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之政文,既其弊也,後世不知其承,大敷古先,遂一時之術,以明示民。民始惑教,百氏之說以興。其言曰:天下可為也!彼之政仁矣,反于誼;此之政敬矣,戾于忠。何居我其周從乎!曰:周不及殷,其殷從乎?曰夏,曰虞,曰陶唐,曰三皇氏,曰遂古之初,暴孽情,飾淫志。
枝辭琢正,紛紊糾射,以僻民和,以導民亂。嗚呼,道之去世,其終不復矣乎!長民者發一號、施一令,民莫不悱然非矣。謂不可守,遽變而從之,譬將適千里,及門而復,後雖,決不可暨。原其始,固有啟之者也。
聞于師曰:古之君天下者,化之,不示其所以化之之道;及其弊也,易之,不示其所以易之之道。政以是得,民以是淳。其有作者,知教化之所由廢,抑詭怪而暢皇極。伏文貌而尚忠質,茫乎天運,爾神化,道之行也,其庶已乎!
守戒
《詩》曰:「大邦維翰。」《書》曰:「以蕃王室。」諸侯之於天子,不惟守土地、奉職貢而已,固將有以翰蕃之也。今人有宅于山者,知猛獸之為害,則必高其柴爰,而外施陷阱以待之。
宅于都者,知穿窬之為盜,則必峻其垣牆,而內固扃以防之。此野人鄙夫之所及,非有過人之智而後能也。今之通都大邑,介於屈強之間。而不知為之備。
噫,亦惑矣!野人鄙夫能之,而王公大人反不能焉,豈材力為有不足歟?蓋以謂不足為而不為耳。天下之禍,莫大於不足為,材力不足者次之。不足為者,敵至而不知;材力不足者,先事而思;則其于禍也有間矣,彼之屈強者,帶甲荷戈,不知其多少;其綿地則千里,而與我壤地相錯,無有丘陵江河洞庭孟門之關,其間又自知其不得與天下齒,朝夕舉踵引頸,冀天下之有事,以乘吾之便。此其暴于猛獸穿窬也甚矣。
嗚呼,胡知而不為之備乎哉!賁、育之不戒,童子之不抗,魯鷄之不期,蜀鷄之不支。今夫鹿之於豹,非不巍然大矣,然而卒為之禽者,爪牙之材不同,猛怯之資殊也。曰:「然則如之何而備之?」曰:「在得人。」
圬者王承福傳
圬之為技,賤且勞者也。有業之,其色若自得者。聽其言,約而盡。問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為京兆長安農夫。
天寶之亂,發人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勛,棄之來歸,喪其土田,手鏝衣食,余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歸其屋食之當焉。視時屋食之貴賤,而上下其圬之傭以償之。有餘,則以與道路之廢疾餓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與帛,必蠶績而後成者也。其他所以養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後完也。吾皆賴之。然人不可遍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
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小大,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鏝以嬉。
夫鏝易能,可力焉,又誠有功,取其直,雖勞無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強而有功也,心難強而有智也。用力者使於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擇其易為而無愧者取焉。
嘻,吾操鏝以入富貴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過之,則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過之,則為墟矣。問之其鄰。或曰:『噫,刑戮也。』
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孫不能有也。』或曰:『死而歸之官也。』吾以是觀之,非所謂食焉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強心以智而不足,不擇其才之稱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強為之者邪!將貴富難守,薄功而厚饗之者邪!抑豐悴有時,一去一來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憫焉,是故擇其力之可能者行焉。樂富貴而悲貧賤,我豈異於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與子,皆養於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謂勞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則心又勞也。
一身而二任焉,雖聖者不可能也。」
愈始聞而惑之,又從而思之,蓋賢者也,蓋所謂獨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譏焉,謂其自為也過多,其為人也過少,其學楊朱之道者邪?楊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為勞心,不肯一動其心,以畜其妻子,其肯勞其心以為人乎哉!雖然,其賢于世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濟其生之慾,貪邪而亡道,以喪其身者,其亦遠矣!又其言有可以警餘者,故余為之傳,而自鑒焉。(鑒,或作覽,或作覺。
今疑自鑒,或當作日覽。
五箴五首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餘生三十有八年。發之短者日益白,齒之搖者日益脫,聰明不及於前時,道德日負於初心。其不至于君子而卒為小人也,昭昭矣!作《五箴》以訟其惡雲。
△游箴
余少之時,將求多能,蚤夜以孜孜;余今之時,既飽而嬉,蚤夜以無為。嗚呼余乎,其無知乎?君子之棄,而小人之歸乎?
△言箴
不知言之人,烏可與言?知言之人,默焉而其意已傳。幕中之辯,人反以汝為叛;台中之評,人反以汝為傾。汝不懲邪!而呶呶以害其生邪!
△行箴
行與義乖,言與法違,後雖無害,汝可以悔;行也無邪,言也無頗,死而不死,汝悔而何?宜悔而休,汝惡曷瘳?宜休而悔,汝善安在?悔不可追,悔不可為;思而斯得,汝則弗思。
△好惡箴
無善而好,不觀其道;無悖而惡,不詳其故。前之所好,今見其尤;從也為比,舍也為仇。前之所惡,今見其臧;從也為愧,舍也為狂。維仇維比,維狂維愧,于身不祥,于德不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