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頁
大理司直邵褒然言:「三十年來,偽學顯行,場屋之權,盡歸其黨。請詔大臣審察其所學。」詔:「偽學之黨,勿除在內差遣。」已而言者又論偽學之禍,乞鑒元佑調停之說,杜其根源,遂有詔:「監司、帥守薦舉改官,並于奏牘前聲說非偽學之人。」會鄉試,漕司前期取家狀,必令書「系不是偽學」五字。撫州推官柴中行獨申漕司云:「自幼習《易》,讀程氏《易傳》以取科第。如以為偽,不願考校。」士論壯之。
壬戌,皇子埈卒,追封兗王,謚沖惠。後屢舉皇子,皆不育,俱加封謚。
甲子,金以陝西西路轉運董師中為御史大夫。
癸酉,金左丞瓜勒佳衡丁父憂;尋起複。
九月,辛巳,金右丞相襄自軍中赴闕,拜左丞相,監修國史,封黨山郡王。宴慶和殿,金主親舉酒飲之,解所服玉具佩刀以賜,命即服之。遷完顏安國為左翼都統。
丁亥,復分利州路為東、西路。
癸巳,嗣濮王士歆薨,追封韶王。
冬,十月,丙午,金選親軍八百人戍撫州。
戊申,帝率群臣上冊寶于慈福、壽康宮。
準布復叛,金主命左丞相襄行省于北京,簽書樞密院事完顏匡行院于撫州。會契丹德壽等據信州叛,建元身聖,眾號數十萬,遠近震駭;襄閒暇如平日,人心乃安。襄之出鎮也,至石門鎮,謂僚屬曰:「北部犯塞奚足慮!第恐奸人乘隙而動,北京近地軍少,當預為之備。」即遣官發上京等軍六千,至是果得其用。臨潢總管烏庫哩道遠、富察守純分道進討,擒德壽等,送京師。
先是金諸臣以北鄙用兵,請改郊期,金主問諫議大夫兼禮部侍郎張曰:南郊大祀,今用度不給,俟它年,可乎?”曰:「陛下即位,于今八年,大禮未舉,宜亟行之。」金主曰:「北方未寧,致齋之際,有不測奏報,何如?」對曰:「豈可逆度而妨大禮?今河平歲豐,正其時也。」既而諸臣仍請罷祀,又欲用正月上辛;金主使問丞相襄,襄奏曰:「郊為重禮,且先期詔天下。又,籓國已報表駕,今若中罷,何以副四方傾望之意?祀用上辛,乃祈谷之禮,非郊見上帝之本意。大禮不可輕廢,請決行之。臣請于祀前滅賊。」既而賊破,果如所料。
丙辰,金袷享于太廟。
甲戌,大閲。
十一月,戊子,金參知政事馬琪,出鎮安武軍,尋致仕,卒。琪性明敏,習吏事,其治錢谷尤長。然性吝好利,頗為金主所少。
庚寅,帝詣壽康宮,上太上皇寬恤詔令。
金以御史大夫董師中、北京留守裔併為參知政事。
壬辰,京鏜等上孝宗寬恤詔令。
丁酉,金朝享太廟。戊戌,有事于南郊,大赦,改元承安,進封丞相襄為南陽郡王。
癸卯,賞宜州捕降峒寇功。
金丞相襄之討契丹也,金主命自龍虎衛上將軍、節度使以下,承製授之。襄以為賞罰之柄,非人臣所預,不敢奉詔。賊平,請委近臣諭旨將士使知意。
十二月,戊申,以知寧國府陳賈為兵部侍郎,以賈在淳熙末曾論朱熹故也。
己酉,金遣提點太醫、近侍局使李仁惠賜北邊將士,授官者萬一千人,授賞者幾二萬人。仁惠,即喜兒之賜名也。
是月,朱熹落職,罷祠。
熹家居,自以蒙累朝知遇之恩,且尚帶從臣職名,義不容默,乃草封事數萬言,陳奸邪蔽主之禍,因以明趙汝愚之冤。子弟諸生更迭進諫,以為必賈禍,熹不聽。蔡元定請以蓍決之,遇《遯》之《同人》。熹默然,取稿焚之,遂上奏,力辭職名,詔仍充秘閣修撰。
時台諫欲論熹,無敢先發者。胡紘未達時,嘗謁熹于建安,熹待學子惟脫粟飯,遇紘不能異也。紘不悅,語人曰:「此非人情。只鷄鬥酒,山中未為乏也。」及為監察御史,乃鋭然以擊熹自任,物色無所得,經年醞釀,章疏乃成。會改太常少卿,不果。
有沈繼祖者,嘗採摭熹《語》、《孟》之語以自售,至是以追論程頤,得為御史。紘以疏章授之,繼祖謂立可致富貴,遂論熹:「資本回邪,加以忮忍,剽竊張載、程頤之緒餘,寓以吃菜事魔之妖術,簧鼓後進,張浮駕誕,私立品題,收召四方無行義之徒以益其黨伍,相與褒衣博帶,食淡餐粗,或會徒于廣信鵝湖之寺,或呈身于長沙敬簡之堂,潛形匿跡,如鬼如魅。士大夫沽名嗜利,覬其為助者,又從而譽之薦之。」因誣熹大罪有六,且曰:「嘉為大奸大憝,請加少正卯之誅,以為欺君罔世、污行盜名者戒。其徒蔡元定,佐熹為妖,亦請編管別州。」詔熹落職,罷祠,竄元定於道州。
已而選人余秘上書,乞斬熹以絶偽學,謝深甫抵其書於地,語同列曰:「朱元晦、蔡季通,不過自相講明耳,果何罪乎!」元晦,熹字;季通,元定字也。
時逮捕元定赴謫所甚急,元定色不為動,與季子沈徒步就道。熹與從游者百餘人餞別蕭寺中,坐客興嘆,有泣下者。熹微視元定,不異平時,因喟然曰:「友朋相愛之情,季通不挫之志,可謂兩得之矣!」眾謂宜緩行,元定曰:「獲罪于天,天可逃乎?」至道州,遠近來學者日眾。愛元定者謂宜謝生徒,元定曰:「彼以學來,何忍拒之!若有禍患,亦非閉門塞竇所能避也。」貽書訓諸子曰:「獨行不愧影,獨寢不愧衾,勿以吾得罪故,遂懈其志。」在道踰年卒。
韓侂冑為其父誠請謚。誠乃神宗外孫,娶太皇太后女弟,積官合門使,未嘗更歷事任。時福州黃唐為考功郎,言其不可,因求去。遂命館職官暫權考功,謚誠曰忠定;左遷唐為樞密院檢詳文字,尋改江淮提點鐵錢。
○寧宗法天備道純德茂功仁文哲武聖睿恭孝皇帝慶元二年
金承安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