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華輦兮初邁,馬迴首兮旋旆。風泠泠兮入帷,雲霏霏兮承蓋。鳥俯翼兮忘林,魚仰沫兮失瀨。悵悵兮遲遲,遵吉路兮凶歸。
思其人兮已滅,覽餘跡兮未夷。昔同途兮今異世,憶舊歡兮增新悲。謂原隰兮無畔,謂川流兮無岸。望山兮寥廓,臨水兮浩汗。
視天日兮蒼茫,面邑裡兮蕭散。匪外物兮或改,固歡哀兮情換。嗟潛隧兮既敞,將送形兮長往。委蘭房兮繁華,襲窮泉兮朽壤。
中慕叫兮擗В,之子降兮宅兆。撫靈櫬兮訣幽房,棺冥冥兮埏窈窕。戶闔兮燈滅,夜何時兮復曉。歸反哭兮殯宮,聲有止兮哀無終。
是乎非乎何皇?趣一遇兮目中。既遇目兮無兆,曾寤寐兮弗夢。既顧瞻兮家道,長寄心兮爾躬。
重曰:已矣!此蓋新哀之情然耳。渠懷之其幾何?庶無愧兮莊子。
●卷五十八·哀下、碑文上
◎哀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
※顏延年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崩于顯陽殿。粵九月二十六日,將遷座于長寧陵,禮也。龍共糹麗,容翟結驂。皇涂昭列,神路幽嚴。
皇帝親臨祖饋,躬瞻宵載。飾遺儀於組旒,淪徂音乎珩。悲黼筵之移禦,痛プ之重晦。降輿客位,撤奠殯階。
乃命史臣,累德述懷。其辭曰:
倫昭儷,有物有憑。圓精初鑠,方始凝。昭哉世族,祥發慶膺。秘儀景冑,圖光玉繩。
昌暉在陰,柔明將進。率禮蹈和,稱詩納順。爰自待年,金聲夙振。亦既有行,素章增絢。
象服是加,言觀維則。俾我王風,始基嬪德。惠問川流,芳猷淵塞。方江泳漢,載謡南國。
伊昔不造,鴻化中微。用集寶命,仰陟天機。釋位公宮,登曜紫闈。欽若皇姑,允迪前徽。
孝達寧親,敬行宗祀。進思才淑,傍綜圖史。發音在詠,動容成紀。政穆宣,房樂韶理。
坤則順成,星軒潤飾。德之所屆,惟深必測。下節震騰,上清側。有來斯雍,無思不極。
謂道輔仁,司化莫象物方臻,氐告太和既融,收華委世。蘭殿長陰,椒涂弛衛。嗚呼哀哉!
戒涼在聿,杪秋即穸。霜夜流唱,曉月升魄。八神警引,五略遷跡。敫々儲嗣,哀哀列闢。
灑零玉墀,雨泗丹掖。撫存悼亡,感今懷昔。嗚呼哀哉!
南背國門,北首山園。僕人按節,服馬顧轅。遙酸紫蓋,眇泣素軒。滅采清都,夷體壽原。
。邑野淪藹,戎夏悲ん。。來芳可述,往駕弗援。
嗚呼哀哉!
齊敬皇后哀策文
※謝玄暉
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宮啟自先塋,將于某陵。其日,至尊親奉奠某皇帝,乃使兼太尉某設祖於行宮,禮也。翠簾舒阜,玄堂啟扉。俎徹三獻,筵卷六衣。
哀子嗣皇帝,懷蜃衛而延首,想輅而撫心。痛椒涂之先廓,哀長信之莫臨。身隔兩赴,時無二展。旋詔左言,光敷聖善。
其辭曰:
帝唐遠冑,禦龍遙緒。在秦作劉,在漢開楚。肇惟淑聖,克柔克令。清漢表靈,曾沙膺慶。
爰定厥祥,徽音允穆。光華沼,榮曜中谷。敬始糹延,教先童。睿問川流,神襟蘭鬱。
先德韜光,君道方被。于佐求賢,在謁無訁皮。顧史引式,陳詩展義。厚下曰仁,藏往伊智。
十亂斯俟,四教罔忒。思媚諸姑,貽我嬪則。化自公宮,遠被南國。軒曜懷光,素舒佇德。
閔予不佑,慈訓早違。方年沖藐,懷袖靡依。家臻寶業,身嗣昌暉。壽宮寂遠,清廟虛歸。
嗚呼哀哉!
帝遷明命,民神胥悅。乾景外臨,陰儀內缺。空悲故劍,徒嗟金穴。璋瓚奚獻,衤韋プ罔設。
嗚呼哀哉!
馮相告,宸居長往。貽厥遠圖,末命是獎。懷豐沛之綢繆兮,背神京之弘敞。陋蒼梧之不從兮,遵鮒隅以同壤。
嗚呼哀哉!
陳象設於園寢兮,映輿釒於松楸。望承明而不入兮,度清洛而南遊。繼池於通軌兮,接龍帷於造舟。回塘寂其已暮兮,東川澹而不流。
嗚呼哀哉!
籍宮之遠烈兮,聞纘女之遐慶。始協德於蘋蘩兮,終配而表命。慕方纏於賜衣兮,哀日隆於撫鏡。思寒泉之罔極兮,彤管於遺詠。
嗚呼哀哉!
◎碑文上
郭有道碑文並序
※蔡伯喈
先生諱泰,字林宗,太原界休人也。其先出自有周,王季之穆,有虢叔者,有懿德,文王咨焉。建國命氏,或謂之郭,即其後也。先生誕應天衷,聰睿明哲,孝友溫恭,仁篤慈惠。
夫其器量引深,姿度廣大,浩浩焉,汪汪焉,奧乎不可測已。若乃砥節厲行,直道正辭,貞固足以事,隱括足以矯時。遂考覽《六經》,探綜《圖》、《緯》。周流華夏,隨集帝學。
收文武之將墜,拯微言之未絶。于時纓之徒,紳佩之士,望形表而影附,聆嘉聲而響和者,猶百川之歸巨海,鱗介之宗龜龍也。爾乃潛隱衡門,收朋勤誨,童蒙賴焉,用其蔽。州郡聞德,虛己備禮,莫之能致。
群公休之,遂闢司徒掾,又舉有道,皆以疾辭。將蹈鴻涯之遐跡,紹巢許之絶軌,翔區外以舒翼,超天衢以高峙。稟命不融,享年四十有二。以建寧二年正月乙亥卒。
凡我四方同好之人,永懷哀悼,靡所置念。乃相與惟先生之德,以謀不朽之事。僉以為先民既沒,而德音猶存者,亦賴之於見述也。今其如何,而缺斯禮!於是樹碑表墓,昭銘景行,俾芳烈奮于百世,令問顯於無窮。
其辭曰:
於休先生,明德通玄。純懿淑靈,受之自天。崇壯幽浚,如山如淵。《禮》《樂》是悅,《詩》《書》是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