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某垂老再被嚴譴,皆愚自取,無足言者。事皆已往,譬之墜甑,無可追。計從來奉養陋薄,廩入雖微,亦可供粗糲。及子由分俸七千,邁將家大半就食宜興,既不失所外,何復掛心,實然此行也。已達江上,耳目清快,幸不深念。知識中有憂我者,以是語之,紗裹肚鞋,各一致區區而已。英州南北物皆有,某一飽之外,亦無所須。承問所幹,感懼而已。
【與參寥子十一首(之八)】
某啟。辱書,感慰之極。目病之平復。某雖衰老遠徙,亦且凡百如昨,不煩深念。但借譽過當,非所安全不肖者,勿遺異人聞此語也。呵呵。
【與參寥子十一首(之九)】
參寥失鐘師,如失左右手,不至大段煩惱否?且多方解之,仍眾與善處院門事也。後會何日,千萬自愛。寫書多不謹。
【與參寥子十一首(之十)】
海月真贊,許他二十餘年矣,困循不作。因來諭,輒為之。不及作慧淨書,幸付與此本也。《表忠觀記》及《辯才塔銘》,後來不見入石,必是仆與舍弟得罪,人未敢便刻也。此真贊更請參寥相度,如未可,且與藏公處也。
【與參寥子十一首(之十一)】
某病甚,幾不相見,兩日乃微有生意。書中旨意一一領,但不能多書歷答也。見知識中病甚垂死因致仕而得活者,俗情不免效之,果若有應,其他不恤也。遺表千萬勿刻,無補有害也。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一)】
筠州書信已領足,兼蒙惠麵粉瓜薑湯茶等,物意兼重,感怍不已。柳碑、庵銘,並佳貺也,《卓錫泉銘》已寫得,並碑樣並附去。鐘銘,子由莫終當作,待更以書問之。紫菜石發少許,聊為芹獻。陋邦乃無一物,愧怍。卻有書一角,信{奄}三枚,竹筒一枚,封全,並寄子由。不免再煩差人送達,慚悚之至。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二)】
某啟。正月人還,曾上問,必達。比日法履何如?某到貶所已半年,凡百隨緣,不失所也,毋慮!毋慮!何時會合,悵仰不已。乍暄,萬萬為眾自重。不宣。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三)】
程憲近過此,往來皆款見。程六、程七皆得書,甚安。子由亦時得書,無恙。又遷居行衙,極安穩。有樓臨大江,極軒豁也。知之。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四)】
遠承差人寄示諸物等,一一荷厚意也。兒子被仁化,今想與南華相近也。謫居窮陋,無可為報,益不遑矣。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五)】
某啟。人至,辱書,具審法履清勝,至慰!至慰!忽復歲盡,會合無期,自非道力深重,不能無異鄉之感也。新春,惟冀若時自重。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六)】
張惠蒙到惠,幾不救,近卻又安矣。不煩留念。寄拄杖,甚荷雅意。此木體用本自足,何用更點綴也。呵呵。適會人客,書不盡所懷,續奉狀也。正輔提刑書,告便差人達之,內有子由書也。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七)】
某啟。久不聞問,忽辱專使手書,具審比來法體佳勝。生日之餉,禮意兼重。庶緣道力,少安晚境乎?銘佩之意,非筆舌可究。披晤未期,惟萬萬為法自愛。不宣。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八)】
學佛者張惠蒙,從予南遷。予游南華,使惠蒙守船。明年六月,南華禪師使人于惠。惠蒙曰:「去歲不得一禮祖師,參辯公,乃可恨。」欲與是人俱往,請留十日而還。予嘉其意,許之,且令持此請教誨于辯公,可痛與提耳也。紹聖二年六月十一日。
【與南華辯老九首(之九)】
近日營一居止,苟完而已,蓋不欲久留,占行衙,法不得久居,民間又無可僦賃,故須至作此。久忝侍從,囊中薄有餘貲,深恐書生薄福,難蓄此物。到此已來,收葬暴骨,助修兩橋,施藥造屋,務散此物,以消塵障。今則索然,僅存朝暮,漸覺此身輕安矣。示諭,恐傳者之過,材料工錢,皆分外供給,無毫髮干撓官私者。知之,免憂。此言非道友相愛,誰肯出此,感服之至。歲盡,會合何日,臨紙悵惘。
【與水陸通長老四首(之一)】
人至,辱手書,感佩至意。且審比來法候佳勝。衰病,歸興日深。昨日忽召還禁林,殊異所懷,已辭免乞郡,然須至起發前路聽命也。勞生紛紛,未知所歸宿。臨書慨嘆,會合無時,千萬為眾自愛。迫行紛然,幸恕不謹。
【與水陸通長老四首(之二)】
示諭,石刻,浙中好事者多為之,老人亦爾耶?呵呵。惠茶,感刻,倉卒中未有以報。此方有所須,可示及也。大覺正月一日遷化,必已聞之,同增悵悼。某卻與作得《宸奎閣記》,此老亦及見之。事忙,未及錄本寄去,想非久必自傳到也。
【與水陸通長老四首(之三)】
某啟。此來浙中踰年,不一展奉,豈勝悵惘。辱書,具審法履佳勝,感慰兼集。衰病日侵,百念灰冷,勉強歲月間,歸安林下矣。聞老師住持安穩,遂可送老,甚喜!甚喜!會合無時,臨書慨然,惟千萬為眾自愛。不宣。
【與水陸通長老四首(之四)】
惠茶極為精品,感之至。長松近出五台。治風甚效。俗雲文殊指示一僧,乃始識之。今納少許,並人參四兩,可以此二物相對入少甘草,(不可多。)並腦子作湯點,佳。送去禦香五兩,不訝浼瀆。
【與寶覺禪老二首(之一)】
圓通不及別書,無異此意。告轉求此紙,東州僧無可與言者,況欲聞二大士之謦,何可復得耶?此語合吃幾拄杖?刁丈計自太平歸安勝,屢有書去,不知達否?因見,道下懇。焦山綸老,亦為呼名。
【與寶覺禪老二首(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