到,委員會的成員卻從來沒有因此而減少自己的薪金。
按照格雷厄姆的方法,巴菲特一步步地成為了一名董事。他遊說管理層去發掘投資組合裡隱藏着的秘密價值,然而遭到了管理層的拒絶。
同時,儘管巴菲特披露說他的投資者們把
35%的資產投入到單一的股票中去了,但他沒有對自己的投資者提到桑伯恩,但是他和其他持不同意見的
① 會議的組織者喬治。佩恩立即打電話給巴菲特,然後報名加入了合夥人企業。
股東們開始煽風點火。在
1960年,桑伯恩妥協了,他同意用自己的組合將股東們持有的股票全部買回。巴菲特從中賺了約
50%的利潤。他在泄秘給合夥人的信中說:「這確實說明有必要對運作情況進行保密,而且在短時間內衡量我們的業績純粹是徒勞。」
並不是每個人都很信服。在桑伯恩的插曲中間,一個叫約翰的紐約金融商抱著希望加盟的念頭來與巴菲特會面,當約翰知道巴菲特不願揭示他的持有的股票時,他決定不投資了。
巴菲特也曾找過一位叫唐納德。基奧的人,他家的孩子經常和巴菲特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唐,你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巴菲特說,「你有沒有想過怎樣讓孩子們念大學呢?」
基奧是一家咖啡批發店的有望提升的經理助理。他挺喜歡巴菲特,但他覺得奇怪的是他的鄰居總是悶在家裡,穿著運動褲和T恤衫工作着,因此基奧謝絶了他。
那些憑着直覺和巴菲特簽約的人認為他那種像嘉寶一樣的孤僻性情正是他的吸引人之處。當巴菲特執意強調保密時,他不僅僅是想防止走漏消息,同時也是為了防止受到侵犯,以此來維護完全的獨立。他不想有泄露內情者或是胡亂猜測者。對於一種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巴菲特必須說服自己,而一旦他做到了,那麼別人的意見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從本質上對提供建議者和金融預言家持懷疑態度。
如果股票是以公眾的意見為基礎的,而當意見變化時,又會怎樣呢?他堅信自己的分析的變化卻要少得多。
巴菲特從外界只需要一件東西——「資金」。
1960年,剛滿
30歲的巴菲特,遇到一個更熱心的合夥人,一位叫威廉。安格爾的友善的心臟病學家。「道。安格爾」為巴菲特做了一個火車模型放在閣樓上,而且願意為他做任何事情。
「沃倫問我是否有興趣召集起十個醫生讓他們每人投資
1萬,」安格爾回憶道,「於是我在道奇大街
49號的一個飯店裡找來了一群克拉克森醫院的醫生。」
在公開場合,巴菲特不得不以資金管理者的身分拋頭露面,而在餐館裡——山巔小屋——他把在戴爾。卡內基學到手後又在夜課班上得到提高的說話技巧舉以示人。他的黑色輪廓被漸漸黑下來的夏天的天空所映襯着,他滔滔不絶地講着本傑明。格雷厄姆和莎士比亞的話語,不時地穿插幾個善意的自嘲,他講了近一個小時。
第二天克拉克森咖啡店裡的談話都是關於同一個話題。一個產科醫生說:「我們不該把錢給那個年輕人,他會跑到外國去的。」阿瑟。格林,他曾經聽過巴菲特的課,宣佈他不准備投資,因為巴菲特曾經把AT&T諷刺成「一個老婦人的股票」,而他持有AT&T「真愚蠢」,這些是格林後來說的,但有十一個醫生決定碰碰運氣,在奧馬哈,至少巴菲特業績非凡。
第二年,巴菲特在一家公司身上下了
100萬美元的賭注,這是他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投入,要是這幫醫生知道了一定會目瞪口獃的。登普斯特爾機械製造廠是在距奧馬哈南邊
90英里的內布拉斯加的比阿特麗斯的一家有
80年歷史的風車和農用工具的製造廠,風車製造生意無法效仿施樂公司,因此登普斯特爾在停滯的銷售和令人擔憂的利潤中苦苦掙扎。巴菲特曾經在幾年前就研究過這種股票——它是一種廉價的典型的格雷厄姆式的股票。
1961年他迫不急待地買下了達到控股的股份額,把他合夥人資產的
1/
15投了進去。
巴菲特任命自己為主席(對於投資者而言非同尋常),這一舉動表明他絶不
甘心只做一個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