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容齋隨筆 - 130 / 144
古典散文類 / 洪邁 / 本書目錄
  

容齋隨筆

第130頁 / 共144頁。

 大小:

 第130頁

朗讀:

邁考之典故,侍中、中書令為兩省長官,自唐以來,居真宰相之位,而中書令在侍中上。肅宗以後,始以處大將,故郭子儀、仆固懷恩、朱泚、李晟、韓弘皆為之,其在京則入政事堂,然不預國事。懿、僖、昭之時,員浸多, 率由平章事遷兼侍中,繼兼中書令,又遷守中書令,三者均稱使相,皆大敕系銜而下書使字。五代尤多。國朝創業之初,尚仍舊貫,於是吳越國王錢俶、天雄節度苻彥卿、雄武王景、武寧郭從義、保大武行德、成德郭崇、昭義李筠、淮南李重進、永興李洪義、鳳翔王彥超、定難李彞興、荊南高保融、武平周行逢、武寧王晏、武勝侯章、歸義曹元忠十五人同時兼中書令。太宗朝, 唯除石守信,而趙普以故相拜。真宗但以處親王。嘉祐末,除宗室東平王允弼、襄陽王允良;元豐中,除曹佾(xi),與允弼、允良相去十七八年,爵秩固存。沈括《筆談》謂有司以佾新命,言自來不曾有活中書令請俸則例, 蓋妄也。官制行,改三使相併為開府儀同三司。元祐以後不復有之,雖崇、觀、政、宣輕用名器,且改為左輔、右弼,然蔡京三為公相,亦不敢居。乾道中,詔于錄黃及告命內除去侍中、中書令,遂廢此官。今當先降指揮復置, 則幹事體尤愜當也。嗣王終不敢當,於是寢前命,而賜贊拜不名。

作文字要點檢作文字不問工拙小大,要之不可不著意點檢,若一失事體,雖遣詞超卓, 亦云未然。前輩宗工,亦有所不免。歐陽公作《仁宗禦書飛白記》云:「予將赴毫,假道于汝陰,因得閲書於子履之室。而云章爛然,輝映日月,為之正冠肅容再拜而後敢仰視,蓋仁宗皇帝之禦飛白也。曰,『此寶文閣之所藏也,胡為乎子之室乎?』曰,『囊者天子燕從臣于群玉,而賜以飛白,予幸得預賜焉。』」烏有記君上宸翰而彼此稱「予」,且呼陸經之字?又《登貞觀禦書閣記》,言太宗飛白,亦自稱「予」。《外製集序》,歷道慶歷更用大臣,稱呂夷簡、夏竦、韓琦、范仲淹、富弼,皆斥姓名,而曰「顧予何人, 亦與其選」,又曰「予時掌誥命」,又曰「予方與修祖宗故事」,凡稱「予」 者七。東坡則不然,為王海亦作此記,其語云「故太子少傅、安簡王公諱舉正,臣不及見其人矣」云云。是之謂知體。


  

侍從兩制國朝官稱,謂大學士至待製為「侍從」,謂翰林學士、中書舍人為「兩制」,言其掌行內、外製也。舍人官未至者,則雲「知制誥」,故稱美之為三字。謂尚書侍郎為「六部長貳」,謂散騎常侍、給事諫議為「大兩省」。

其名稱如此。今盡以在京職事官自尚書至權侍郎及學士、待制均為「侍從」, 蓋相承不深考耳。予家藏王..《春秋通義》一書,至和元年,鄧州繳進,二年有旨送兩制看詳,於是具奏者十二人皆列名銜:學士七人,曰學士承旨、禮部侍郎楊察,翰林學士、中書舍人趙概、楊偉,刑部郎中胡宿,吏部郎中歐陽修,起居舍人呂溱,禮部郎中王洙;知制誥五人,曰起居舍人王洙,右司諫賈黯,兵部員外郎韓絳,起居舍人吳奎,右正言劉敞。而他官弗預,此可見也。翰林本以六員為額,劉沉作相,典領溫成後喪事,以王洙同其越禮建明,於是員外用之,嘗為一時言者所諭,正此時雲。

片言解禍自古將相大臣,遭罹譖毀,觸君之怒,墮身于危棘將死之域,而以一人片言,轉禍為福,蓋投機中的,使聞之者曉然易寤,然非遭值明主,不能也。

蕭何為民請上林苑中空地,高祖大怒,以為多受賈人財物,下何廷尉,械繫之。王衛尉曰:「陛下距楚數歲,陳豨、黥布反,時相國守關中,不以此時為利,乃利賈人之金乎?」上不懌,即日赦出何。絳侯周勃免相就國,人上書告勃欲反,廷尉逮捕勃治之。薄太后謂文帝曰:「絳侯縮皇帝璽,將兵于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顧欲反邪?」帝即赦勃。此二者,可謂至危不容救,而于立談間見效如此。蕭望之受遺輔政,為許、史、恭、顯所嫉, 奏望之與周堪、劉更生朋黨,請「召致廷尉」,元帝不省為下獄也,可其奏。

已向悟其非,令出視事。史高言:「上新即位,未以德化聞于天下,而先驗師傅,既下九卿大夫獄,宜因決免。」於是免為庶人。高祖、文帝之明而受言,元帝之昏而遂非,於是可見。

忠言嘉謨《揚子法言》:「或問忠言嘉謨,曰言合稷、契謂之忠,謨合皋陶謂之嘉。」如子云之說,則言之與謨,忠之與嘉,分而為二,傳注者皆未嘗為之辭,然則稷、契不能嘉謨、皋陶不能忠言乎?三聖賢遺語可傳于後世者,唯《虞書》存,五篇之中,皋陶矢謨多矣,稷與契初無一話一言可考,不知子云何以立此諭乎?不若魏鄭公但云「良臣稷、契、皋陶」,乃為通論。


  

免直學士院慶元元年正月一日,鄭湜以起居郎直學士院。二月二十三日,趙汝愚罷相,制乃湜所草,議者指為褒詞太過。二十五日、有旨免兼直院,或以為故事所無。按熙寧初,王益柔以知制諾兼直學士院,嘗奏中書熟狀加董氈階官之誤,宰相怒其不申堂,用他事罷其兼直,已而遷龍圖閣直學士。湜亦以罷直求去,不許,越三月而遷權刑部侍郎,甚相類也。

大賢之後杜詩云:「大賢之後竟陵遲,蕩蕩古今同一體。」乃贈狄梁公曾孫者, 至雲「飄泊岷漢,干謁王侯」,則其衰微可知矣。近見余于寓客李氏子云, 本朝三李相,文正公階、文靖公沆、文定公迪皆一時名宰,子孫亦相繼達宦。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