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朝官中選三十人充知州,而賜以禦書歷子,臣得此可以為榮矣。而審官任其事,蓋猶有古者選部激濁揚清之風也。非太宗皇帝知錢若水之深,若水亦自信不疑,則三十人者獨獲此賜,其能使人心服而無疑乎?元四年四月十九日,龍圖閣直學士臣軾書。
【跋焦千之帖後】
歐陽文忠公言「焦子皎潔寒泉水」者,吾友伯強也。泰民徐君,濟南之老先生也。錢仲蓋嘗師之,以伯強與泰民往還書疏相示。伯強之沒,蓋十年矣,覽之悵然。元五年二月十五日書。
【題劉景文所收歐陽公書】
處處見歐陽文忠書,厭軒冕思歸而不可得者,十常八九。乃知士大夫進易而退難,可以為後生汲汲者之戒。元五年三月八日,偶與楊次公同過劉景文。景文出此書,仆與次公,皆文忠客也。次公又<交力>其抵掌談笑,使人感嘆不已。
【題歐陽帖】
歐陽公書,筆勢險勁,字型新麗,自成一家。然公墨跡自當為世所寶,不待筆畫之工也。文忠公得謝,其喜如此。以是知士非進身之難,乞身之難也。
【跋劉景文歐公帖】
此數十紙,皆文忠公衝口而出,縱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其文采字畫,皆有自然絶人之姿,信天下之奇蹟也。
【題蘇才翁草書】
才翁草書真跡,當為歷世之寶。然《李白草書歌》,乃唐末五代<交力>禪月而不及者,雲「箋麻絹素排數箱」,村氣可掬也。
【題所書東海若後】
軾久欲書柳子厚所作《東海若》一篇刻之石,置之淨住院無量壽佛堂中。元六年二月九日,與海陵曹輔、開封劉季孫、永嘉侯臨會堂下,遂書以遺僧從本,使刻之。
【題所書歸去來詞後】
毛國鎮從余求書,且曰:「當於林下展玩。」故書陶潛《歸去來》以遺之。然國鎮豈林下人也哉,譬如今之紈扇,多畫寒林雪竹,當世所難得者,正使在廟堂之上,尤可觀也矣!
【題張乖崖書後】
以寬得愛,愛止於一時。以嚴得畏,畏止於力之所及。故寬而見畏,嚴而見愛,皆聖賢之難事而所及者遠矣。張忠定公治蜀,用法之嚴似諸葛孔明。諸葛孔明與公遺愛皆至今,蓋屍而祝之,社而稷之。元六年閏八月十三日,過陳,見公之曾孫祖,以軾蜀人,德公宜深,故出公遺墨,求書其後。
【跋勾通道郎中集朝賢書夾頌金剛經】
乙巳至今二十八年,書經三十二人,逝者幾三之二矣。夢幻之喻,非虛言也。惟一念歸向之善,歷劫不壞,在在處處常為善友。元七年正月二十二日。
【跋舊與辯才書】
軾平生與辯才道眼相照之外,緣契冥符者多矣。始以五年九月三十日入山,相對終日,留此數紙。明年是日在潁州作書與之,有「少留山中勿便歸安養」之語,而師實以是日化去。又明年,其徒惟楚攜此軸來,為一太息。五月十一日書。
【跋陳瑩中題朱表臣歐公帖】
敬其人,愛其字,文忠公之賢,天下皆知。使嘉以前見其書者,皆如今日,則朋黨之論何自興!元元年四月,延平陳書。
美哉瑩中之言也。仲尼之存,或削其跡,夢奠之後,履藏千載。文忠公讀《石守道文集》,有云:「後世苟不公,至今無聖賢。」公歿之後二十餘年,憎愛一衰,議論乃公,亦何待後世乎?紹聖元年五月書。
【書歸去來詞贈契順】
余謫居惠州,子由在高安,各以一子自隨。余分寓許昌、宜興,嶺海隔絶。諸子不聞余耗,憂愁無聊。蘇州定慧院學佛者卓契順謂邁曰:「子何憂之甚,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當為子將書問之。」紹聖三年三月二日,契順涉江度嶺,徒行露宿,僵仆瘴霧,黧面繭足以至惠州。得書徑還。余問其所求。答曰:「契順惟無所求,而後來惠州。若有所求,當走都下矣。」苦問不已。乃曰:「昔蔡明遠鄱陽一校耳,顏魯公絶糧江淮之間,明遠載米以周之。魯公憐其意,遺以尺書,天下至今知有明遠也。今契順雖無米與公,然區區萬里之勤,倘可以援明遠例,得數字乎?」余欣然許之,獨愧名節之重,字畫之好,不逮魯公。故為書淵明《歸去來詞》以遺之,庶幾契順托此文以不朽也。
【題所書寶月塔銘(並魯直跋)】
予撰《寶月塔銘》,使澄心堂紙,鼠須筆,李庭墨,皆一代之選也。舟師不遠萬里,來求予銘,予亦不孤其意。紹聖三年正月十二日,東坡老人書。
.塔銘小字,如季海得意時書,書字雖工拙在人,要須年高手硬,心意閒澹,乃入微耳。庭堅書。
【書天蓬咒】
紹聖三年端午,惠州道士鄒葆光云:「今日今月皆甲午,而午時當庚甲合,人之遇此也難。請書《天蓬神兄》。」予嘉其意,乃為齋戒書之。
【跋山穀草書】
曇秀來海上,見東坡,出黔安居士草書一軸,問此書如何?坡云:「張融有言,不恨臣無二王法,恨二王無臣法。」吾于黔安亦云。他日黔安當捧腹軒渠也。丁丑正月四日。
【跋希白書】
希白作字,自有江左風味,故長沙法帖,比淳化待詔所摹為勝,世俗不察,爭訪閣本,誤矣。此逸少一卷為尤妙。庚辰七夕,合浦官舍借觀。
【題自作字】
東坡平時作字,骨撐肉,肉沒骨,未嘗作此瘦妙也。宋景文公自名其書鐵線。若東坡此帖,信可謂云爾已矣。元符三年九月二十四日,游三州岩回,舟中書。
【書舟中作字】
將至曲江,船上灘欹側,撐者百指,篙聲石聲犖然,四顧皆濤瀨,士無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變亦多矣,置筆而起,終不能一事,孰與且作字乎?
【書沈遼智靜大師影堂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