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家書: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致溫弟沅弟,仁者物我無間之謂也,一有自私之心,則小人矣。義者無所為而為之謂也,一有自利之心,則小人矣。同一日也,朝而公正,則為君子;夕而私利,則為小人。
同一事也,初念公正,則為君子;轉念私利,則為小人。
文:《筆記二十則·君子·小人》,讀「中孚」卦,因思人必中虛,不著一物,而後能真實無妄。蓋實者,不欺之謂也。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別著一物,心中別有私見,不敢告所,而後造偽言以欺人。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裁?其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別著私物也。
所知在好德,而所私在好色。不能去好色之私,則不能不欺其好德之知矣。是故誠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無私著也;無私著者,至虛也。是放天下之成誠,天下之至虛者也。當讀書則讀書,心無著于見客也。當見客則見客,心無著于讀書也。
一有著則私也。靈明無著,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是之謂虛而已矣,是之謂城而已矣。讀書錄:《周易·中孚》,然捐務公事,余意弟總以絶不答言為妙。凡官運極盛之時,子弟經手公事,格外順手,一倡百和,然閒言即由此起,怨謗即由此興。吾兄弟當於極盛之時,預作衰時設想;當盛時百事平順之際,預為衰時百事拂逆地步。弟此後若到長沙、衡州、湘鄉等處,總以不干預公事為第一義。此阿兄閲歷極深之言,望弟記之。
家書:同治三年四月廿四日與澄弟
專一有恆,凡人作一事,便領全劇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家書: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致沅弟,近年在軍中閲書,稍覺有恆,然已晚矣。故望爾等於少壯時,即從有恆二字痛下工夫,然須有情韻趣味,養得生機盎然,乃可歷久不衰,若拘苦疲睏,則不能真有恆也。
家書: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諭紀澤,余病根在無恆,故家內瑣事,今日立條例,明日仍散漫,下人無常規可循,將來蒞眾,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
日記·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餘生平坐無恆之弊,萬事無成,德無成,業無成,已可深恥矣。逮辦理軍事,自關磨他,中間本志變化,尤無恆之大者,用為內恥。爾欲稍有至就,須從有恆二字下手。
家書: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諭紀澤,凡事皆貴專。求師不專,則受益也不入;求友不專,則博愛而不親。心有所專宗,而博現他途以擴其識,亦無不可。無所專宗,而見異思遷,此眩彼奪,則大不可。
家書: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致澄弟沅弟季弟,心一散漫,便有世俗周旋的意思,又有姑且隨流的意思。總是立志不堅,不能斷葛根,截然由義,故一引便放逸了。
日記: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七日,大約吏事、軍事、餉事、文事,每日須以精心果力,獨造幽奧,直湊單微,以求進境。一日無進境,則日日漸退矣。以後每日留心吏事,須從勤見僚屬,多問外事下手;留心軍事,須從教訓將領,屢閲操練下手;留心餉事,須從慎擇卡員、比較人數下手;留心文事,須從恬吟聲調、廣征古訓下手。每日午前于吏事,軍事加意;午後於餉事加意;燈後,于文事加意。以一縷精心,運用於幽微之境,縱不日進,或可免于退乎?
日記:同治元年八月十九日,第聲聞之美,可侍而不可恃。兄昔在京中頗著清望,近在軍營亦獲虛譽。善始者不必善終,行百里者半九十里,譽望一損,遠近滋疑。弟目下名望正隆,務宜力持不懈,有始有卒。
家書:咸豐八年四月初九日致沅甫弟,查數,久不寫賬,遂茫不清晰,每查一次,勞神曠功。凡事之須逐日檢點者,一日姑待,後來補救則難矣!況進德修業之事乎?日記: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初十,來書謂「意趣不在此,則興味索然」,此卻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我生平坐犯無恆的弊病,實在受害不小。當翰林時,應留心詩字,則好涉獵他書,以紛其志;讀性理書時,則雜以詩文各集,以歧其趨。在六部時,又不甚實力講求公事。在外帶兵,又不能竭力專治軍事,或讀書寫字以亂其志意。坐是垂老而百無一成,即水軍一事,亦掘井九例而不及泉。家書: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甫九弟,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荀子稱耳不兩聽而聰,目不兩視而明,莊子稱用志不紛,乃凝于神,皆至言也。
家書:咸豐八年正月十一日致沅甫弟,有曰:《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一言以蔽之,曰不恆其德,或承之差。讀之不覺愧汗。日記·咸豐九年六月初十日,惟作事貴于有恆。精力難於持久,必須日新又新,慎而加慎,庶幾常葆令名,益崇德業。
家書:咸豐八年正月十九日致沅弟,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家書: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諭紀澤
修性並氣,語曰:「察見淵中魚者,不祥。」願閣下為璞玉之渾含,不為水晶之光明,則有以自全而亦不失已,閣下以為然焉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