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二、在人物關係的設置上,呈輻射型、網絡狀展開。它以小羊圈衚衕的祁家四代人為中心,間以多重矛盾,既有中國人民與外國侵略者的矛盾,又有維護民族尊嚴者與出賣民族利益者的矛盾,也有同一個家庭內部的上與下之間、正與邪之間的矛盾,但結構嚴謹、勻稱、完整。
簡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四世同堂》有一個鮮明的特色,這就是比較濃厚的文化反思色彩:
1、小說中心的祁家,實質上是中國封建禮教堡壘的象徵,祁老者引為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傳統家庭倫理的理想結構。老舍抓住了維繫這個堡壘的內在文化紐結,把它置於小羊圈衚衕的具體環境和廣闊深邃的民族抗戰的歷史文化背景上加以表現,對體現了民族文化精髓的北平文化進行了沉痛的反思。
2、小說以明確的批判意識揭露了浮游在北平市民中的民族劣根性,以理性審視的目光,對「民族的遺傳病」作了穿透性的剖析。企望在戰火中焚燬國民性的劣根性,顯示了改造與重塑「國民性」的努力。
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內容
老舍的宏篇巨著《四世同堂》由三部連續性的長篇《惶惑》《偷生》《饑荒》組成。反映的是抗戰期間北京淪陷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覺醒和鬥爭。作品以祁家為中心,廣泛地描寫了北京市民階層的各式人等。小說的思想內容可分為以下三點:
1、是異族統治下靈肉遭受折磨的痛史。亡國奴的生活是慘痛的。物質極度匱乏,人民陷于饑餓之中,生命沒有保障。祁天祐安分守己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日寇槍殺;錢默吟老詩人被日寇抓住嚴刑拷打長期監禁;祁瑞宣作為教師面臨着要他教日語的苦惱。
2、是憎恨侵略者、民族敗類,也是恨惶惑與偷生的國民性的恨史。小說描寫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也刻畫了一批漢奸形象。如大赤包、藍東洋、冠小荷等。漢奸沒有好下場,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體現。
3、是頌揚愛國主義與民族氣節,激勵人民奮起抗爭的壯史。如通過愛國詩人錢默吟,他深明大義,重視民族氣節;祁瑞宣和老三後來也一起抗日等,頌揚了民族氣節和中華民族不甘淪為亡國奴的抵抗精神。
簡析巴金《滅亡》的思想內容和杜大心形象
《滅亡》是巴金第一部帶有自傳色彩的中篇小說:思想內容:作品通過一個無政府主義者杜大心的形象,真實地描述了自己從參加社會運動以來的心靈歷程。真切地反映出某些青年知識分子在白色恐怖下的躁動、激憤與反抗的心理。人物形象:杜大心是一個帶有小資產階級狂熱性的革命者,他患有嚴重的肺病。肺病使他看不到人生的前途,過于強大的黑暗換金個又使他看不到人類的前途,最後白白犧牲了自己。
簡析巴金早期表現社會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藝術特點
巴金早期表現社會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的代表作品有《滅亡》《新生》《愛情三部曲》等。這類小說的思想藝術特點是:
1、無政府主義者的深刻印痕,如《滅亡》中的杜大心、《電》中的敏都走上暗殺的恐怖主義道路。表現出個人「革命」行動絶對自由,無紀律約束的特點。
2、人物性格理想化、類型化。如杜大心等都拚命工作,都患重病,都內心苦惱而苦行僧似的生活,都是人格高尚。
3、藝術上主觀傾訴、激情宣洩、激憤、絶望、哭訴的抒情風格。
簡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內容 《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長篇組成。其思想內容為控訴封建大家庭的罪惡腐朽及其走向崩潰,表現了青年一代的民主主義覺醒及其反封建鬥爭。
《家》描寫高家祖孫之間的矛盾,以瑞珏、梅、鳴鳳三個女性的悲劇控訴封建家庭的罪惡,以覺民抗婚、覺慧出走表現了青年一代民主主義覺醒和反抗,高老太爺在絶望中死去標誌封建大家庭開始走向崩潰。《春》繼續這一主題。惠和覺新相愛,但由於封建包辦婚姻釀成了悲劇;淑英則在覺民等的幫助下,敢於反抗包辦婚姻離家到上海,走上新生。《秋》寫封建大家庭徹底崩潰。一方面一些年輕生命的悲劇在繼續,另一方面敗家子變本加厲的揮霍,最後把高公館賣掉,大家族解體。
○簡析巴金小說創作風格的演變
巴金小說的創作風格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
1、
1929-
941年為早期:主觀色彩濃厚,風格多樣,熱情是他作品中最穩定、最有價值的東西。
2、
1942年後:熱情有所收斂,風格由多樣趨向統一,在客觀寫實的日常生活瑣事中寄託人生理想,風格樸素自然。《還魂草》是風格轉變的代表作。這種風格演變有三個標誌:
1、「家庭」涵義發生變化。早期「家庭」是黑暗的象徵物。後期「家庭」是強權的對立物,作家珍惜的倫理組織。
2、作家塑造英雄形象的熱情向塑造平凡的小人物轉化;理想化、類型化的單純性格轉向生活化、立體感的複雜性格。
3、作家的人道主義思想本色越來越顯示出來。
★簡析《家》的藝術特點
典型環境、典型性格,抒情色彩
《家》是一部具有很濃的主觀情感色彩的現實主義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