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國現代文學史 - 11 / 31
文學史類 / 網路 / 本書目錄
  

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11頁 / 共31頁。

 大小:

 第11頁

朗讀:

郭沫若在抗戰時期的歷史劇基本思想是:1、宣揚「捨身報國」的愛國精神,鞭撻賣國求榮的民族罪人。《棠棣之花》敘述的是戰國時義士聶政刺韓相俠累的故事。聶政是重義氣的俠客,但他刺俠累的行為超出了「士為知己者死」而昇華為雪家國「公仇」而捨身報國的崇高行為。《屈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愛國的政治路線,以鄭袖等為代表的賣國路線。劇中的屈原受盡迫害而始終堅持鬥爭。

3、宣揚「把人當成人」的民權思想,鞭撻了暴君的黑暗暴政。《虎符》寫的是如姬夫人捨身竊符,竊符後為不辱信陵君名聲而自戕身亡。整個劇本貫穿著「把人當成人」的主題思想。《高漸離》歌頌義士高漸離為刺暴君秦王不惜犧牲個人性命的英雄氣概,宣揚了「除掉暴君」的思想。


  

分析郭沫若歷史劇的悲劇精神 1、以正義力量對垂死力量的對比懸殊的勇敢抗爭及其過程中身歷的磨難與痛苦。如屈原 2、經常使人物處于兩難處境,來創造濃郁的悲劇情境,從中展示正義人物人格與道義的美。如聶嫈在揚弟英名與自取滅亡上的現實矛盾等。 這些歷史劇充滿着悲壯的情緒,標志著中國現代悲劇藝術的新進展。

分析《屈原》中愛國詩人屈原形象

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塑造了戰國時代楚國的政治家愛國詩人屈原的光輝形象。

1、他的性格特徵是熱愛祖國人民、堅貞不屈、勇于和種種危害國家的邪惡勢力作鬥爭及詩人的氣質。2、屈原的政治主張是面對強秦的侵略,聯齊以抗秦。為此,遭到了南後的迫害,南後以「淫亂宮廷」的罪名使他罷官。在險惡的政治環境中,屈原不是為個人榮辱,而是為國家的前途憂慮。他憤怒痛斥張儀。屈原的鬥爭使南後老羞成怒,進行更大的迫害,把屈原關在廟中,並陰謀毒死他。3、屈原憂國憂民的強烈情感,像火山岩漿。寫出了震撼人心的「雷電頌」,「雷電頌」是對黑暗勢力的憤怒詛咒,是對毀滅黑暗勢力的光明與力的歌頌。表現了屈原崇高的內心世界:痛恨黑暗、追求光明,不屈的鬥爭精神和詩人的氣質。 結尾屈原隨衛士到漢北人民中間去,寄託了作者的美好願望。

簡述《屈原》的浪漫主義特色和詩情

1、 作者大膽地提出了「失事求似」的歷史創作原則,如劇中將屈原坎坷的一生濃縮在一天裡展開,創造了嬋娟形象,以「淫亂宮廷」向屈原問罪等等,都參合著作家的大膽的藝術想象,藝術真實與歷史真實的統一。2、根據歷史可能性的原則捨棄了人物某些非必然的生活情節而突出其精神,從而將人物理想化。如屈原潛到漢北以圖再起。3、噴髮式的感情表達方式和大開大闔的戲劇衝突的結合,如《雷電頌》。

簡述《屈原》的現實戰鬥意義

《屈原》作為具有浪漫主義特色的歷史劇,其主題則是富有戰鬥性的。因此抗戰時期的現實,和屈原時代的歷史有着驚人相似之處。這表現在:1、 劇作中屈原堅持齊楚聯盟團結抗秦,反對強秦妥協的精神,具有堅持抗戰,反對妥協;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的現實意義。2、屈原的詛咒黑暗、呼喚光明的「雷電頌」,更是喊出了國統區人民的心聲,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應和效果。

分析評價《嘗試集》的思想和藝術形式及其地位與不足

胡適《嘗試集》的大部分作品是與主張科學民主、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運動和文學革命基本一致的。主要思想內容:1、反對封建專制,嚮往民主自由,針砭時政,揭露軍閥,如《威權》2、關注着對封建禮教和倫理道德的否定、批判,如《孔丘》3、表達了資產階級個性解放的時代要求,如《上山》4、表達對勞動者人道主義的同情、悲憫,如《人力車伕》5、流露出作者的愛國主義的感情,如《嘗試篇》6、對積極進取精神的讚美


  

藝術形式:1、明白清楚,講求「可懂性」。一掃舊詩詞雕琢粉飾是白話詩迥異於舊詩詞的一大創新。2、平實、沖淡的意境。如《一顆星星》等平實的語言,常見的事物,含而不露的情調,展示出各自的韻味、意境。3、托物寄興。如《樂觀》化用「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詩意,而以「樹」為喻,表達不畏摧折、終將獲勝的信念。4、在詩形和用韻上,句不論長短,聲不拘平仄,音節自然,用韻自由。

地位在於:1、最早嘗試用白話寫詩,思想傾向上與新文化運動,文學革命向一致。2、衝破舊詩律絶體的束縛,自創新制,是他的「詩體大解放」理論的實踐。胡適是白話自由體詩的開創者,《嘗試集》作為第一部白話自由體新詩集,在中國現代詩歌史上具有開創性的地位。

正因為是「嘗試」,胡適的詩藝還不免幼稚,有明顯的不足:1、一些作品還未脫舊詩的窠臼,散髮出「纏腳時代的血腥氣」;2、缺乏想象力,較少餘香與回味;3、重理輕情,有些詩平鋪直敘。胡適的「嘗試」有勇,而創造無力。

○分析評價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藝術特色與風格



贊助商連結