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康熙字典 中 - 366 / 644
其他類 / 張玉書 / 本書目錄
  

康熙字典 中

第366頁 / 共644頁。

 大小:

 第366頁

朗讀:

◆又【五音集韻】武道切,音媢。用菜親肉為羹也。【禮·內則】芼羹。【疏】芼菜者,按《公食大夫禮》三牲皆有芼,牛藿、羊苦、豕薇也。

◆又【韻會】謨袍切,音毛。【柳宗元詩】野蔬盈傾筐,頗親池沼芼。【注】芼,草也。


  

◆又音莫。【詩·周南】左右芼之。葉下樂韻。

█芽 【申集上】【草字部】 芽 【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加切,□音衙。【說文】萌芽也。【禮·月令】是月也,安萌芽。【呂氏春秋】萌芽始震,凝寒不形。【關尹子·四符篇】核芽相生。

◆又【博雅】始也。【參同契】陰陽之始,□合黃芽。

◆又【韻補】牛何切,音俄。【白居易·種桃歌】食桃種桃核,一年核生芽。去春已稀少,今春漸無多。

◆又訛乎切,音吾。【揚雄·徐州箴】禍如丘山,本在萌芽。牧臣司徐,敢告僕夫。【唐韻古音】按《月令》《參同契》等書古音俱讀如吾,至《晉書》童謡,草木萌芽殺長沙,則轉為今音矣。

█芾 【申集上】【草字部】 芾 【唐韻】【韻會】【正韻】□方味切,音沸。【詩·召南】蔽芾甘棠。【傳】蔽芾,小貌。

◆又布蓋切,音貝。義同。

◆又【廣韻】分物切,音弗。草木翳薈也。【博雅】芾芾,茂也。

◆又【韻畧】與韍同。【詩·曹風】彼其之子,三百赤芾。【傳】芾,韠也。【小雅】朱芾斯皇。

█芿 【申集上】【草字部】 芿 【唐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音認。草不剪也。【列子·黃帝篇】藉芿燔林。【唐書·杜祐傳】祐于朱坡樊川,頗治亭館林芿,鑿山股泉,與賔客置酒為樂。【方干詩】芿草不停獸。

◆又【集韻】如烝切,音仍。艿或作芿。詳艿注。

█苄 【申集上】【草字部】 芐 【唐韻】□古切【集韻】後五切,□音戶。【說文】地黃也。【爾雅·釋草】芐,地黃。【注】芐,一名地髓。【韻會】引《爾雅翼》云:地黃生者,以水試之,浮者名天黃,半沈半浮者人黃,沈者地黃。芐字從下,亦趨下之義。

◆又【禮·間傳】芐剪不納。【疏】芐為蒲蘋,為席,剪頭為之,不編納其頭而藏於內也。

◆又【唐韻】胡駕切【韻會】亥駕切,□音暇。義同。 【集韻】亦作蘆。

█葦 【申集上】【草字部】 葦 【玉篇】禹鬼切【集韻】羽鬼切,□音偉。【說文】大葭也。【詩·衛風】一葦杭之。【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交,畫虎于門。【後漢·袁閎傳】為沛相,乗葦車。

◆又山名。【水經注】江水浦東有葦山。

◆又【類篇】于非切,音闈。【爾雅·釋草】葦□,芀。謝嶠讀作平聲。

◆又【篇海】于貴切,音胃。【莊子·列禦□】緯蕭而食。亦作葦。考證:〔【詩·衛風】一葦航之。〕 謹照原文航改杭。

█莧 【申集上】【草字部】 莧 【唐韻】【集韻】□侯襉切,藖去聲。【說文】莧,菜也。【博雅】莧,莔也。【管子·地員篇】□下于莧,莧下于蒲。【爾雅·釋草】蕢,赤莧。【注】今莧菜之有赤莖者。

◆又【韻會】【正韻】□形甸切,音現。【易·夬卦】莧陸夬夬。【注】莧陸,草之柔脃者。馬、鄭、王皆云莧陸,一名商陸。

◆又【集韻】戶版切,音浣。與莞同,莞爾,笑貌。◎按《集韻》又胡官切,音桓。山羊細角也。

█萇 【申集上】【草字部】 萇 【唐韻】直良切【韻會】仲良切,□音長。【詩·檜風】隰有萇楚,猗□其枝。【傳】萇楚,銚弋也。【疏】今羊桃也。【張衡·南都賦】薇蕪蓀萇。

◆又姓。【禮·樂記】間諸萇弘。【注】萇弘,周太史。【通志·氏族略】唐奉天尉萇總。

◆又烏萇,國名。【水經注】烏萇國即北天竺,佛所到國也。


  
█蒼 【申集上】【草字部】 蒼 〔古文〕□□【唐韻】七岡切【正韻】千剛切,□音倉。【說文】草色也。【易·說卦傳】震為蒼筤竹。【臨川吳氏注】蒼,深青色。【詩·王風】悠悠蒼天。【禮·玉藻】大夫佩水蒼玉。【疏】似水之蒼而親有文。

◆又【博雅】茂也。【書·益稷篇】至于海隅蒼生。【傳】蒼蒼然生草木。

◆又老也。【詩·秦風】蒹葭蒼蒼。【釋文】物老之狀。

◆又【前漢·陳勝傳】蒼頭。【注】士卒青帛巾。

◆又【綱目集覽】蒼黃,急遽貌。

◆又姓。【通志·氏族略】蒼氏。【注】《風俗通》云:八愷,蒼舒之後。

◆又【韻會】采朗切,倉上聲。莽蒼,寒狀。一曰近郊之色。【莊子·逍遙遊】適莽蒼者,三飡而反。【唐書·韋述傳】蒼卒犇逼。【白居易詩】寒銷春蒼茫。 亦作倉。【禮·月令】駕倉龍,服倉玉。【史記·蕭望之傳】倉頭廬兒。 【直音】作蒼。蒼字從草作。考證:〔【書·益稷謨】至于海隅蒼生。〕 謹照益稷不稱謨,謨改篇。

█菒 【申集上】【草字部】 菒 【唐韻】古老切,音藁。【類篇】稈也。【齊語】及寒,擊菒除田,以待時耕。【注】菒,枯草也。

█苧 【申集上】【草字部】 薴 【唐韻】直呂切【集韻】丈呂切,□音佇。草名。可為繩。【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薴薠莞。【王褒·僮約】多取蒲薴,益作繩索。【本草】取薴根和米粉為餠禦饑,味甘美。

◆又薴蘿,山名。【吳越春秋】薴蘿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

◆又【集韻】陳如切,音除。義同。

◆又通作紵。【詩·陳風】東門之池,可以漚紵。【注】薴同。亦作芧。考證:〔【張衡·南都賦】其草則藨薴蘋莞。〕 謹照原文蘋莞改薠莞。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