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蘇東坡集 下 - 125 / 463
古典詩類 / 蘇東坡 / 本書目錄
  

蘇東坡集 下

第125頁 / 共463頁。

 大小:

 第125頁

朗讀:

夫天下之小人,所為奔走輻輳于大人之門而為之用者,何也?大人得其全,小人得其偏。大人得其全,故能兼受而獨制。小人得其偏,是以聚而求合于大人之門。古之聖人,惟其聚天下之偏而各收其用,以為非偏則莫肯聚也,是故不以其全而責其偏。夫惟全者之不可以多有也,故天下之偏者,惟全之求。今以其全而責其偏,夫彼若能全,將亦為我而已矣,又何求焉。昔者夫子廉潔而不為異眾之行,勇敢而不為過物之操,孝而不徇其親,忠而不犯其君。凡此者,是夫子之全也。原憲廉而至于貧,公良孺勇而至于鬥,曾子孝而徇其親,子路忠而犯其君。凡此者,是數子之偏也。夫子居其全,而收天下之偏,是以若此巍巍也。若夫明公,其亦可謂天下之全矣。廉而天下不以為介,直而天下不以為訐,剛健而不為強,惇厚而不為弱。此明公之所得之於天,而天下之所不可望于明公者也。明公居其全,天下效其偏,其誰曰不可。

異時士大夫皆喜為卓越之行,而世亦貴狡悍之才。自明公執政,而朝廷之間,習為中道,而務循于規矩。士之矯飾力行為異者,眾必共笑之。夫卓越之行,非至行也,而有取于世。狡悍之才,非真才也,而有用於天下。此古之全人所以坐而收其功也。今天下卓越之行,狡悍之才,舉不敢至于明公之門,懼以其不純而獲罪于門下。軾之不肖,竊以為天下之未大治,兵之未振,財之未豐,天下之有望于明公而未獲者,其或由此也歟?昔范公收天下之士,不考其素。苟可用者,莫不咸在。雖其狂狷無行之徒,亦自效于下風,而范公亦躬為詭特之操以震之。夫范公之取人者,是也,其自為者,非也。伏惟明公以天下之全而自居,去其短而襲其長,以收功於無窮。


  

軾也西南之匹夫,求鬥升之祿而至于京師。翰林歐陽公不知其不肖,使與于制舉之末,而發其猖狂之論。是以輒進說于左右,以為明公必能容之。所進策論五十篇,貧不能盡寫,而致其半。觀其大略,幸甚。

【上曾丞相書】

軾聞之。將有求於人,而其說不誠,則難以望其有合矣。

世之奇特之士,其處也,莫不為異眾之行。而其出也,莫不為怪詭之詞,比物引類,以搖撼當世。理不可化,則欲以勢劫之,將以術售其身。古之君子有韓子者,其為說曰:「王公大人,不可以無貧賤之士居其下風而推其後,大其聲名而久其傳。雖其貴賤之闊絶,而其相須之急,不啻若左右手。」嗚呼,果其用是說也,則夫世之君子為老死而不遇者,無足怪矣。

今夫扣之者急,則應之者疑。其辭誇,則其實必有所不副。今吾以為王公大人不可以一日而無吾也,彼將退而考其實,則亦無乃未至于此耶?昔者漢高未嘗喜儒,而不失為明君,衛、霍未嘗薦士,而不失為賢公卿。吾將以吾之說,而彼將以彼之說。彼是相拒,而不得其歡心,故貴賤之間,終不可以合,而道終不可以行。何者?其扣之急而詞誇也。鬻千金之璧者,不之於肆,而願觀者塞其門。觀者嘆息,而主人無言焉。非不能言,知言之無加也。今也不幸而坐於五達之衢,又呶呶焉自以為希世之珍,過者不顧,執其裾而強觀之,則其所鬻者可知矣。王公大人,其無意于天下後世者,亦安以求為也。苟其不然,則士之過于其前而有動于其目者,彼將褰裳疾行而摟取之。故凡皇皇汲汲者,舉非吾事也。昔者嘗聞明公之風矣。以大臣之子孫,而取天下之高第。才足以過人,而自視缺然,常若不足。安於小官,而樂於恬淡。方其在太學之中,衣繒飯糗,若將終身,至于德發而不可掩,名高而不可抑。貴為天子之少宰,而其自視不加于其舊之錙銖。其度量宏達,至于如此。此其尤不可以誇詞而急扣者也。

軾不佞,自為學至今,十有五年。以為凡學之難者,難於無私。無私之難者,難於通萬物之理。故不通乎萬物之理,雖欲無私,不可得也。己好則好之,己惡則惡之,以是自信則惑也。是故幽居默處而觀萬物之變,盡其自然之理,而斷之於中。其所不然者,雖古之所謂賢人之說,亦有所不取。雖以此自信,而亦以此自知其不悅于世也。故其言語文章,未嘗輒至于公相之門。今也天子舉直諫之士,而兩制過聽,謬以其名聞。竊以為與于此者,皆有求于吾君吾相者也。故輒有獻。其文凡十篇,而書為之先。惟所裁擇,幸甚。


  

【應制舉上兩制書】

軾聞古者有貴賤之際,有聖賢之分。二者相勝而不可以相參,其勢然也。治其貴賤之際,則不知聖賢之為高。行其聖賢之分,則不知貴賤之為差。昔者子思、孟軻之徒,不見諸侯而耕于野,比閭小吏一呼于其門,則攝衣而從之。至于齊、魯千乘之君,操幣執贄,因門人以願交于下風,則閉門而不納。此非苟以為異而已,將以明乎聖賢之分,而不參于貴賤之際。故其攝衣而從之也,君子不以為畏。而其閉門而拒之也,君子不以為傲。何則?其分定也。士之賢不肖,固有之矣。子思、孟軻,不可以人人而求之,然而貴賤之際,聖賢之分,二者要以不可不知也。世衰道喪,不能深明於斯二者而錯行之,施之不得其處,故其道兩亡。



贊助商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